容勒現在在讀的一本書,叫做《優秀到不能被忽視》
開頭講了個顛覆觀念的故事,關于喬布斯的。大家都知道的是,喬布斯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創業者,很多人都看過他的語錄,尤其是大學演講那一篇:
“每天早上告訴自己是最后一天,努力工作。追求激情和夢想。如果你還沒有找到理想的事業,那就繼續去尋找!”
大致就是這個意思。
喬布斯的這篇演講,不止激勵了很多中國人,更是激勵了無數美國人。他的演講視頻在網上播放量幾百上千萬。于是,很多人聆聽他的聲音,去尋找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尋找心中的激情。
然而,諷刺的是,喬布斯當年的激情,并不在電腦事業,而在禪修。本書指出,如果喬布斯當年追隨自己的內心,那么歷史上將少了一個偉大的企業家,多了一個禪修老師。
事實上,喬布斯一開始,只是為了賺筆快錢,所以干了電腦,結果,發現干的還不錯,就繼續干下去了。
當然,在確定了自己的事業后,喬布斯在工作中投入了極大的激情。但是,無法否認的是,喬老爺并不是通過追尋激情和夢想,而進入電腦行業!
這是個諷刺!
本書的觀點就是:追尋激情,通過尋找激情和夢想所在,去獲得理想工作,本身就是錯的!
容勒非常支持這個觀點。因為我以前也是追求激情和夢想的人,結果是,哎,MMD。
那么,不追求激情,又該如何呢?
本書給出的答案是:工匠精神。
請注意,本書的工匠精神,和中國互聯網人講的工匠精神不是一回事。哎,工匠精神這么好的名詞,被國人玩壞了。
本書的工匠精神,大致可以理解成:選定一門職業,然后以類似刻意練習之類的方式,不斷提高。通過職業技能獲取職場資本。
而職場資本的積累,可以讓你獲得更高的薪水,更多的自主性,更多的創新空間。而這些,是很多夢想成為自由職業者的人,所期盼的。
不止如此,以職場資本為基礎,進行創業,也可以事半功倍。
可以說,本書的觀念,看過之后,覺得確實是應該如此,如果沒看,又一定會走很多彎路。
有多少人為了追求所謂夢想,而應付當前的工作?
有多少人以為自由的夢想的工作,一定在另一個地方,而對當前的工作,渾渾噩噩?
又有多少人,厭倦了當下的工作,總想換個方向?
還有多少人,在創業的時候,一頭扎進了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大敗而回?
說到底,是沒有搞清楚幾個關鍵問題:
1,職場的滿足感,更多的來自于成就感。就算是業余興趣,如果一直做不好,估計也會很快放棄。成就、獎勵。是滿足的基礎。所以,與其追求,不如做好!
2,工作的理想狀態,是縱向的而非橫向的。如果你的職場資本積累不夠,那么你就處于所屬行業/專業的底層,肯定是得不到自由的。反過來,如果你達到中高層,自由也就隨之而來。
3,在自己有所積累的事情上,發現新的機會,進行創新,創造新價值,好過開辟完全陌生的領域。
當然,本書的知識還有很多。等看完了,再寫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