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博文C語言從零開始(一)發布后,沒想到閱讀數能夠上4K,很是榮幸。
上一篇博文中我們重點提到了一個輕量級的IDE Code::Blocks。有朋友發郵件說還不大會用,今天我們就說說Code::Blocks究竟如何使用。
為什么選擇CodeBlocks
作為一款輕量級的C/C++ IDE,它除了能夠完成最基本的編輯、編譯、調試的功能,還具備以下特點:
開源
每次看到這個詞就莫名的激動,特別是對于學生朋友們,囊中羞澀的你再也不用因為使用盜版軟件受到內心的譴責。有免費的我們為什么一定要選擇花錢呢。跨平臺、跨編譯器
Windows、Linux、Mac OS都可以使用,即使將來更換了設備也無需擔憂。
支持多款編譯器,只要簡單配置一下就可以輕松切換gcc/g++、Visual C++、Borland C++、Intel C++等20多款編譯器。插件式框架
初學者可能無法理解框架的概念,簡單說就是方便添加各種有的沒的小功能。采用C++寫成
運行環境非常簡單,不用安裝其他龐雜的Framework。升級頻繁與維護良好
幾乎每個月都有升級包,還有各種熱心網友提供功能包。內嵌可視化GUI設計
IDE的圖形界面,采用wxWidgets,如果你聽不懂的話只要知道很牛X就可以了。
下載
CodeBlocks的官方下載頁面:http://www.codeblocks.org/downloads/26/
選擇你需要的平臺和版本。由于CodeBlocks的Debug過程基于Linux的GDB,最好選擇帶有mingw字樣的版本。
有時,官網下載頁面會出錯,那么只能到第三方平臺尋找安裝程序了,如:http://www.xiazaiba.com/html/5605.html
安裝
執行下載的*.exe文件,一路點Next安裝。
選擇你想要安裝的路徑,個人習慣不安裝在C盤。選好后點擊“Install”,直到安裝結束。
此時Code::Blocks的主界面會自動啟動。
這個界面是發現你的電腦中安裝了其他的編譯器,通知您把默認的編譯器改成了"GNU GCC Compiler",直接點OK。
這個界面是把系統默認的C/C++文件操作程序改成Code::Blocks。點"OK"。
創建新工程
點擊主屏幕的"Create a new project"連接,如下圖:
或者在主菜單中選擇“File -> New -> Project...”
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Console application”,這是控制臺程序的意思。
這里選擇開發語言,我們選C。
這里“Project title”填你要創建的工程名,“Folder to create project in”選擇你要保存工程文件的目錄。后面兩個是自動生成的工程文件,和工程文件的位置。每個工程都對應一個工程文件。
后面全部選擇默認選項,直接Next.
向導結束后,工程創建完成。在左邊Projects窗口中,我們能夠看到創建好的工程里默認有一個名為“main.c”的文件。
編寫代碼
雙擊打開main.c文件,里面默認生成了一段打印“Hello world!”的代碼。你可以在這里開始自己的編程練習。
編譯
按快捷鍵“Ctrl + F9”,下方Build log窗口會出現下面的編譯信息。
-------------- Build: Debug in MyFirstProject (compiler: GNU GCC Compiler)---------------
mingw32-gcc.exe -Wall -g -c E:\Test\MyFirstProject\main.c -o obj\Debug\main.o
mingw32-g++.exe -o bin\Debug\MyFirstProject.exe obj\Debug\main.o
Output file is bin\Debug\MyFirstProject.exe with size 89.12 KB
Process terminated with status 0 (0 minute(s), 3 second(s))
0 error(s), 0 warning(s) (0 minute(s), 3 second(s))
這表示代碼編譯成功。如果代碼有錯誤,會報出具體出錯原因,如下:
-------------- Build: Debug in MyFirstProject (compiler: GNU GCC Compiler)---------------
mingw32-gcc.exe -Wall -g -c E:\Test\MyFirstProject\main.c -o obj\Debug\main.o
E:\Test\MyFirstProject\main.c: In function 'main':
E:\Test\MyFirstProject\main.c:7:5: error: expected ';' before 'return'
return 0;
^
E:\Test\MyFirstProject\main.c:8:1: warning: control reaches end of non-void function [-Wreturn-type]
}
^
Process terminated with status 1 (0 minute(s), 0 second(s))
1 error(s), 1 warning(s) (0 minute(s), 0 second(s))
這段信息顯示第7行前面缺少一個“;”,其實是第6行結束時缺少“;”。與此同時,在下方"Build messages"里也會逐行顯示錯誤代碼位置。
在編譯窗口中,我們不難發現,CodeBlocks內部其實也是通過gcc進行編譯的,只不過來自于mingw32-gcc.exe這個程序。
運行
鼠標點擊菜單欄上的綠色三角形或按快捷鍵F9可以直接運行程序。運行后能看到如下界面:
調試
調試代碼是編程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鼠標點擊菜單欄上的紅色三角形或按快捷鍵F8進入調試模式。
也許你會報出這樣的錯誤:
這個錯誤是說你沒有安裝調試需要的工具“GDB”或“MSVC”。我們選擇安裝“GDB”。
首先,我們要在系統中安裝MinGW,安裝方法請參考博主的另一篇博文:MinGW安裝及使用
安裝好之后,打開菜單“Settings -> Debugger...”,進入如下界面:
點擊“Excutable path”后面的路徑按鈕,進入剛安裝的MinGW下的bin目錄,選擇gdb.exe。點擊“OK”
此時,再此按F8,成果進入調試模式。在下方的Debugger窗口中,會打印調試過程的日志信息。
現在,你已經基本掌握了CodeBlocks的用法。至于如何調整字體大小等問題,請自行查找萬能的搜索引擎。
程序調試的技巧我們會在后面仔細講解。
快捷鍵
快捷鍵是提高編程效率的一大法寶,下面說一下CodeBlocks的基本快捷鍵。
Ctrl+Shift+C:注釋掉當前行或選中塊
Ctrl+Shift+X:解除注釋
Tab:縮進當前行或選中塊
Shift+Tab:減少縮進按住
Ctrl,滾動鼠標滾輪,放大或縮小字體編譯與運行部分
Ctrl + F9:編譯
Ctrl + F10:運行上次成功編譯后的程序
Ctrl + Shift + F9:編譯當前文件(而不是當前打開的工程項目)
F9:編譯并運行當前代碼(如果編譯錯誤會提示錯誤而不會運行)
F8:debug
F10:全屏
Ctrl + C:終止正在運行的程序
Ctrl + Z:終止輸入界面部分
Shift + F2:顯示或隱藏左側導航欄
練習中學習
既然學會了IDE的基本使用,那么就要在不斷地代碼練習中學習C語言。一般而言,我們看教程的時候應該遵循如下步驟:
- 要耐心看教材,在上一篇博文中我們提到的教材選一本進行精讀。不要貪多貪快
- 把書籍上的事例代碼親手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
- 運行代碼,查看正確結果
- 按照自己的想法修改部分代碼,力求正確地實現新功能
- 新建一個空白文件,自己設計新功能,親手實現。或者找相同知識點的練習題親手實現
- 在練習過程中遇到問題要通過查資料和請教他人的方式盡快解決
如此循序漸進,必有精進。
編程學習無捷徑,無窮無盡的代碼敲起來吧。
我是天花板,讓我們一起在軟件開發中自我迭代。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與我聯系。
下一篇:C語言從零開始(三)-基本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