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5日? 星期一? 晴
1
花白課堂的最后一次作業題目是“認識自己”。看到這個題目,我很驚訝。我目前參加了一個心理訓練營,第一天打卡的要求就是“正確認識自己”。由此可見,認識自己是多么地重要。
我是一個80后,因為是獨生子女,所以從小嬌生慣養,家里對我的要求就是好好學習。大學畢業之前,我幾乎不做家務。從小到大,我的成績一直不錯。不過到了高中以后,我的理科成績開始下滑。其實我的優勢是語文和英語,所以在分科的時候,我是很想去文科班的。但是家里認為,文科以后好工作難找,而理科就業的面要廣得多。何況我比較害怕政治課的死記硬背,所以就聽從了家里的意見。誰知那一年高考改革,理科三門大綜合,最后我只考了一個大專。考慮到好就業,最后填了護理專業。因為自己一直是一個被動,容易受環境影響的人,當時學校的學習氣氛不濃,所以我除了專業課,并沒有什么別的追求。當然認識了我們宿舍的幾個好姐妹以及好同桌,的確是一個意外的收獲。
畢業以后我回到家鄉的一家醫院工作。因為我的動手能力不強,加上當時護士大都是中專學歷,所以大家對我的要求很高,有時候甚至是故意刁難。好在我的性格一直比較溫和,我除了努力適應工作以外,就繼續準備從大二開始的自學考試本科段的學習。在病區上了三年夜班之后,正好單位的血透室缺人,領導就想到了我。
2
血透室遇到的都是尿毒癥病人,剛開始時我覺得氣氛很壓抑。后來我慢慢就適應了,而且一呆就是十多年。隨著國家對血透病人的重視,我們科的病人越來越多,工作的強度也越來越大。后來單位因為發展擴大搬了新的院區,對我們工作的要求就更高了。
在血透室多年,我也算老資格了。雖然早已勝任工作,但始終沒有得心應手的感覺。而我是追求完美的人,一直都有轉行的想法,可是始終沒有好的選擇。再加上后來慢慢考過中級職稱,收入提高,我也只能對現實屈服了。
幾年前突然有了專科護士考試,拿到證書的人以后和護士長同等待遇,而且只要鉆研業務就好,我們又看到了希望。可惜每個醫院每個專業只能選一個人去考,我的同事贏得了去考試的機會,再加上她在外院同學的幫助,她最終通過了考試,外出培訓后拿到了證書。
第二年我爭取到了考試機會,可惜因為經驗不足而名落孫山。而去年因為換了新的領導,改變了出題方式,我又一次和單位的選拔考試擦肩而過。那是去年九月底的事情。從那以后,我就陷入了自我否定,工作也沒有激情,每日行尸走肉地活著。
3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遇到了“十點讀書”,其中”每日共讀”的環節深深吸引了我。的確如共讀開頭所說,我們讀書,我們就不孤獨。通過“每日共讀”,我知道了《楊絳傳》、《茶花女》、《挪威的森林》……雖然只是通過主播的朗讀,但我的狀態一天天好了起來。
感謝知識付費,讓我足不出戶就可以聆聽名師教誨。而筆墨老師和楊媽的精彩講解的確讓我看到了更廣闊的天地。在吸取知識的同時我也意識到,雖然自己是一名中年婦女,但還是有無限地潛力。
遇見花白課堂算是一個驚喜。首先花白是我很喜歡的作者,文案內容也不復雜,而只有四次作業也很適合我這樣的懶人。我想了一下,那兩個月我剛好不要參加單位例行的分層專業考試。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雖然老師很敬業,課程也干貨滿滿,但指望一節寫作課之后寫作水平就突飛猛進是不現實的。
參加寫作課之前我的狀態很糟糕。雖然有很多想法,但常常寫了個開頭就卡殼了。而通過花白的作業,讓我開始學會思考,雖然每次作業都完成得很艱難,但我發現漸漸地,我又可以一氣呵成地寫文了。
而參加船長的心理訓練營,則是我今年最大的驚喜。本來我參加的初衷是因為科室人手不足(兩個休產假,一個辭職),工作壓力大,怕自己負面情緒多,工作失去激情。可是半個月以來我不但可以從容應對工作,對家人也比之前更有耐心。或許這,就是成長。
現在的我非常平庸,或許會一直平庸下去。但那又怎樣?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偶爾還有一點小確幸,我的人生就是圓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