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教師上班的第一天,盛源對我說,因工作太忙6班的班主任他不再擔任,新班主任很厲害,本科碩士都在北師大讀,畢業后在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工作,初高中都教過,很棒的老師和班主任,咱學校領導都見過了,很看好楊老師。盛源是我多年的同事、好友,也是我兒子抗抗的班主任,他這么一說,我惋惜,但理解,同時期待。
后來第一次正式見楊瀅老師是在餐廳吃早飯的時候,八年級年級主任周老師看見我,給我們作了介紹。周老師問我是不是放心了,我說我本來就放心,我考慮問題一貫從常識入手,校領導都把了關,而且很看好,把這么重要的工作交給楊老師,一定沒問題。吃著聊著,楊老師說她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更覺得學生都很可愛,現在的6班學生,她覺得都可好。聽了這話,我心里更有數了。
上周王校長也來關心我這個家長,問我對這位新班主任的感覺,我說很好,雖然因都忙聊得還不多,但已經發現閃光點了。王校長說起本周日下午的家長會,楊老師主動提出要開一次家長會,大家覺得學生普遍對她有好感,但畢竟是換了班主任,家長會不會表現得不理解甚至有質疑,楊老師很自信,說對家長她有辦法。我一聽,心里又是一喜,別看楊老師年輕,還是很有氣勢的,好!
說實話,因為跟盛源太熟,當然還有我工作忙的原因,兒子七年級的家長會我都沒有出席過,總是提前跟盛源說一下問一下,總覺得平時可以隨時交流,所以這次抗抗媽反復提醒我一定要去開家長會,我說放心吧,我肯定會利用這次機會充分了解楊老師。
今天下午4點半,八6班八年級第一次家長會如期開始,家長也很配合,來的很齊。
楊老師首先介紹她自己,北師大碩士畢業,2009年參加工作,來這兒之前一直在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教書,初高中都教過,帶過一輪初中生,當過班主任,帶的普通班,是普通班中成績最好的。說到這兒,原來還有幾個家長開始低著頭,一下子都坐直了。接著楊老師主動說起為什么從北京又是最好的學校之一來到鄭州,主要是愛人是河南的,跟著回來了,同時領航給了她好感。楊老師說很佩服領航的領導,嚴謹、務實,并且很多干部都上課還當班主任,楊老師說這在很多學校都不是這樣,這充分說明了領航領導的責任心和對工作的重視。
接著楊老師切入正題,講解學生的發展規律。初中時期,孩子處在成熟和幼稚的矛盾期。成熟首先表現在生理上,發育很快,體型像成人了;情感方面也發展了,渴望家長和老師把他們當成人一樣交流,希望得到尊重,不接受一味的指責。但同時他們的心智還沒有發育成熟,難免會有幼稚的表現。楊老師建議家長此時一定要理解孩子這個時期的特點,真正做到尊重孩子。講到這青春期,家長笑了,都知道孩子的變化,但大多沒有放在心上當回事兒。聽了楊老師的這些話,我很欣慰,因為有共鳴。我從來認為,把初中生要當成孩子,他們畢竟還小,有問題是正常的,遇到問題要冷靜、耐心;但同時又不能把他們當成孩子,要當成人,他們更需要理解、平等、尊重。
楊老師講了這幾天學生選班委,其中一個成績不太好,自己有點兒顧慮,楊老師就鼓勵這個學生,同時尊重并維護大家的集體選擇。我相信,就這一下,楊老師贏得了全班的好感,那位班委也會因此變個樣子。
楊老師沒有多講大道理,而是請家長換位思考,比如在單位,咱不希望領導怎么對自己,就不要那樣對孩子。家長紛紛點頭。
家長在品味“尊重”的時候楊老師話鋒一轉,說尊重是應該的,但不是光尊重,孩子畢竟還是孩子,要給孩子具體的幫助,要做到實處。比如幫助孩子樹立目標很重要,然后幫助孩子分解目標,通過具體行動,達成目標。在此過程中,學生、老師和家長三方要各負其責,要清楚各自需要做什么。楊老師說將來要簽三方協議書,我很期待。
接著楊老師就講該怎么做,從分享她的育人理念開始。
楊老師說,唯有愛,才是真正的教育;沒有愛化解不了的,有愛,可以解決任何問題。聽到這話,我耳朵一亮,這不是我經常說的話嘛:對孩子要有大愛,無條件地愛孩子。楊老師接著說,我們很多家長,要么有條件地愛孩子,要么不會表達愛,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比如說,現在孩子的功課很繁重,很不容易,我們做家長的要讓孩子感到溫暖和支持,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和指責。周末家長應該多陪伴孩子,分享孩子的喜怒哀樂,而不只是問成績。此時家長心里應該不會平靜,老師都能這么理解孩子,自己做得又怎樣呢?
