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不管你是不是拖延癥患者,反正我是的。
? ? ? ? 下周有大型培訓,這周需要備課完美,但是我壓力好大啊,上網買點東西算了......
? ? ? ? 明天要開會需要做好PPT,資料太多好煩啊,我先看看朋友圈好了......
? ? ? ? 明天要給項目資料,不知道完美不,算了,我先去微博刷下看看流行什么衣服......
? ? ? ? 不知道你是不是這樣的,事情不到最后一刻deadline,都不想做,到了不得不做的時候,覺得效率很高啊。然而,時間就在我們種種借口的拖延中,溜走啦......走啦......啦......
? ? ? ? 我發現我最愛做計劃,好像做好了計劃,理想中的自己就來了,然而計劃能不能完成,完成的效果怎么樣就不去管它了,只要做計劃的這一刻我是滿足的就好啦。現在我明白了,制定的計劃那都是為了滿足未來的我,而手機、微博、微信朋友圈才能滿足現在的我。
? ? ? ? 我們每個人都有遠期目標和近期事件兩個時間的維度,遠期目標,是我們想要到達的最理想的狀態,而近期事件,是我們當下想要做的事情。為了實現我們的遠期目標,我們往往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期間有非常多的困難和阻滯,需要我們去克服去超越,這個時候,我們就很想要逃避,想要做一些沒有困難和阻滯的事情,那這個時候刷刷微博和朋友圈就是最好的選擇了,不用動腦筋,不用面對困難,我就想要皇帝批閱奏章一樣,看看,點贊,評論就好了。人性的本質,就是逃避困難的,選擇舒適的,所以你看,這就是我們拖延的原因。就好像我們都知道環保很重要,舉手之勞例如垃圾分類就可以環保,但是我們扔垃圾的時候,分類太麻煩了,隨手一丟不就好了,我去分類干嘛。我們都會為了方便和輕松,雖然知道那個終點的重要性,但是短期內它太麻煩了,我們都會做出避免麻煩的選擇。因為遠期目標太難了,需要太多努力了,近期我們可以避免麻煩的話,我們就會做出避免的選擇,拖延癥就來了。
? ? ? ? 那為什么我們不到最后一刻做不好呢,貌似最后一刻效率很高啊。最后一刻,也就是deadline,是我們身后的一團火,當它離我們足夠近時,害怕被燒著的恐懼感戰勝了對掉下去的恐懼感,于是我們一下子沖了過去,在deadline前趕完了任務,盡管質量很難說。更可怕的是,很多拖延的人(包括我自己)甚至很享受那種deadline過后突然一下放松的感覺,而且拖延的結果有時反而挺好。這種時候,我會在心里表揚自己很有“效率”。同時,長期這樣下來,盡管我不愿承認,但我潛意識里確實覺得自己如果花了很多時間成績卻平平,會是一件非常丟臉的事情。于是這一切的一切,都再次強化的拖延——即使結果不好,我也可以說,那是因為我沒盡全力,如果我真正努力,肯定會結果很好的(心理學上的高自尊人格)。
? ? ? 知道了我們為什么拖延,那什么怎么辦呢?
? ? ? 三個步驟,立即克服拖延癥!
第一、叫停情緒!
? ? ? ? 處在情緒中,是最最浪費時間的事情。不管你是因為感情問題心情不好,還是因為家庭矛盾心情郁悶,抑或因為焦慮不想做事情,這些情緒都深刻的影響著你,浪費著你的時間,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你因為個人問題心情不好,往往就是一個整天,至少也是半天,這得浪費多少時間啊。所以情緒來的時候,要立即叫停你的情緒,你甚至可以大聲的叫出來"停!”一旦這樣做了,這些情緒對你的影響就會被暫時打斷,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立即進入下一步。
第二、梳理事件!
? ? ? ? 叫停了情緒以后 ,我們需要立即有事情來填滿我們的大腦,所以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你要做的事情立即羅列出來。看著事情一件件被寫出來,你就知道,哦,我還有那么多事情等著去做呢,大腦就會立即進入需要做事的狀態,恭喜你,情緒的問題被克服了,我也稱之為打怪獸,這個怪獸被你打下去了,真棒!羅列出來你要做的時候以后,就要一鼓作氣進入下一步了。
第三、一鼓作氣!
? ? ? ? 從我們羅列出來的,待辦的事情里面,立即挑出最重要的,馬上就著手去做,并且告訴自己,這個就是deadline,我需要一鼓作氣把這個事情完全做完。然后你給自己制造一個屏蔽的空間,關閉所有的社交軟件,把這個事情拿出來做完,你真的就非常有成就感了,會想要立即再把另外一件事情也做好!哈哈,剛才那點傷春悲秋,早就忘到九霄云外啦。
? ? ? ? 小結一下,拖延癥不可怕,只要我們是人,我們就有弱點,人人都會拖延,關鍵的是我們準備站起來做什么行動抵抗拖延。只有三步:第一、叫停情緒;第二、梳理要完成的事情;第三、制造屏蔽空間,立即行動完成一件事情。
? ? ? ? 好啦,心訣都寫出來啦,我在出差的途中,把所學所想以及自己是怎么做的,歸納了一下成了這篇文章,你看,出差很累,我本來可以拖延不寫文章,也可以原諒自己,但是我決定了要寫,制造了屏蔽空間,看起來也就是一個小時的事情,文章就寫好啦,我還可以在十一點前入睡,所有的,都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