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課筆記
永澄老師還是一如既往的先交代課程的目標:(這一點是我需要學習的,讓人很明確你在說什么,條理也會很清晰。)
1.引入術語“踢貓效應”
概念:踢貓效應是指對弱于自己或者等級低于自己的對象發(fā)泄不滿情緒,而產(chǎn)生的連鎖反應。
舉個例子來說,由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出,情緒是會傳染的,A與B吵架,B又向C發(fā)怒,C又向D埋怨,D又……由此形成了一個連鎖反應。
所以,情緒的威力如此之大,是吧?
一切都是因為“小我”在搗亂。
2.那么,小我究竟是什么?
永澄老師把小我解釋為:“從我們兩三歲的時候開始生長的,基于我們的恐慌,恐懼而來的人格體。” 這樣來說有點抽象了,那么我們來看下面一幅圖:
圖上的左邊是一個人牽著一條狗,右邊的是一個人牽著一頭大象,那么在這里就形象了展示了小我從一只小狗成長為一頭大象,但是他始終沒有脫離我們的手。也就是說小我是一直會在我們身邊的,他會慢慢的長大從而一步步控制住你理性的思想,他的生長是無節(jié)制的,進而會給我們帶來恐懼,痛苦,失望等一系列的負面情緒。很可怕,不是么?不過既然掙脫不了他,那么我們的目標就是抑制他的生長。
那么問題來了:小我是如何長大的呢?
“小我”是被我們喂養(yǎng)長大的,當然喂的不是食物,而是我們內(nèi)心的恐懼。那么想象一下,當你遇到了一件很棘手的事情,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當然你希望自己可以直面而上,但是你真的會有這樣的行動嗎?
往往我們的答案是:NO!
所以,當我們沒有做到面對困難直面而上的話,就說明你害怕了,那么你就產(chǎn)生了恐懼,你把你的恐懼喂給了“小我”,那么小我會表現(xiàn)出害怕,焦慮等多種情緒,那么你不斷的給小我喂“狗糧”,小我就會越來越強大!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就是———
停止給小我喂“恐懼”!
當我們遇到困難時,直面而上,消除恐懼,我們就獲得了勇氣,從而小我也得到了抑制!
3.常見的情緒列表
永澄老師列出了我們常見的一些情緒表現(xiàn):
我們的情緒是有方向和能量大小的,正方向和反方向比較好理解,正方向就是積極的情緒,反方向就是消極的情緒。那么能量大小改如何理解呢?
圖中的第二列比第三列能量要小很多,第四列比第三列能量要小,一個人的痛苦和怨恨是很歇斯底里的情緒,故而能量很大。而憤怒,失望,沮喪,相對而言能量就小了很多。
如果的的負面情緒經(jīng)常處于第二列,則說明你對自己的我評價還不錯;如果你的負面情緒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第三列,說明你有點兒自卑;如果你的負面情緒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第四列,那么就說明你更愿意讓別人舒服,讓別人感受快樂。
在此,補充一個核心觀點:任何負面情緒的背后都有積極意義!比如:
悲傷:要求我們從失去中珍惜擁有的,并且知道我們到底要珍惜什么。
糾結:不知道我們待選擇的事項的價值是什么,那么我們認清價值就OK啦!
后悔:從已經(jīng)得不到的或者失去的東西中,復盤,重新學習。
憎恨:自己的優(yōu)越感喪失時出現(xiàn)的情緒,會產(chǎn)生巨大的能量,所以我們可以把這些能量用于提升自我。
憤怒:給你能量來改變你不能接受的情況。
失望:接受自己;放棄對他人的控制。
焦慮:自己能力不夠,所以自己需要找資源,找目標。
4.情緒處理流程
Step 1. 覺察:分離小我
how?你可以隨手拿起你手邊的一件物品,對它說:“我看見你了,你是我的小我,你要對我說什么?”乍一聽,感覺這個行為有點傻,但如果我們洞察其本質(zhì),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一行為可以讓我們意識到小我的存在了。
Step 2. 傾聽和理解
傾聽小我在說什么,并理解小我所說的內(nèi)容。
Step 3. 調(diào)整(了解情緒的方向能量大小)
Step 4. 行動(紙上談兵是沒有意義的)
【舉例】我們明明好像什么都知道,還會犯錯怎么辦?
不知不覺— 無意識,無能力。
后知后覺— 有意識,無能力。
當知當覺— 有意識,有能力。
先知先覺— 無意識,有能力。
所以一個快速提升的方法就是:刻意訓練!
努力做到先知先覺!
*附上我的方格筆記:
二、這節(jié)課,對你觸動最大的三個點是什么?
1.小我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東西,它會隨著我們的成長而長大,并且在長大后會衍生出各種的負面情緒,可能自己之前從來沒有覺察過人為什么會產(chǎn)生負面情緒,或者說我直接就把它定義稱為我們的條件反射,有時候我甚至也會認為,當人的情緒處在極端狀態(tài)時,做出的極端性的行為也是合理的。那么在學習完這一課之后,我發(fā)現(xiàn),一些都沒那么糟,我們的小我是完全可以被資源我所控制的,并且我們使用好分身術,就完全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2.本課最有感觸的一句話:任何負面情緒的背后都有積極意義。這就要求我們要兩面性的去看待問題。其實利用哲學的角度去思考也是非常合理的,任何事物都是辯證統(tǒng)一的,都是矛盾的,一件事物,有它消極的一面必定會有它積極的一面,換個角度想問題。
3.在情緒處理這方面,我也是和老師所舉的那個例子有一樣的感受,很多時候,我們在事情發(fā)生過后會覺得自己做的不對。這個叫后知后覺,覺察的第二階段。所以接下來就需要我們刻意的訓練,努力做到提前預知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做好對策,防患于未然!
三、您如何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生活中呢?
1.用好自我覺察表
那么以下是我的自我覺察表:
2.學會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要學會覺察到小我的存在,并用于面對挑戰(zhàn),不要把害怕恐懼的情緒留給小我。對于問題和解決方法,不是簡簡單單知曉就行,知曉只是 "后知后覺". 當下知道并且處理才是有意義的。相信自己還能更加積極一點!
以上就是分身術訓練營Day2的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