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之前看過只記得一句玩笑,看完投名狀知道兄弟不可信,看完集結號知道組織不可信,當時還有個什么電影說看完知道女人不可信,想不起來了。
又看一遍,看完莫名覺得很失落,好好的兄弟三個,過五關攻城池,終于升官發財,該紅紅火火的過日子了,突然就都死了。唉!金城武死都死的那么帥!
不忍還是又仔細看了一遍。
首先,用李連杰演龐青云就會對龐這個人有一個錯誤的認識。李連杰永遠是正面角色,千古英雄,所以總覺龐也應該是頂天立地,如武陽所說,大哥永遠是對的。可細看大哥為人并不如此。
開始,龐從死人堆里爬出來,一個營的弟兄們都死了,大哥靠裝死躲過此劫,只能說龐不算義勇之士,本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原則,活著才是第一生產力。
龐最大的特點和優點就是能打,這優點首先讓他收服了趙二虎(劉德華)江舞陽(金城武)兩位兄弟以及兩兄弟的全部家當 800人的小分隊。(還有另一只小分隊人數不詳,投奔了太平天國,后來在在蘇州殺降的時候死在龐手里了。)在創業初期龐有最正確的一次審時度勢,投奔了勢力偏弱的陳公。
電影不斷出現三個老頭在哪里絮絮叨叨,看似形容槁枯,無甚戰斗力,其實情節走向都是這三個老頭確定的。三個老頭分別是陳大人,狄大人,姜大人。三個人明爭暗斗,應該是剪不斷理還亂的政治關系,這里狄大人仿佛地位偏高,因為他總坐在居中的位置。姜大人有嫡系何魁,何魁因為坐視旁觀導致一開始龐的部隊全軍覆沒。而陳大人勢利最弱,只有1500人,平時說話就沒啥底氣,所以陳對龐的投懷送抱還是滿心歡喜,十分看重的。
尤其在龐攻下舒城以后,狄大人給龐增了兵,陳大人說自己得老部下歸龐調遣。這里陳大人分明是要把龐作為自己的嫡系看待的。
那龐到底是怎么想的?
當攻下舒城以后,趙二虎提出要攻打蘇州奪取南京的時候,三個大人都笑了。出去以后趙二虎問龐青云,他們笑什么,龐說,打南京必先取蘇州,仗打完了,他們賺什么。
其實,龐是知道的,打南京,就是動了別人的奶酪,打仗朝廷要撥款的,仗沒完沒了的打,錢就會沒完沒了的來。那為什么龐還執著要打,因為龐說了,你愿意一直活在幾個老頭子手下看他們耀武揚威么?
其次,龐是有理想的人,他還想建立自己的世界,并且維護世界和平。在這個白蓮花的世界里,
沒有猜疑
沒有分離
更沒有哭泣
在這個愛的世界里,沒有賦稅,
充滿歡笑
更充滿甜蜜……
算了……先不說他的理想了,先說龐對三個老頭的態度
龐是把三個老頭看成一體的,并沒有對三人進行區分,也沒有認為陳大人和自己更近一層。
而其實,陳對龐還是滿懷希望和憐惜的。在攻打蘇州的時候,龐圍城,城里城外斷糧。龐舉步維艱。
陳和姜下棋有一段精彩的對白,陳說,戰爭以及形勢瞬息萬變,到時龐打下南京必然成為朝廷功臣,我們把他拉攏過來結果未見的不好,但是姜堅決反對,表示棄子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這時候狄大人沒說話,滿臉震驚,后來龐請求要糧他堅決不見,拒絕的態度是同意姜大人棄子的說法。
這樣看來,三個老頭中最想扶持龐的人是陳大人,但最了解龐的人其實是姜大人。龐為什么不可留,因為龐自成幫派,不屑與任何人合作。如果你一旦擋路,龐會毫不留情的清掃障礙。
這時候,走投無路的龐不得不低頭像老仇人何魁尋求幫助,許諾只要何魁給糧食打下南京一家一半,目光短淺何魁當然拒絕不了如此誘惑。
糧來了,蘇州投降了,南京打下來了,可是這里并沒有何魁什么事,顯然是龐反水了,并沒有履行自己的承諾。姜大人問何魁,為什么南京打下來了,你成要飯的了
是吧,這怎么忍得了!
