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小狗錢錢》這本書時,我以為是寫給小孩看的,封面設計和前言都感覺像是專門為小孩寫的。可看之后我才發現,它并不是一本普通的只寫給孩子的書,它同樣也是一本適合成年人看的理財啟蒙書。
許多理財達人推薦的理財入門書籍,必不可少有這樣的一本《小狗錢錢》,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財富、創造財富的“金錢童話”,是一本可以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共同成長的金融讀物。
像我這樣從小“一心只讀圣賢書”的人應該不少,一步一步讀書學知識成長起來,但從來沒有接觸過有關“金錢”的概念。可能在整個社會的教育下,好像學習“怎么賺錢”是一件很粗俗的事情,如今也有很多成年人也還是一樣會覺得直接談錢很淺薄。
我們的教育里,很少有孩子幸運的從小接受到理財的教育。而我們作為小孩也特別的“幸運”,從小從來不用操心賺錢,想買什么都有大人幫著買,不買有時還鬧鬧脾氣,卻從沒想過原來自己也可以通過勞動去賺錢。
從小依賴父母,甚至有的一輩子依靠父母。
國外的孩子可沒那么“幸運”,從小就會被父母培養得很獨立,包括他們從小就得學會自己去賺錢,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很多國外小孩從小就學著自己打工賺錢,哪怕只是幫鄰居們投投報紙、買買牛奶。
應該很多朋友和我一樣,從小也沒賺過錢,自己也沒有過這樣的意識。
我開始有點自己的錢是在大學的時候,靠自己的學習成績獲得一些學校的獎學金。讀研時候,主要的精力都用在讀書上,也很少去兼職,到現在也不喜歡去做一些浪費時間錢還少的事。
真正經濟獨立還是在自己畢業之后有了穩定的工資收入,看這本書之前也意識到只有一種收入其實挺危險的,這在書中也得到了證實。
其實,實現財務自由是每位人的夢想,不用不好意思說出來,反而要建立起正確的金錢觀,我們也不能否認金錢的重要性。
還有很多的觀點,都在這本書中得到了證實,更重要的是我在這本書中獲得了很多的啟發。雖然我現在還不會理財,但我有了理財的概念,也樹立了很多有關金錢的新認識。
這本書本身的故事其實挺簡單:一個普通的12歲女孩吉婭,一次偶然的機會,擁有一只會說話的小狗“錢錢”,然而這條會說話的小狗教吉婭學會了與錢打交道的方法,使小女孩不僅掌握了使用錢的技巧,還幫助父母走出了財務危機。
書里面有很多很實用的方法,也有很多不錯的挑戰,如果我的小時候有個可愛的小狗狗教我找到自己的長處學著去賺錢,并且好好地處理賺來的錢,還有堅持做些必要的挑戰,那我現在應該得有多富有。再不然,早10年或早5年看這本書也好啊。
讀完這本書我有幾個重要的啟發,和你一起分享:
1.一開始,就要明確金錢對你的意義,以及錢與幸福的關系。
書的前言開頭就說:“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變得富有一些,只是有些人的這一愿望更為強烈,而有些人卻假裝自己滿足于現在的生活。事實上,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更幸福、更成功,也想擁有更多的錢。”
在遇到小狗錢錢之前,吉婭沒什么收入,她準備將攢下來一個月的零花錢都拿出來買自己喜歡的CD,但錢錢告訴她這樣下去永遠不會有錢去做喜歡的事情。
吉婭媽媽也常對她說,錢并不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但錢錢也告訴她:錢的確不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可是假如我們缺錢的話,錢就會變得格外重要。
所以錢錢告訴她說:“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幫助你,讓錢成為你生活中一種令人愉快的力量。”
不要總覺得談錢可恥,如果能夠正確地使用錢,在后面的故事里,真的可以體驗到,一個小女孩都能體驗到自己賺錢的幸福,它可以成為你生活中一種令人愉快的力量。
很多人都說:金錢會使人本性變壞。
的確,錢會暴露一個人的本性。但這和錢無關,請記住:
“金錢本身既不會使人幸福,也不會帶來不幸。金錢是中性的,既不好,也不壞。只有當錢屬于某個人的時候,它才會對這個人產生好的或者壞的影響。錢可以被用于好的用途,也可以被用于壞的用途。一個幸福的人有了錢會更幸福,而一個悲觀憂慮的人,錢越多,煩惱就越多。”
2. 成長路上,學著用錢的兩個方法:做夢想相冊和夢想儲蓄罐
在明確了金錢對自己重要性的時候,首先很有必要的一個步驟就是:列出10個我想變得富有的原因,也就是10個愿望。
列完清單你會發現,“富有”是一件很值得去爭取的事情。
其次,在這基礎上,再從10個愿望里決定哪3個愿望是最想實現的。
吉婭最終很艱難地選出了自己最想實現的3個愿望,分別是去美國學習、買一臺筆記本電腦和幫爸媽還清債務。
再者,有了這三個確切的目標之后,錢錢就讓她開始做自己的夢想相冊。收集一些與自己的愿望有關的照片,把它們貼在相冊里,通過圖片來思考。
最后,準備一個夢想儲蓄罐。將賺來的錢,40%投入夢想儲蓄罐里面,確保有一天能夠盡快實現。
3.堅持寫成功日記
如果一個小朋友,從小開始學會寫成功日記,那么她長大了一定是自信的。理財也是一樣,路途當中會遇到很多挫折,也會遇到親人的不理解,那么自信從何而來呢?
