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第二次日更的第十一天,達到了再一次申請創作者的最后一個條件,文章十篇,公開發文二篇。其中還走了彎路。我知道發文十篇也包括私密文章在內的。我做的卻是公開發文十篇。這樣也好,多寫了幾篇,厚積而薄發,早幾天晚幾天只是時間問題,實質上并沒有多大影響,況且還不知道能不能通過申請,萬一這次又通不過,郁悶的心情還可以晚來幾天,這樣一想,心情反而高興,更堅定了以日更為基礎,公開發文為標準。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起碼有成功的機會。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因為機會都沒有。很多時候我們都喜歡走捷徑,甚至有不勞而獲思想。歲月的流逝對于學習者來說會增加文化的沉淀,沉得下心、善于反思自己總結生活的人才能得以修身養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古代大孺的思想,在今天也有積極意義,也是自律的最高要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梅花香自苦寒來大致意思相同。所以,從古至今,要想成功,努力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要成功,先發瘋”雖然激進,但也不乏一些道理。一個人不僅要有信仰,更要有一種精神,為達到目標鍥而不舍的精神。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當然要不得。在不違法亂紀不違規的前提下,思考選擇方法的多樣化,成功的概率要高得多,也是智慧的選擇。所謂“既要埋頭拉車,又要抬頭看路。”西游記中沙和尚是單位裁員第一人,吃苦耐勞,任勞任怨,降妖除魔都有功能。跟悟空比,雖功力不夠并不缺乏虔誠和忠誠,跟八戒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但缺乏解決問題的方法。
選擇了就堅持,過程雖然可能會艱辛,必然會體會到過程中的樂趣。就如家長帶孩子,都說生兒育女苦,但很多人卻樂此不疲,既是盡責任,其實也體會了快樂。我想,還是快樂多一些吧。要不怎么會眾多家長在說起自己孩子的事時那么眉飛色舞,心曠神怡呢。心情郁悶之時,工作累了之際,翻看孩子小時候的照片心情立即高興起來,疲勞也消失無蹤。孩子的照片就是療傷治疲的靈丹妙藥。
做好一件不難,難的事把每件事都做得盡善盡美。時運不濟,能力不歹都能制約把事情做好。但只要盡了心,竭了力,就一定不是最壞的結果。這一次,我堅持每篇文章不少于八百字,一次不能,放一放,視角變化了,思維轉化了又會有新的語言補充。不抄襲,不敷衍。
世界上找不出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這是哲學觀點。因為時間在不斷流逝,吐陳納新,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質變。
再次提交了申請,能否通過已經看得不那么重要。今天努了力,靜等明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