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華
不曾在搬家中兵荒馬亂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每一個大四畢業生幾乎都有過租房搬家的經歷。而如果是在異地打拼,沒有親人,沒有朋友,即使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從實習生開始,那些工資存在的意義就是養房東,而非養自己。
第一次被房產中介欺騙的沮喪和氣憤,看到現實和圖片的差距產生的失落感和訝然感,與房東斗智斗勇的經歷,還有衛生間漏水、斷水時的小小無措和驚慌。。。。。。
從大四實習開始,這期間一年半的時間里輾轉過3個房子。每一個房子都是一個節點,記錄著這段時間里發生的種種事情。他們和房子一點關系都沒有,可是他們和房子又都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1
2016年3月份,把論文初稿定下,學校的事情處理的差不多之后,開始在公司附近找房子。最開始是在58同城上,可是每次坐2個小時的汽車去看房子時,不是與他們上傳的圖片差別太大,就是價格與之上調很多。
經過三個多星期的折騰,打算自己一個人租下來一個一樓的一室一廳的房子,看起來里面黑咕隆咚的,月租800。在我所在的城市里,這個價不算高,也不算低,心里在意的是:一個人住,總覺得怪怪的。
本來已經聯系了房東,晚上又習慣性的上網看房子,無意中發現有一位姐姐在找合租之人。我立刻聯系了她,發現不管從地理位置還是租房價格,這一家明顯的要好于之前那家。
于是興沖沖的過去看房,兩室一廳,兩臥室皆向陽,廚房、衛生間裝修雖然陳舊但是干凈整齊。
果斷敲定就是這一家。
于是在3月11日參加完省考之后,利用周日一天把全部的行李搬到了距學校五十多公里之外的租房處,轉公交車兩次,把行李搬到四樓。
那個時候,讓我記憶猶新的并不是住房期間發生的事情,而是一個月后我搬離這里時發生的事情。
因為要回去準備公務員面試,住了整整一個月之后,我把全部的行李又搬回了宿舍。去的時候有妹妹和室友幫忙,但是回來時宿舍已經沒人了。
我的行李大概是兩床被子,兩箱衣服,還有幾袋裝零碎物品的袋子,總共7、8個大大小小的箱子和袋子需要拎。
我分了三趟把他們全部從樓上拖到樓下,因為住的樓距離小區門口還有一段距離,因此又一趟一趟的把他們從小區門口搬到主干道邊。
一班又一班的公交車開過去,乘客都疑惑的看著我,我怯懦了:這么多行李,即使司機愿意拉我,車里也沒位置放我的行李。于是開始找尋出租車。
苦等了一會來了一輛出租車,司機是一位大叔,談好價格是30元。中間因為堵車嚴重,司機換了路線,要多收20元錢。我心里委屈,和大叔爭執,大叔也生氣,要把我放在路邊。
這個時候爸爸打來電話,問我行李搬完了嗎?我一聽心里的委屈“嘩啦啦”地向外冒,但不愿意讓爸爸擔心,于是說:“一切妥當,快到學校了。”
我的雙手相互揉搓著,希望能夠減輕被行李勒的通紅的手指。我低下頭,卻不愿意答應大叔多給20元錢的事。
許是我和爸爸的通話讓大叔動了惻隱之心,接下來的一路上我們誰都沒有再說話,大叔也沒有把車停下,而是直接把我送到了學校。
到學校門前時,大叔幫我把行李搬下車,我說:“謝謝大叔,我走了”。大叔說:“丫頭,慢點。”
轉過身去,我在淚眼婆娑中看到過往行人像看著傻逼一樣的看著我。
事后回想起這件事,我猜大叔應該是有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兒吧,也許恰巧也在上大學,獨自在外只能靠自己。
現在的我,自己掙錢自己花,不愿再做讓他人為難之事。
以前,錢是父母掙,即使我心里糾結,終究不舍得隨意花錢。現在的我依舊節儉,但是若遇到同樣的事情,我一定會把這20元錢給大叔。
任何人在社會上打拼都不容易,可是總會有一兩個人碰觸到我們內心里最柔軟的地方,讓我們將那一點蠅頭小利暫時放在身后,只想做一些順遂心意之事。
下車后,我背著重重地雙肩包,左手一個大行李箱,右手一個大袋子,手上勾了兩個袋子,其他的先放在傳達室,連拖帶拽的把行李拉到宿舍才發現:宿舍已經空無一人。
我看著這個我和室友們住了四年的小屋子,恍惚中產生一種這只是一個中轉站的感覺。我們在這里相遇,四年之后就要離開,過各自不同的生活。
這個時候,內心里巨大的沖動:買房,買屬于自己的房子。不管自己在哪里,房子都在那里,是自己的,別人奪不走。
2
因為要準備面試,報的培訓班離二伯家很近,所以在宿舍住了幾天就搬到二伯家里。
那兩周,對于身體和腦袋來說是很辛苦的,特別是到第8天的時候,面試學習到了一個瓶頸期,高強度的學習讓我很疲憊。但是二伯母每天都做好吃的給我吃,那段時間胃口也很好,每天早晨都吃的棒棒噠。
兩周的時間很快過去,再次回到學校才真正的感知到:我們要畢業了。
可是沒有太多時間去品味那種情緒,論文,政審,體檢,聚餐,嗨歌,拍畢業照,畢業典禮。。。。。。各種事情沖擊著內心里的情感。
特別是作為班級團支部書記,班里同學要填的各種表格,要發的知曉事宜,以及各種款項的退還,圖書館書籍的返還,班級同學信息的錄入。。。。。。