那就是不間斷地寫成功日記。自信,是理財或做人處事時必備的基礎。故事里受人尊重的理財大師金先生,一直保持著寫成功日記的習慣,他要求手下的人也堅持在寫,不僅幫你找到自信,也幫人不斷地自省自我,無論之后變得怎樣都勿忘初衷。
如果你想做,就從現在開始做起,任何小事都可以記錄,只要是幫助你成長的。
4."錢從哪來?”
錢錢講了一個故事,一個成功的商人給一個想賺錢的小男孩兩個重要的建議:
第一,為別人解決一個難題,那么你就能賺到許多錢;
第二,把精力集中在你知道的、能做的和擁有的東西上。
在吉婭還不知怎么賺錢時,同樣是12歲的表哥就開始賺錢了,有自己的公司,有14個顧客。為他人派送面包,每個月能掙不少。同時,他每星期還有三個下午在敬老院工作,陪老人散步買東西等,敬老院也會給他工資。
在錢錢和她表哥的啟發下,她開始找到自己喜歡的事,喜歡帶狗狗,于是她主動去尋問鄰居,幫助鄰居們照顧和訓練寵物,并獲得相應的報酬。因為做得好,她的小事業越做越大。
在作者博多?舍費爾看來,人們要先明確自己的特長,關注到自己能做什么,利用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去幫助他人解決困難,并能提升自己的收入。
做自己喜歡的事,并且獲得報酬,在吉婭看來,沒有比這更高興的事了。
5.如何積累財富?
無論我們擁有多少錢,但依然總是覺得很缺錢,用金先生的話是:你需要的錢其實比你想象的要少得多。
吉婭在金先生的啟發下,這樣存錢:
將賺來的錢,一半存到賬戶里,一半的錢放入夢想儲蓄罐。50%存于賬戶,讓會下蛋的“鵝”長大,40%用于夢想,10%用于零花。
我們很多人的消費習慣,包括我常常都是:收入-支出=存款,用多少就只能存多少。而在這里,作者倡導是:收入-存款=支出。
這其中的差別,就是我們應當先將其中的一部分存下來,然后再去考慮消費多少。保持這樣的積累,怎么樣都得積累一筆小小的財富。
很多人喜歡提前消費,對于負債累累的人,這有個重要的觀點就是銷掉信用卡,對負債的人來說,不然會有填不完的債。
6.有很多事令人分心,但你每天還是得有規律地去做對你未來有意義的重要事情。
“你有成千上萬件事情可能讓你分心,因此你每天應該在固定的時間里,有規律地去做這些事情。”
這真的說得太好了,很多人喜歡一件東西都是三分鐘熱度,就是沒辦法堅持長久。而如果你真的將目標集中在一件重要的事情上時,這一路你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是盡管如此,你每天還是得不間斷地去做對你未來有意義重大的事情。
包括喜歡的教育,每天花在這上面的精力不少。還有我業余喜歡的寫作,雖然每天都很忙,很多事情讓人分心,但我都盡力規律地做著這些對我來說意義重大的事情。
書中的故事里,吉婭還會遇到一些懂錢的朋友,他們教會她如何投資,如何幫父母還清債務等等。我在這里就不一一說了,已經很用心地寫了這么多與你分享,希望你也能從中受益,然后可以留言和我討論。
貧窮更容易產生不幸。不用排斥金錢,也不要用不正當的手段去賺取本不屬于自己的錢。
很多夢想都需要金錢支撐的,我們最好能做到的是:既有錢,也很幸福。
【給不完美世界的情書】寫給錢錢。
我是柯錦川子,用心寫作,會持續更新有用的原創文章,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