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30歲前出版一本自己的書,這是我20歲的夢想,我要讓40歲的人生沒有困惑。
及至真的有機會給第一本書寫序,我居住在悶熱的出租屋里,窗外的汽修廠制造出的噪音很大,電腦也運行得很緩慢。
計劃外的出書攪亂了我24歲的日程,我已經快有心無力了,因為22歲那年,我成了一名高中數學老師。
我無數次設想過自己穿著風衣,圍著圍巾坐在咖啡廳寫稿子的樣子,我應該會選擇一個靠窗的位置,任憑溫暖的陽光曬在我的臉上,我45度仰望天空,或者看著窗外的人行色匆匆、疲于奔命,我遣詞造句感嘆他們的生活,然后慵懶地伸個腰。
回到現實,疲于奔命的是我,每天早上7點起床,在教室、寢室和食堂之間三點一線,晚上11點查完學生的寢室才能休息。在這近16個小時里,我總要像幽靈一樣不時地出現在教室外面。
學校搬至新校區,教師宿舍樓尚未建成,學校騰出一些教室給老師住,10多個人一間,我每晚都要在此起彼伏的鼾聲中苦苦掙扎,聽歌也無濟于事,第二天凌晨3點才能勉強入睡。每周我只回城區兩次,搭同事的順風車得瞅準時機,回到出租房,除了睡覺,都在寫作。
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我感覺我的生活中只有自己,畢業、工作、教書、寫作,只等著被生活吞沒所有年少時的壯志豪情,被現實撲滅最后一絲燃燒著的熱血。
我的生活已過得一團糟,就只剩下寫寫東西這個小愛好。
02
房東太太總是嘮叨:
“你的燈一宿一宿地開著,太浪費電了。”
“雖然你不常住,但如果續租,明年還得再加價。”
父母大人聯合“奪命催”:
“再忙也得趕緊找個對象,畢竟你工作都三年了。”
“聽說有個在師范上班的老師四十多歲了都娶不到媳婦,電腦被偷了只是憋屈地坐著哭,你可不能變成這樣。”
一起玩稀泥的發小,一起參加工作的同事,原本已經完全陌生了的故人,不停地曬婚紗照、曬出生不久的娃,怕我看不到又親自發短信打電話告訴我,他(她)結婚生子了。這種境況,多少讓我有點慌亂。
我最好的兄弟也結婚了,我和他高中同校,大學同班,工作后同單位。他曾經是樂隊的主唱,我給他改編的歌曲填詞,彼此互為映襯。曾經的良朋知己一一散落在天涯,只有他留下。他說,到了這屆學生高三的時候,要創作一首歌曲送給他們,還是由我填詞。他竟然“羌中道而改路”,混蛋!
有時候會安慰自己說,就算我一無所有,還有夢想啊。只是,我已經羞于啟齒了。就怕別人說,你不是一無所有,你還有病。
一個人太好勝,反而成了弱點。當世事的粗糲與殘酷讓我們越來越擁有一副看似刀槍不入的外殼時,其實,所有的堅硬都源于柔軟的內心,源于尊重與善意,源于始終不渝的相信——相信以柔克剛的力量,也相信真摯能夠兌換真摯,溫情足夠匹敵寒冷。
有人說,無論怎么隨機抽取,每十個人中,其中八九偏自戀,只有一二傾向自愛。欲壑難填,當人們無法滿足現狀,或心愿未能達成,自卑情結就容易發作。我也時常懷疑自我,害怕一直絮絮叨叨下去,就算“說盡心中無限事”,也僅僅是“似訴平生不得志”。
03
記得有一次上課,我穿了件棕紅色的衣服,學生起哄。
我說:“我明明是靠實力吃飯的人,居然淪落到靠一件衣服才能招攬你們的喝彩。”
他們大笑。
我接著說:“虧得我還沒禿頂,也還沒有啤酒肚,否則根本駕馭不住這件衣服。我曾以為我喝杯咖啡都得翹著蘭花指,說話略帶點嬌嗔,現在活脫脫被你們逼成了大嗓門,你們上課時一有小動作,我就朝你們狂奔。”
我滿嘴胡言亂語,他們笑得前仰后合,又怎么能了解個中滋味。
我已打算要拿三年青春來換一屆學生的“三生有幸”,所以我不敢他求。我深信,三年之于老人,不過是一瞬,之于我,最多是小孩晚點打醬油,之于青春正好的學生,卻意味著一切,容不得半點閃失。
我們不斷地從一個盲目的、單純的本我,漸進地走向更為盲目的、復雜的人群,與他們趨同,被他們同化。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里,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得行云流水。但是,走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那些歷盡劫數、嘗遍百味的人,會更加生動和干凈。
時間永遠是旁觀者,所有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我們自己承擔。
林夕說:“仿佛什么都是有期限,愛情或者友情,以及更多更多。過程,挫折,時間,現實,無論是什么讓它過期了。你聽過壓抑的哭聲,了解情感的過渡,知道心境的變化,你那么遺憾而又無可奈何。”
04
那么,夢想也會過期嗎?
