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人》是一部特別優秀的電影,我給它打9.5分。看完電影后搜索報道和評論,發現有一些觀眾仍感覺這部電影讓人看不懂,也對它得到如此高的贊譽感到不解。 這沒有什么問題,因為《鳥人》本來就是一部需要至少看兩遍才能體會的電影。
《鳥人》是一部戲中戲,Michael Keaton幾乎演的就是他自己(他是八十年代末的蝙蝠俠演員,如日中天),或者說許多好萊塢過氣演員的代表。在觀眾眼中,他們是紅極一時的偶像,如今卻被漸漸遺忘;在評論人的眼中,他們是靠臉出名的玩偶,沒有真才實學,被嗤之以鼻;在他們自己的眼中,他們是矛盾的:既為急流勇退而后悔,又看不起當紅炸子雞;既覺得自己搞的是“藝術”,又渴望得到評論家的垂青。他們緬懷過去的自己,又覺得應該突破,最后只能以生命來解決這樣深刻的矛盾。
《鳥人》中的諷刺與自省是顯而易見的,電影中二元的對立掙扎深深扎根于現代性之中,無解的悖論、價值的對抗、存在與虛無,永遠沒有答案。值得慶幸的是在藝術的形式中它們可以得到極致的飛升,因為藝術不需要一個答案。
這樣一部好電影,寫影評是有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因為要表達的東西太多,很容易顧此失彼,說不到點子上,好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