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三天了,終于有時間送兒子上幼兒園,在擁擠的人群中,和老師只說了兩句話,卻發現自己作為家長 ,表達和心態很成問題。
對話如下:
“你們還是QQ群呀”
“是呀”
“我們學校都是微信了,比較快”
“這個也很快呀!”
就這兩句對話,我發現自己存在很多問題。
第一,沒有按照慣例詢問老師的姓名,不知道人家是哪一位老師,也沒有先問好。
第二,提的問題沒有任何意義,QQ也好,微信也好,都是溝通工具,這個沒有高下之分,所以這次的交流完全沒有必要,老師喜歡用那一個就是那一個,作為家長,沒有發言的權力,自己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
第三,第二句回答更有問題,因為我自己也不知道學校到底有多少老師用什么方式溝通,就直接把學校的老師都歸結為用微信,說話不負責任,就會沒有信用,可以說是亂說。
第四,人家在沒有認識家長的情況下,我這樣唐突,老師可以覺得我這個家長是一個意見寶,愛提意見,給人的影響很不好。
第五,在時間很匆忙,人群很密集的情況下,根本不適合和老師交流任何意見,即使你的意見很有建設性,也不適合,可是自己恰恰犯了這個大忌。
第六,其實梳理一下自己的本意,是想詢問老師的微信號,可以更方便的和老師交流孩子的情況,可是因為自己的詞不達意,或者是因為自己的輕率,結果就變成了質問性的語言,肯定讓老師對自己有一點的誤會,對孩子也不好會有好的影響。
由此可見,第一次和老師見面,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禮貌的詢問老師的姓名,如果想加微信號的話,就言簡意賅的表達,不要轉圈。
第二,如果人很多的話,切記,話多不如話少,甚至不說,微笑,保持微笑就足夠了。
第三,要想和老師有足夠的交流,必須選擇合適的時間,在足夠友好的氛圍中深度的交流。
第四,任何時候都要擺正自己家長的位置,把孩子交給老師就是放心和信任,不要給老師留下負面的印象,相信老師會好好對待每一個孩子的。
第一次和老師交流,作為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措辭和表達,否則需要用很長時間和努力來該變老師對家長的看法。
如果是一個心胸寬廣的老師還好,不幸遇見一個比較愛計較的老師,那真的是怨自己太不會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