我和班長阿焦奔走在這些事情中,累又心甘情愿,即使被曬的更黑,即使要2樓到5樓不停地跑。
當我奔波在樓梯間的時候,我的腦海里浮現的是大一時我跑到同學的宿舍里給她們送材料的情景,想到的是在六一兒童節、平安夜以及其他一些節日的時候給大家送零食的情景。
真的覺得時間過的太快了。
后來畢業后,在電腦里翻看同學們的照片,心里總是有陣陣暖意涌動。
之前有大一小朋友問我是否要做班委?我的回答是:如果有這樣的機會,可以去當。
至少這四年,我從未后悔。
3
考完省委選調生之后,爸爸送我去另一個城市工作。
早晨5點從家里出發,一直到下午4點,爸爸一直呆在車里。從我家到另一個市的市政府,從市里到縣里,從縣里到鎮里。
只有在到了我單位之后,才被帶到組織科呆了一會兒。
在屋里只呆了一分鐘,不,一分鐘可能都不到。
爸爸坐在沙發上,拘謹,故做放松;我站在一旁,不知道干什么;同事在打電話,可以看出他有點不知如何處理此情此景:讓我爸爸走,估計他不知道怎樣開口,可是讓我爸爸坐在這里,他又要出去工作。
而我,一個人呆呆的矗立在桌邊,不舍得開口說讓爸爸離開。
我怎么說得出口?從小學到大學,爸爸只有在初三畢業時到學校幫我拉過行李回家,從來沒有送我們上過學的爸爸,這是唯一一次送我出行。
爸爸肩膀向后微聳著,胳膊前伸,雙手揉搓著膝蓋,頭低垂著,眼睛向斜前方投射過去。他面色局促,可是他的一切動作都是在故作淡定。
為什么這么理解?一是因為我太了解爸爸了,二是因為:我和我爸一樣局促。
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面對陌生的人群,聽著聽不懂的口音,即使爸爸在身邊,深深地孤獨感還是將我環繞。
辦公室主任后來悄悄對我說:”已經工作了,不要再讓家長送了呦。“
但其實正是因為我長大了,爸爸才愿意送我。而這一次,我想盡情的享受著爸爸的愛。
從小打到,爸爸對我和妹妹的教育觀是:獨立,自強。他的愛含蓄而又深沉,若不是用心體察,甚至會察覺不出。
我們三個就這樣,都是動動嘴唇卻說不出話。最終,在幾十秒的尷尬之后,我們一起說出了“走”這個字。
我送爸爸到樓下,爸爸上了車,卻沒有開車走,探出頭說:“月月,你在這什么也別想,好好工作就行,啊,我和你媽你也不要擔心,安心工作就行。”
爸爸與我說話一向看著我的眼睛,這次眼睛卻是向前看的。
他比我更不淡定。他擔心,他不舍。他說不出口。
我說:“你放心吧,我會好好工作的,你和媽媽注意身體。”
爸爸揉搓著手,點了點頭,弩著嘴巴說:“嗯,好!”
看著漸漸走遠的車,我才真正的意識到:從此,我就是一個人在外地工作了,無依無靠。
4
搬家的經歷總是讓人記憶猶新,而那些在搬家過程中產生的工作變換與人員流動也是讓我心中慨然。
中國人喜歡為生活找節點,每一個重大節日都會讓自己沉浸其中,在生活中也會在乎生日、紀念日這樣其實本沒有什么意義的日子。
但是只要人們認為它有存在的意義,那么一切就會變得有所不同。
而中國人安土重遷的思維習慣,更讓每一次搬家都變得令人難忘。在這些搬家中,也許我們換了新的工作,或者有了新的住處,融入不同的環境中,接觸到不同的人。
每一次搬家都是我們生命中的一次小結,我們不會輕易忘記。
每一次搬家,凝結的都是我們的奔波和不易,更有對生活的熱愛和不屈。
最開始的時候,我們只在乎價格。距離公司遠一點也沒關系,我們可以早起,可以在通勤途中浪費多一點時間,我們也不怕遲到和早退,再大的委屈自己受著,全身充滿著倔強和朝氣。
想起那個地鐵上,一位小哥邊啃面包邊流淚的動圖。為什么這張圖片可以讓很多人動容?因為我們感同身受。
那些工作中受到的委屈,那些無法向他人訴說的壓力,那些對親人的思念和對故鄉的眷戀,在我們心里越積越多。
那個男生為什么哭?剛剛被老板痛罵一頓?和女友分手?得知家人身體不好的消息?每一點都是可以讓這個男生流淚的理由,同時也是可以讓我們心酸的理由。
年輕人在這個功利的世界里打拼,誰都不容易。
漸漸地,我們的工作稍微穩定了一點,工資也漲了一些,我們更加懂得時間的寶貴。
我們希望找更好的房子,可以距離工作地點更近,房租可以高一點,只要住的舒服一點就好。
我們會把屋子收拾的干干凈凈,買來可愛精巧的裝飾物來搭配整個房子,只為了住的舒心一點。
面對這個對誰而言都不容易的世界,面對這個其實很公平的世界,我想我們最終還是勇敢多于怯懦;
即使受傷,即使委屈,即使想流淚,想跑出去,最終我們都會有自己的窩,也許不夠大,不夠華美,卻一定很溫馨,很暖,我們很愛。這樣就足夠了。
你是不是鄙視把買房作為夢想的人生?可是我卻覺得這樣的夢想很美好,它踏實,美好,穩固可了,讓人充滿動力。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生活沒有因為背負房貸而變得悲戚。有了自己的房子之后,一切并非塵埃落定,而是揚帆起航。
因為,始終相信,未來會更好。
感謝你的到來。我是月華,一個從未停止成長的92年金牛座倔強姑娘,渴望和你一起走向光明的未來。
讓現在踏實,讓未來發光,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