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篇文章研究了一些導語的寫法,精彩的導語結束之后,就進入我們的正題,也是故事的主題部分,能否一直吸引著讀者沿著作者的思路讀下去,這就看對中間部分的寫作技巧了。
你能讓讀者跳讀、略讀,還是詳讀,能否做到讓讀者讀完上段,馬上就想著下段,你的文章讓讀者愛不釋手,非要有一種一口氣讀完的沖擊力和吸引力。
一、過渡技巧
1.因果聯系
如果我們在上段引出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不能擺在這里,在下一段需要對問題進行積極的回應。或者給出了問題的答案,或者用實例,用信息源的信息來補充,詳述這個問題,這就產生了上下呼應的因果聯系。
2.引述接力
在第一段,我們說這個問題是非常具有爭議的問題,利益的雙方為了這個問題爭執不下,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拉鋸戰。那么,在接下來的段落中,我們就可以分別講述雙方的態度觀點,以及做出的行為,產生的結果。
3.時間流
時間流也是一種自然的過渡方式,比如說,這個地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樓高了,路闊了,人民群眾的視野打開了,那么很自然地,我們就會去回憶以前的境況是什么樣的,以此來形成對比,增強說服力。
4.另一個
對待某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們就可以先講述一種觀點,然后再引發另外的觀點,或者這件事情反應的另外一個方面事實是什么。
5.重復
比如說,在種種壓力下,該公司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產生了讓人欣喜的巨變,接下來一段就可以說這些變化包括員工的主人翁意識提高了,場方指定的規章制度落地了等等。
二、吸引讀者興趣技巧
1.平行關系
使用相似的語法結構來表述相似的語境,比如,在家徒四壁的時候,他沒有流淚;在一貧如洗的時候他么有屈服,他沒有嫉恨世界的不公,他沒有抱怨出身的低微。
這是句子的平行,有時候甚至可以使用段落平行的寫作手法。
2.變換節奏
文字也可以變得有節奏,同樣是一個小節,可以有4個音符,也可以有2個音符,寫作的時候,就是長短句結合使用,有一種錯落感,錯落有致,張弛有度。
3.奇聞軼事
人類自小就有一種先天模因,那就是喜歡聽故事,特別是他們沒有聽過的新奇故事,我們在寫作中能夠妥善地使用少有人知的奇聞軼事,可以大幅度增強故事的吸引力,增強文字的可讀性。可以讓比較嚴肅的故事顯得更加活潑有力。
4.對話
對話可以讓故事活起來,給讀者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自己和文中人在探討問題。有時候,盡管你沒有寫明消息源,躲著仍然可以辨識出說話人的身份。
5.圖文并茂
如果能夠用圖展示的,盡量不用表格,能用表格的,堅決不用文字,這符合人類的認知規律,如果我們用合適的圖片和表格來佐證文中敘述的內容,可以讓文章開出花來。
6.制造懸念
很多人都聽過評書,評書特別講究留扣兒,就是一種制造懸念的方法,我們讀到最精彩之處,最激動人心支出,突然戛然而止,那就得欲知后事如何,請到下章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