我以前反復折騰終究寫不好文,出不了書,于是騙自己說不專業,也就根不正、苗不紅。直到真的有了機會,卻沒精力去創作,沒法再像讀大學那幾年肆無忌憚地熬夜。
老和尚說終歸要見山是山,但是他真的經歷過見山不是山了嗎?為什么不趁著年輕拔腿就走,不趁著了無牽掛去好好看看這個世界?不入世就自以為出世,別人的平平淡淡是苦出來的,自己的平平淡淡是懶惰,是害怕,是貪圖安逸,是不思進取。
從第一次登上講臺的羞澀到現在每一堂課的從容應對,從一定要爭教學成績第一的偏執到現在不再那么糾結于結果。
短短三年,我走得比任何人都快,似乎已把別人三十年要經歷的人生都預覽了一遍:帶過沒人愿意接手的差班(我稱之為“不善學習班”),帶過不算糟糕的普通班。學校冒險讓我帶一個快班試試,不敢有負于人,學生也算爭氣,這個班一直都是同層次第一。
后來“火箭班”的老師外出,讓我去頂一個月,這種班級的老師,教齡比我的年齡長。旁人都說“有些人就算奮斗二十年也始終無緣踏進這種班級的教室”。我不以為然,因為我真的不想去鉆研數學題,不想那么快禿頂,不想接受這么殘忍的事實——就算奮斗二十年,我的人生高度最多也就這樣。
四川大學講師周鼎“酒后吐真言”——“相信講好一門課比寫好一篇論文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
周鼎一直認為教師最重要的工作是上好課,但如今教學似乎成了副業,這讓他非常失望。他的言辭所擊中的,幾乎是時下所有行業之弊,教師如此,醫生如此,各行各業的人,莫不如此。以醫生為例,一個以外語和科研為評價主干的行業,怎么有人心甘情愿在門診給人們看一輩子感冒?
05
如果這三年算是一段旅程,那么讓我回到起點。
大四那年,我和室友籌備考研,報名費和生活費不敢向家里要,也不敢向家人表明不想急著工作的態度。暑假不回家,父母以為我打暑期工,其實我早已捉襟見肘,不愛學習卻很功利地去拿到獎學金,但也沒能支撐多久。
后來和室友偷偷在寢室開鍋做飯,三月不吃水果,不知肉味。起初的幾天,相互欺騙說榨菜很下飯,結果不到一周就吃不下去了。之后改善伙食,每天吃青椒土豆絲或是西紅柿炒雞蛋,偶爾添點老干媽辣醬。有時候怕菜不夠下飯,就故意弄咸一點,吃不下去又只得拿一杯水在旁邊涮著吃。
距考研不到三個月的時候,有個不良書商突然聯系我,說看了我的一些文章很有出版的潛質,想和我談談合作。我半信半疑,最終沒有抑制住那顆少年不安分的心,決定一邊復習考研一邊寫稿子,頭腦發熱到先給他們繳納保證金這種話都選擇相信,四處張羅借來一筆錢,最后都打了水漂。
考研前那段時間的狀態極差,我已經完全沒有耐心再去鉆研英語寫作時可以用高級詞miscellaneous替換different,最后打了準考證卻沒有邁進考場。
接著準備選調考試,之所以準備是為了應急,因為我覺得可以輕松搞定,拿過省教育廳頒發的“優秀大學畢業生”證書,拿過全國數學建模競賽賽區一等獎,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簡直小菜一碟;平時博覽群書,知識面廣,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肯定不在話下;至于寫好申論,猶如探囊取物。
