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嗒滴嗒……現在是北京時間5點30分鐘。”辦公室的鬧鐘茍延殘喘地執行它一天中最后的任務。
明天就是周六。打死我也不要再加班了。我要回去逛個超市,買好吃的,煮一頓豐盛的晚餐犒勞自己。然后睡到天昏地暗……于是,我關電腦,拿耳機,收手機,拎包包,飛一般沖出了辦公室的大門。
地鐵還是昨日的那一列,人還是昨日遇見的那些人(怎么可能),他們還是在討論著,不過是在討論著晚餐吃什么;明天去KTV還是看電影;要不要去逛街……瞧瞧,他們并不是孤孤單單的。
出了地鐵,天空是那么藍,西邊的晚霞,還是小時候的顏色。我戴上耳機“能夠握緊的就別放了 ?能夠擁抱的就別拉扯 ?時間著急的 ?沖刷著……”,跟著節奏,晃頭晃腦來到了“人人樂”。
推著小推車,映入眼簾的就是吊人胃口的零食區。看著滿目琳瑯的零食在向我招手,心里嘀咕著:這個兔子糖不能吃,會蛀牙的;這個薯片也不行,吃了會長痘痘;這個辣條更不行,太不衛生了;蘇打拼嗎?不了,我已經吃膩了;要不來包瓜子?瓜子不抵飽……嘴里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不一會,它們全被我收入囊中,滿載而歸。
甩掉鞋子,啃著蘋果,這周的《中國新歌聲》已經更新了。連忙打開電腦,于是盤著腿癱躺在椅子上。綜藝換了一部又一部,躺著躺著,直至肚子咕嚕咕嚕叫,才懶洋洋看了一下時間。1點了呀,怪不得肚子餓了。起身去廚房胡亂弄了點吃的。感覺差不多了,洗了個冷水澡。
終于躺下,這時已經凌晨3點,可一點睡意也沒有。看新聞,刷朋友圈,逛淘寶……模模糊糊中睡去。
醒來,太陽已經曬到屁股。我不能再浪費時間了。我要趁著周末,好好學習,提高自己的技能,去遇見寧澤濤來著。一邊想著要先學習什么,一邊更多是后悔自己睡太長時間。
先看會書吧,上次還差幾頁就看完了。看著看著,突然想起跟琳達約好,今天要微信她。于是有一搭沒一搭聊了兩個小時,看著分針馬不停蹄地跑著,內心一橫,
“今天先這樣吧,我要去看書了。”
心思剛定下,微信響起。大姐甩過來一張照片,
“你看看,她做你嫂子怎么樣?”
“什么?相親啊。”
“她好丑哦,配不上我哥哥。”
“她是住在哪條村的?”
群里面一下子踴躍起來,不到兩分鐘信息量已達到99+。
哥哥25歲了,自5年前的一段戀情在媽媽的反對聲中夭折后,哥哥一直單身著。這兩年,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兒子女兒陸陸續續結了婚,生了孩子。媽媽也催著緊了。媽媽說她想趁著年輕,幫忙帶孫子。說到底是抱孫心切啊。
本無交集的兩個人,為了家長口中的結婚生子,開始強行有一搭沒一搭的尬聊。這就是相親。這樣子真可怕,只希望這件事不要降臨在我頭上啊。
醒悟過來后,頁數還是停留在那一頁,時間卻已經是傍晚6點了。今天即將成為過去,我,一無所獲。一氣之下,切斷了與外部的一切聯系,坐在電腦前,記下今天的“罪行”。
我理想中的周六日應該是這樣子的:8點起床學英語流利說;9點鐘的時候看一個小時的書;10點鐘后開始打掃一天的衛生和準備午餐。吃完午餐后,可看一場好萊塢電影。既能學英語的同時,也可隔著屏幕感受一下異國風情,增強自己學習的動力。1點鐘的時候應該要閉目養神半個鐘的;2點鐘的時候便開始我的寫作。
寫作于我來說,是一個總結與反思的過程,也能很好的打發時間。若真的是有感而發的時候,下筆如有神,行云如流水般暢快;若文思枯竭,如坐砧板,坐立不安。
碼字的過程,也是一個枯燥的過程。寫出來的文章,倘若能得到反饋,無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內心都是歡喜。那是一種對自己寫作之路的肯定。但很多時候,往往是石沉海底,無人問津。
我們要告訴自己,這并不是懷才不遇。沒有得到關注,只是暫時的,只需保持平常心,堅持寫下去。
為什么現實中的我做不到計劃中的我呢,說到底就是一個自律的問題。現實中的我N年后必定泯然為眾人,在菜市場扯著高嗓音與賣菜阿姨討價還價;計劃中的我縱使做不成安迪那樣的女強人,也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ps:我只想嫁給寧澤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