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趨拜文曲閣,山路盤旋意志磨。
男兒平生當慎遠,何懼途險虎狼多。
文魁高聳虎頭頂,十里土坡艱難行。
虔誠香客發愿處,金秋恩典狀元名。
五一節的清晨,太陽也好像過節一樣,熱烈奔放,光芒萬丈。我帶著兒子駕車向南山駛去,先到了皂峪,不料發生一點小小的不如意,我便感到老天爺是讓我們今天不要進皂峪了。于是車子沿環山路向西駛出了戶縣,我們準備要從小耿峪登臨文曲閣了。
車子??吭谌T洞,跟劉道長寒暄了兩句后,就開始徒步進山。由于走時匆忙,背包都沒有帶,就顯得笨手笨腳,行動很不方便,兒子不覺得累,倒是我累的休息了幾次。但內心確實非常的高興,因為兒子與去年七月登山(還是到文曲閣處)時相比,有了長足的進步。在途中的那戶人家處,我有意讓兒子看了一下那家的環境條件,回答了他奇怪而又簡單的問題。將近十二時,我們到了文曲閣下,這兒人特別多:燒香的、送往生錢的,在燥熱的天氣下,流露出或焦急、期盼,或虔誠、滿意,但都伴隨著喜悅的神色,或還愿,或許愿,不時還有爆竹的噼啪聲。另外,也有在此歇息、看熱鬧的。等兒子在此行鞠躬禮后,便繼續南行,一直到了祖師宮,停下來休息,兒子拜了神明后,不愿意繼續前行,只好留在此處憩息。
我獨自拄杖而上,經過湘子廟后,又上行走到搭仙廟處。在此處默默祭拜尊神后,出了廟門,南眺遠方最高山巒處及其周遭山形特色,便知曉那應當為西觀音山之所在;東西兩側都是深谷大溝,一眼望去,盡是翠綠色,簡直是迷醉人吶;略向北回退一點,北望湘子廟宇及遠處的山梁,還有那隱約可見的山里人家,是那么的靜謐和祥樂,在這兒歇息,耳邊時不時傳來鳥兒的鳴叫聲,鼻息中不時有淡淡的清香氣味的感覺,自身便似乎陶然在仙境之中,心里就油然升起“高山蒼茫祥瑞地,翠柏綠野凝嵐氣。搭得凡界似天宮,迷幻神仙難舍離?!钡母杏X來。這時忽而感到前后沒有人影,頓有孤寂的感覺,環視四下曠野,就又想到兒子還在下邊等候,就在戀戀不舍之中匆匆返下山。
我們從鷹鴿嘴處下山的時候,并未原路返回,而是選擇了從十里黃土坡下山,這條路是實在的突兀,真不好走,一路先后見到兩處廟宇。最后下到虎頭山廟處,已經實在是筋疲力盡的了。然而我卻明白了:虎頭山廟是進入首陽山景區的山門,從此一路南上,走不了多遠便就會有廟宇,其中名氣比較大的就要算是鷹鴿嘴(含文曲閣、鷹峰寺等附近景色)和西觀音山了。
2010-5-2于草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