除了家長在家對孩子的關愛以外,楊老師強調還要做好家校合作,我們是一家人,我們要一條心,要相信,要相信孩子,要相信老師,要相信學校,更要相信自己。說到這兒,楊老師又講起了剛到領航這短短一個星期的感受,她完全相信領航的領導,相信領航的老師,相信領航的學生,也相信選擇了領航的自己。楊老師又說,家長在孩子小升初時選擇了領航,應該相信當初的選擇,此時,我在心里為楊老師鼓掌,作為負責招生的我,心里當然竊喜。
楊老師通過一個自己學生的案例強調了“相信相信的力量”:她以前的一個女生,語文很好,但數學和英語很差,滿分120分只能拿40分,楊老師沒有放棄這個女生,始終鼓勵她,相信她,幫助她,中考雖然沒考上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的本部高中,但考上了也還不錯的高中,后來高考考上了蘇州大學,這可是211大學,還上了她自己喜歡的中文系。楊老師說,只要相信孩子,多鼓勵,多幫助,用對方法,初中的功課對孩子來說都不是難題。七年級孩子容易茫然,九年級因為中招有壓力會緊張起來,八年級還沒有太大太多的壓力或許會繼續茫然、懶散甚至放縱自己,只要大家齊心協力,相信孩子一定會解決八年級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我當然相信!
關于學生的發展,楊老師講道,要做到成績和素質的平衡,要全方位培養孩子的能力,要有適合孩子的自我發展。楊老師舉例說,哈佛大學在中國招了10個本科生,其中4個是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的,都是在課外方面很有特點、特長的學生。楊老師建議家長要放寬思路,因為現在是看能力的時代,要多給孩子鋪幾條路。周末除了關心孩子的功課以外,多去科技館、博物館,多接觸自然和社會,既是放松,又學有所獲。我又是百分百贊同!
最后,楊老師給了家長幾條具體的建議:
1.多鼓勵,多肯定。
楊老師特別提醒男孩兒的家長,這個時期男孩兒生理上成長很快,但心理發展要慢一些,家長應有更多的耐心。確實,深有體會,很多真正的教育專家比如孫云曉也一直呼吁要“拯救男孩”。我說,中國的教育體制對男孩兒更不利,我們如果沒有更多的耐心,只會制造出更多的問題男孩兒,給社會添更多的麻煩,到時誰都難辭其咎,只能自食其果。
2.注重能力的培養。
引導孩子不死讀書、不讀死書,既要讀書,又要學會提煉、總結,結合實際,靈活運用。要孩子廣泛閱讀,同時要指導孩子選擇書籍,要對孩子提要求,避免泛泛而讀,既重過程,又重收獲。楊老師具有前瞻性地指出,無論為考試做準備,還是為了將來的工作和生活做準備,一定要引導孩子多多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淀,樹立文化自信。楊老師是政治老師,但這番話可不僅僅是政治,而是需要融合到我們中國人做人和做事的方方面面。我本人學的是英語專業,現在越來越愛讀中國的古代文化典籍,里面充滿了哲理、智慧,這正是培養能力的重要內容。
3.支持孩子發展特長。
有特長,對孩子現在的發展、對將來的工作和生活,有百利而無一害。當然,特長不是單憑孩子的興趣隨意發展,要讓孩子明白萬事需要付出,付出才有收獲。很對!我再加一條,引導孩子感受成就感,也就是不斷感受收獲、積累收獲,慢慢就會形成真正的自覺。當然,這對孩子來說需要過程,對家長來說需要耐心。
4.周末多陪孩子做有意義的活動。
楊老師尤其強調多“陪伴”孩子,不管多忙多累,多和孩子交流,多帶孩子做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這不僅對孩子的心理發展有好處,也能幫助孩子開闊視野、豐富體驗、全面發展。
5.請家長支持班級圖書角等班級文化建設。
楊老師歡迎各種建議和支持,希望大家齊心協力,把教室打造成具有濃郁文化氛圍的場所,讓孩子們更加熱愛班集體,熱愛文化,熱愛學習。說到這兒,一些家長點頭稱是,為孩子好的事情,責無旁貸。
最后,楊老師總結道,為了我們共同的目標--讓每一個孩子在兩年后的中考都取得滿意的成績、讓每一個孩子都發展得更好,大家形成共識、齊心合作、共同努力!
楊老師的話講完了,我在不斷共鳴中度過了這次家長會,一直認真聆聽的家長,此時一致鼓掌,經久不息。楊老師的話都是真情實感,肺腑之言,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經驗,娓娓道來,一下子,就贏得了家長們的心。不僅我早就放心了,看家長的表情也都放心了。隨后,就是我們共同努力,去迎接美好的期待。
2017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