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天 12.26
因身體不適,頭腦有些混沌,雖想六點起床,但又昏昏睡了過去,起床亦是七點。
趕緊打開小鵝通學習這周的文章《示弟立志說》,聽原文,再聽博仁老師的導讀,才大體有了一些了解。
陽明先生寫給弟弟的書信中,言語真切,發自肺腑,告訴了弟弟立志的重要性。“夫學,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猶不種其根而徒事培壅灌溉,勞苦無成”。立志就像是種下了人生成功的一顆種子,如果這顆種子不能生根,我們的人生就變成一束塑料花,盡管外表很漂亮,但沒有根,難以持久。
立志就要立圣賢之志,“去人欲,存天理”。我在思考自己昨天所立之志,自己思考很久,不知道自己定位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但因為有提交時間,便寫下交上。其實,到現在,我到底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也不是很清晰。“遇見更好的自己”這是自己每年年終盤點常說的話,再細致一點就是工作兢兢業業,熱愛學生,博覽群書,豐富自己的底蘊。這個“更好的自己”僅僅是局限在學習知識和做人上,但心靈卻時常感覺荒蕪。從去年開始讀《道德經》《論語》等書,就是給心找一個安身之地。此時遇見了陽明心學,基于此走進了誠意班。希望跟隨老師們在踐行的路上,心有所屬,也能找到自己的“志”,讓自己心有所向。
第九天:12.27
六點起床,讀原文兩遍,聽博仁老師導讀,聽王芳老師點評責善。感恩,感謝老師們的付出和大愛!感恩學組檢委的付出與奉獻!
“夫志,氣之帥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如果我們立了志,就會“如貓捕鼠,如雞覆卵,精神心思凝聚融結,而不復知有其他。”更進一步闡明立志的重要性。
我也有意給學生滲透“立志”的重要性,在此是俠義的“志”。因為是二年級的小孩子,行動指導會更符合他們年齡特點,先從達成一個個小目標開始。上課前二分鐘,坐在書桌前,平心靜氣,自己告訴自己,我要專心聽講,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課上,我們完成第三單元的達標檢測,時間是30分鐘,后十分鐘,老師和學生一起更正答案。作業訂正后,告訴學生,把錯誤及時改正。學生改錯后發小管家,我及時批閱,起到一個督促的作用。下一節課,及時表揚完成好的同學,長此以往,大多數學生就會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當堂課,當堂清,不留小尾巴。
小學生從小有目標有志向,學業會事半功倍。課堂教學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聽研究課過程中,個別老師,教學目標不明確,一節課下來,老師講的稀里糊涂,學生又有多少收獲呢?同時,我也在反思自己,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否明確,有沒有因為是線上課堂而懈怠?好在有陽明先生一篇篇智慧的文章,給我啟迪,給我力量,給我智慧。讓我每天心靈都能獲得新的滋養,充滿愛的力量,去面對我的學生,我的家人!
第十天12.28
今天再讀《示弟立志說》,聽博仁老師的導讀,又有了新的感受。昨天的一些疑惑和不解,其實文中都給出了答案。治愈內心孤獨荒蕪的方法之一就是去人欲存天理,立下圣賢之志。文中并告訴你方法,正諸先覺,考諸古訓。專心致志聽從先覺者的教導和圣賢的諄諄教誨,還要有一顆尊崇和篤信的心,正如博仁老師和王芳老師所說,聽話照做即可。當心聽到這樣的召喚,再讀圣賢文化,真的做到了“正目而視之,無他見也;傾耳而聽之,無他聞也,如貓捕鼠,如雞覆卵,精神心思凝聚融結,而不復知有其他”。原來讀大部頭的文言文,就有些心浮氣躁,無法靜心,也深不進去。但現在讀陽明先生的示弟立志說,篇幅如此之長,卻甘之若飴,每一句都是智慧,每一句都給人啟迪。
感謝致良知平臺,感恩博仁老師的導讀,感恩王芳老師的點評責善,感恩學組和檢委的孜孜不倦的付出!
第十一天12.29
陽明先生在文中指出我們存有八顆心,即:怠心、忽心、躁心、妒心、忿心、貪心、傲心、吝心。這八顆心像心上的八個調皮的孩子,不與它們告別,就無法獲得清凈心。王芳老師說,從一天開始,便覺察自己的動心起念。我試著給自己做一個觀照,一天內覺察自己幾次出現懈怠之心、疏忽之心、煩躁之心、憤恨之心、貪婪之心、傲慢之心和吝嗇之心?如果這八顆心中任何一個小調皮存在,都會干擾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的心不得安寧。但先生告訴我們,只要“責此志”,即不怠、不忽、不躁、不妒……“責志”就是去人欲的過程,只要圣賢之志真正扎了根,那些貪欲慢慢就消散了。從此時開始,我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慢慢感知它們,再逐漸與它們告別,讓自己的心越來越澄澈。
感恩陽明先生的智慧引領,感恩博仁老師的導讀,感恩王芳老師的點評責善,感恩學組檢委的付出!
第十二天12.30
學習《示弟立志說》是最后一天,還覺得自己并沒有悟透,竟對這篇文章有些戀戀不舍。呵呵,關照自己的動心起念,這也是貪心。從昨天覺察自己的“八顆心”,怠惰之心,輕忽之心,焦躁之心,嫉妒之心,憤怒之心,貪婪之心,傲慢之心,吝嗇之心都有,當這些私欲到來時,我慢慢覺察它,感知它,甚至接納它,有的就瞬間消失了,但有些一直干擾我的思想,干擾我的生活。
昨晚過了十一點,還沒有睡意,翻來覆去想了很多事情,當自己覺察到這些念頭時我接納它們,我索性順其自然,聽樊登講書,什么時候困了什么時候睡。不知不覺也睡著了。
媽媽發燒了一夜,全身酸痛,我指導媽媽吃藥,喝姜水。我著急擔憂也沒什么作用,不想了,把當下事做好。發好面,中午給媽媽包包子送過去;上課,課余時間讀《示弟立志說》……
我沒有感受到陽明先生所說的“責志”的力量,我反思自己的立志,只是立在了紙上,立在了表面,沒有在心上。繼續修煉吧,希望通過陽明先生的智慧,老師們的引領,讓我的圣賢之志帶給我力量!
感恩平臺,感恩老師們,感恩同修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