何魁的戰術是拉攏二虎
其實一路上,龐的所作所為都讓二虎寒心,
第一次是殺小7
打仗前,對弟兄們喊的口號是,搶錢,搶糧,搶娘們,可是打贏了仗,卻突然殺了搶女人的小弟。
原因呢,就是他那個充滿世界和平理念的理想,這理想只是用來炫目武陽,二虎兩個沒啥文化的好兄弟吧,
就是當年圣人曾國藩打贏太平軍的時候也是默許自己的部隊對攻克城市搶錢搶地的。二虎說沒有這樣的好處,誰會跟著你拼命啊。
再有,就是在蘇州,二虎勸降,龐殺降,殺降只是形勢所迫,不管對錯,在二虎心里留下重創。
第三次,是二虎進城分了軍餉,龐深刻責備。
二虎分的錢應該是打下南京從太平軍哪里繳獲的錢。
為什么兄弟都支持二虎,因為二哥在有肉吃啊!
還有最在百忙中添亂的是,龐還看中了二虎的媳婦,這都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了,龐還不合時宜的玩起了婚外情,還是自己兄弟的老婆,這品質之差也是沒誰了。還好二虎不知道,要不然沒法收場
二虎看京戲,唱三兄弟,突然就笑了,笑著笑著就哭出來了。
這時何魁來拉攏二虎聯手除掉龐,共占南京,二虎義薄云天,揚長而去,看起來比機關算盡又算不太清楚的龐青云美好太多了!
這時陳帶著龐去見了太后,太后升他兩江總督,龐順勢要免了三年稅賦,太后答應了。
其實太后升他做官,因為他是新人,拉攏成為自己人,可以和過去那些老狐貍們打個平衡,龐瞬間要求免江南賦稅,慈禧心想,繳太平軍的錢還沒跟你要呢,這時又來談免稅,看來也做不成自己人,不必保護,可以棄子。
隨后狄大人,陳大人一起見了龐,注意這里可沒有最敵對的姜大人,狄大人問他,升兩江總督,你把姜大人氣的南方重病,何魁蠢蠢欲動你震的住么?
這時候狄大人的態度其實說明,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龐現在是兩江總督了,三人的地位之少可以平起平坐了,彼此之間是否可以互相幫助同流合污呢,沒想到這時侯龐那個白蓮花的病又犯了,居然說公務在身,堅決不拉幫結派。
其實陳已經看出來狄此刻已經默許了姜的殺心,還苦口婆心的勸他,無論想做什么事情,要好好活著,好好活著。
此時狄已經有了除龐的決心,姜還是老的辣,要想斗爭,必先攻其羽翼,真是用心險惡。狄只說了幾句話,你的兄弟趙二虎要走,一呼百應,你的山字營,到底姓趙還是姓龐?
于是龐殺心頓起
龐在跟二虎淚眼婆娑的獨白中口口生生說,是朝廷讓你死,我能怎么辦?其實我覺得他是胡說八道言不由衷,仗已經打完了,二虎沒有那么重要的用處了,同時二虎在弟兄中的威望高于他,實時威脅著他大哥的地位。
這時候他干掉了最忠誠的二虎 ,三弟因為他殺了二哥搶了嫂子要殺了他,狄要殺他,姜要殺他,何魁要殺他,同時他也失去了太后和陳公的保護。
所以說龐之必死無疑
1,不仁,對自己部下并不好,還殺了投降的太平軍。其實和屬下的關系都是靠二虎維護,所以說狄大人幾句話切中痛處和要害,群眾聽二哥的,只不過二哥聽大哥的
2,不義,對兄弟不講情義,和兄弟老婆談情說愛,還因為狄大人幾句話除掉了二虎
3,對盟友不守承諾,所以徹底得罪何魁還有姜大人
4,不智,對領導不服,違命攻打蘇州,如果不是何魁,當時就餓死了
5,不忠,不和太后結盟,因為要求減免賦稅。
6,不和官場結盟,不識時務,不明原因。
沒有人能脫離層層社會關系單獨存在。太后,陳大人,狄大人都是權利核心,二虎,三弟舞陽還有部下兄弟都是生存的支撐,你一個龐青云在這里故做高潔有什么意義呢,況且你殺降,偷情,背信也不是那么高潔的人啊!
所以說,龐其實是和所有出場的每個人都談崩了,當別人談利益的時候他談理想,當別人講義氣的時候他講形勢,當別人談生死存亡的時候他談戀愛,除了能打,其他的全都不在線。
他對誰都不好,唯一好的是給兩江百姓免了三年稅賦,可是百姓也沒顧上感恩呢他就沒了,這就是蓋世武功龐青云花樣作死順便打死太平軍又連累兩兄弟及兄弟老婆煙消云散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