選調考完,我被羞辱得面色發青,想象得越美好,跌落得越慘烈。挫敗的陰霾始終揮之不去,直到我認真準備省考,本就單薄的身體,也被和我擠職位的人壓成了一張紙。
求職如洪水猛獸,像是奔赴一個戰場,面對的是一場不可預料的或生或死。當灰頭土臉離開戰場的時候,很像一個鎩羽而歸的勇士,內心的那些血腥卻不知如何洗去,猶如噩夢糾纏的戰爭場面始終無法抹去。
對于很多人,那些解決世界饑餓和尋找癌癥治愈方法的遠大理想都退居次席了,可以養活自己并能夠償還房貸的酬勞,成為最關注的問題。
至于我,再也不是那個自信滿滿的文藝青年。
06
迫于無奈,我去考教師,盡管從未想過要成為一名教師,甚至瞧不起成為教師,然而考教師的難度,又把我狠狠虐了好幾遍。
我9次報名,5次筆試落選,4次進入面試,面試中又有3次被淘汰,直到最后一次以高分晉級。
倒數第二次我是晉級線外第一個被劃掉的人,差距是0.01分。那天看完公示結果,我欲哭無淚,過天橋的時候,有個乞討的老婆婆走過我的面前,我把身上僅剩的100元掏給她。
我不停地問自己,一個人的夢想究竟能被撞擊多少次?我都回夢現實了,找個工作怎么就這么難?
回到寢室,我躺在床上,一天一夜沒起來,全身酸痛,像那些斗志昂揚的勇士耗盡所有體力打了一場勝仗之后的癱倒。
但我不能倒,因為我沒有打勝仗,對于一個好勝心強的人,敗仗是最好的磨礪,我總覺得在磨得差不多的時候,我會完美逆襲。
最后一次面試,父親說實在不行他去想想辦法。
我安慰他:“放心吧,應該沒事的,這次準行。”
來自農村,上完大學家中已負債累累,我告訴自己:“這一次不會再有失敗。”
后來,我總結以往面試失敗的教訓,在筆試成績公布后的兩個星期內,我把面試涉及的教材的每一課的內容都寫了30多遍,對照那些優秀的教學設計反復修改,甚至講到哪一個點可以怎樣節外生枝出一個笑料,都規劃得清清楚楚。
果真,命運的手掌里面還是有漏網之魚。
07
在我工作到順風順水的第三年,在我不去向日子索取,只是為生活付出的現在,我終于要出書,盡管是在我的計劃之外。
這三年里,我始終堅持寫作,如果沒有時間,哪怕是寫一句話,也算是對自己有個交代。
一個人住三年,獨處讓我把自己看得更加清楚,也明白自己還缺什么還要什么。我始終沒有忘記過我30歲要完成的事,盡管我南轅北轍地成了數學老師。
有人說,你的目標是北方,你向南出發能走多遠?
但我只相信,一直朝南走,也是走得到北方的,在看到“大漠孤煙直”前,還可以先欣賞“春風又綠江南岸”。
有人說,如果一個人能為一個單純的夢想努力很多年,而這個夢想一生只有一次去實現的機會,并且這個機會也同樣會因為很多不可抗力而失敗,但卻依然矢志不渝,這本身就是一件偉大的事。
我想,人總歸要從迷茫與困頓中走出自己的路,披荊斬棘也好,披星戴月也罷,終究都在走向更好的路途上。如果夢想太多,那就化繁為簡,堅持一兩個就好。
所謂“美好的人”,就是對感情一直相信,一直認真,對生活一直熱愛,一直熱情,還是要去相信夢想,萬一真就咻到支付寶“敬業福”了呢。
唯有愛與夢想不可辜負,把大部分精力,花費在自己最珍視的方向上,就一定會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前方光芒萬丈,縱然千難萬險,總有一天會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