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他說,走過去吧,那里樹葉會向你招手,石頭會向你微笑,河水會想你問候。那里沒有貧賤也沒有富貴,沒有悲傷也沒有疼痛,沒有仇也沒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
他問:“那是什么地方?”
我說:“死無葬身之地。”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是書中最后的文字。每拿到一本書,我都會先看最后一段。因為最后一段一定會是令人驚訝的、令人恍然大悟的、令人回味的、令人舒坦的。
這本書的最后一段,總結了全文,也總結了所有情緒。
那里沒有貧賤與富貴,因為這里有。活著的世界有太多的貧賤富貴,連死后的殯儀館里都分了貴賓火化爐和普通火化爐。
那里沒有悲傷,因為這里有。強拆后失去了雙親的小女孩,寒風中等不來自己的爸爸媽媽。打工鼠族年輕人,像老鼠一樣蝸居在地下的防空洞里,賺著干凈錢,卻得不到干凈的生活。
那里沒有悲痛,因為這里有。鼠哥為了給鼠妹買塊墓地,買了左腎,痛死了。他終于能和鼠妹在那里永生,可鼠妹去了他用腎買來的墓地安息了。他們錯過了。
那里沒有仇也沒有恨,因為這里有。警察和罪犯,生前糾纏不清,雙雙送命。死后依舊糾纏不清,打打鬧鬧,誰也不去墓地安息,誰也不離開誰。
這里的世界太鬧了,那里樹會招手,石頭會微笑,河水會問候,人人平等。
而“我”找尋了一路的父親,竟然在我死后的第一天就相遇,只是我們都認不出對方,錯過了。
原來死后的世界是這樣的清明透亮,這樣的柳綠花紅。“我”也不去墓地安息了,“我”要在這死無葬身之地永生。
哦,“我”沒有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