δ波(德爾塔),頻率為每秒1-3次,當人在嬰兒期或智力發育不成熟、成年人在極度疲勞和昏睡狀態下,可出現這種波段。
θ波(西塔),頻率為每秒4-7次,成年人在意愿受到挫折和抑郁時以及精神病患者這種波極為顯著。但此波為少年(10-17歲)的腦電圖中的主要成分。
α波(阿爾法),頻率為每秒8-13次,平均數為10次左右,它是正常人腦電波的基本節律,如果沒有外加的刺激,其頻率是相當恒定的。人在清醒、安靜并閉眼時該節律最為明顯,睜開眼睛或接受其它刺激時,α波即刻消失。
β波(貝塔),頻率為每秒14-30次,當精神緊張和情緒激動或亢奮時出現此波,當人從噩夢中驚醒時,原來的慢波節律可立即被該節律所替代。
在人心情愉悅或靜思冥想時,一直興奮的β波、δ波或θ波此刻弱了下來,α波相對來說得到了強化。因為這種波形最接近右腦的腦電生物節律,于是人的靈感狀態就出現了。――摘自孫作東著《激活沉睡的腦》一書
現代科學研究已經知道,人腦工作時會產生自己的腦電波,可用電子掃描儀檢測出,至少有四個重要的波段。經過研究證實大腦在至少有四個不同的腦電波。
當你或我的大腦處于完全放松的精神狀態【空的狀態】下,或是在心神專注的時候出現的腦電波。在“放松活躍”狀態時,我們能更快更有效地吸收信息。那是我們通常作某種沉思或傾聽令人放松的音樂所取得的狀態。當代一些流行的“快速學習”技巧,就是基于“巴洛克”音樂背景下的訓練方法,【是的,我學習和玩槍戰游戲[鍛煉反應力],我總是聽著能震撼意識的音樂,音樂能讓我的大腦更加集中注意力,思維反應也更加活躍,思索問題得出的答案也更快,條理清晰,不容易出錯】。就是許多巴洛克音樂作品的速度(即每分鐘60-70拍),與大腦處于“放松性警覺”狀態下“波長”是相似的。如果在那種音樂的伴奏下有人將信息讀給你聽,這信息就‘飄進了你的潛意識’。【我個人認為它[潛意識]是前世今生的記憶庫,它能進化成另一個沒有軀體的意識[生命],你了解它,愿意讓你用,就一通百通,理解學習能力增強,能解決你提出的問題。用佛教的話來說:也就是有了悟性,慧根,你就能更快地學習了。】
但是,對音樂的學習作用也不能走極端,其實道理十分簡單。你在學習中使用音樂就會發現,如果你同時想收到四個音樂臺,那這時的收音機是不可能發出任何有意義的音樂來的,或是雜亂無章怪音。人的大腦在學習中也是如此。你必須要清理你的腦電波——即只把它調到一個電臺上。 這就是為什么每一個成功的學習課程總是輕輕松松地開始。有效清理你的思想,使你的潛意識能接收條理清晰和有價值的信息,并將它們存儲進大腦中正確的“倉庫”之中。在“放松性警覺(Relaxed Alertness)”狀態時,我們能更快更有效地吸收信息。那是我們通常作某種沉思或傾聽令人放松的音樂所取得的狀態。
二、“β”(貝塔)腦電波,其頻率為14—100Hz。 這種腦電波反映的是人類在一種通常的、日常的清醒狀態下的腦電波情況。它是一般清醒狀態下大腦的搏動狀況,在這種狀態下,你和我就會出現邏輯思維、分析以及有意識的活動。當你睜著雙眼,目光盯著這個世界的一切事物,或者你在執行專門任務,比如解決問題和談話。你頭腦警覺、注意力集中、行動有效。但可能還有點情緒波動或焦慮不安,這就是典型的β腦波狀態的人有時的反映,說出現煩惱、氣憤、恐懼、惱火、緊張以及興奮狀態。
有的神經科學家進一步將腦波分成不同等級。有12-16Hz;還有高波(16-32Hz);K復合波(33-35Hz);以及超高級β波(35-150Hz)。K復合波僅僅呈短期、迸發式出現,在此情況下你可能會找到高創造力與洞察力的焦點。出現超高級β波時,你會有種超脫體外的感覺
三、“θ”(西塔)腦電波,其頻率4-8Hz。這個階段的腦電波為人的睡眠的初期階段。即當你開始感覺睡意朦朧時——介于全醒與全睡之間的過渡區域——你的腦電波就變成以4~8Hz的速度運動。
四、δ”(得爾塔)腦電波,其頻率為0.5-4Hz。 它為人的深度睡眠階段的腦電波。當你完全進入深睡時,你的大腦就以0.5~4HZ運動,即δ波。你的呼吸深入、心跳慢、血壓和體溫下降。
你可能會問:以上這四種電波對學習和記憶有什么影響呢?美國快速學習先驅泰麗&S226;懷勒&S226;韋伯指出:β波——很快的腦電波——“對我們度過白天很有好處,但抑制了我們進入大腦更深層面。在α、θ波類型中可以進入更深的層面,這兩種腦電波以放松、注意力集中和舒適等主觀感受為特征。就是在α、θ波狀態下,非凡的記憶力、高度專注和不同尋常的創造力都可以取得。”你在快速閱讀訓練中怎樣才能夠取得對人的學習記憶最好的α、θ波狀態,正是精英特在訓練中要幫助你解決的重要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