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日的早上,當然不能睡懶覺。與王先生約好了,送完娃,倆人去逛早市。
想一想,多少年不逛早市了?原因嘛,上班要早出門,當然來不及;休息日,賴個床,啥早市都結束了。所以,今天,我們不洗漱就去,買完菜,買早餐回來吃。
好朋友兩口子特別勤快,周末倆人經常逛早市,來回走著去。早市上,有太多新鮮的周邊菜農自己種的蔬菜來賣,超市和市場,買不到的。我們要去買點這樣的菜。
還是去麗景苑市場,這是我們以前住過的地方。孩子上幼兒園時,經常去逛。早市上的東西新鮮不便宜,但是應有盡有。而且就一早上,九點準時撤市,所以,買東西要趁早。
好久不去,到了才發現,這個早市規模更大了,整整一條街呀!蔬菜,水果,土特產,肉,蛋,海鮮……應有盡有。早市上最多的顧客是上年紀的退休老人,看著她們買的,跟著一起買,成色、價格,絕對錯不了,這是我的經驗。
除了不好停車,這里啥都好。好不容易停好車,老兩口混跡于退休閑散人員隊伍中,慢慢逛。買上兩樣,王先生提著放到車上,繼續逛。再買了,再放車上。這樣,一是不會提著太重,主要是避免落個一兩樣,這種事情,對我們王先生來講,不可避免。
一圈兒逛下來,收獲頗豐:
菜園里長的薺菜,這時候還嫩的很,買上一大兜,回來焯水放冷凍,可以吃好幾頓。正懊悔今年錯過了薺菜季節,終于補上了這個遺憾;
老把要吃素餃子,碰到一個大爺自己種的韭菜,頭刀,賣相不咋樣,一個阿姨說挺好吃,買上一把,晚上我們吃餃子;
老品種西紅柿,生吃好吃,又甜又面。當然是賣家說的,姑且相信她,買來嘗嘗。希望別是空空心的,那樣的西紅柿,根本沒有柿子味兒;
大爺自種芹菜,來一把;
水靈靈的大白菜,菊花心,挺美麗,來一棵;
新鮮的大菜花,翠綠的葉子,花兒發黃,連桿子都是綠微微的,一看就好吃,來一朵;
新大蒜,看著楚楚吧啦的樣子,肯定是后天沒處理過的,放心。來一兜;
來塊熱騰騰的博山漿豆腐,做素餡。關于博山豆腐還有個順口溜:“奇怪奇怪真奇怪,秤鉤子勾著豆腐賣”,一句話說明了博山豆腐的特色:硬。硬歸硬,是真好吃,我就好這一口兒;
還有啥?路過耙耙柑,店主非要讓我嘗一瓣兒,嘗了,太甜,但是既然嘗了,不買又不好,來幾個,給不愛吃酸的爺倆吃吧!
邊走,邊買。在回車里放了好幾次東西之后,王先生說不能再買了,多了真吃不了。我說,自己種的菜多新鮮?平時買不到。老先生又發揮了他能抬杠的本領:“你說啥菜不是自己種出來的?超市的菜,是人工合成的么?”想想有些道理,我竟無言以對。罷了,不和他理論。否則,我不也變成犟橛子啦?
菜買完,買早餐。我倆,是沖著市場的七十年代油條來的。興沖沖地走過去,遠遠地,店主隔著玻璃就沖我們倆擺手,唉,又賣完了,怪不得沒人排隊。我倆這是又來晚了。據說,這家油條沒有添加,是原汁原味的小時候的味道,怪不得如此火爆。大約,七十年代的人們,都和我一樣開始愛懷舊啦?
沒關系,吃不上七十年代的,就買宮廷油條。他家的用雞蛋和奶和面,油也不錯,買幾根。還有必買的原味喜餅,來一包,倆人能吃兩頓呢!
上次尋而不遇的淄川大燒餅,這次終于趕上了。看有人在排隊,看來得等。聽說前面那個大哥要買十個。碰碰運氣吧,或者不是我要的那種呢?我對老板說要四個精肉,老板娘很會聊天:“巧了,你運氣真好!正好出來四個精肉的!”裝袋的時候,又來一位大姨,也要精肉。老板娘跟她說,真巧了,精肉的剛給這美女全要了!等吧,看來這家的顧客都有等候的心理準備,估計都是常客。這生意做的,紅紅火火呀!
滿載而歸,洗漱吃早飯。宮廷油條,精肉大燒餅,一人一碗八寶粥,來碟小咸菜,老兩口的休息日,就這么愜意!老百姓的小日子,柴米油鹽,針頭線腦,過得就是帶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