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給你的寶貝叫過“十萬個為什么”?我叫過,在心里還不止一次的這么叫。“為什么天是藍的?”“為什么葉子是綠的?”“為什么要洗手?”“為什么紅燈不能走?”“為什么魚有刺?”“為什么要寫作業?”反正你想到的,想不到的都問。你知道的,不知道的都提。
雖然知道,孩子好問是好事兒,但挺不住天天問,時時問,很想不煩,但很難。于是,開始出現不耐煩的回答:“問你爸去!”“我也不知道!”“哪兒那么多為什么啊?”反正事后想想自己的回答很打擊孩子,可遇到他一連串的問題我真的很難保持冷靜,特別是對于我這個火爆脾氣的白羊座來講,更是直接開火。
特別慶幸的是在我還沒有徹底打擊兒子的“勤學好問”之前,我參加了一次幼兒園的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給我們介紹了一個“千古一問”——你覺得呢?這個方法特別簡單。不論孩子問你什么問題,不論你會不會,都不要急于回答,你要反問他:“你覺得呢?”百分之八十的問題孩子都能自問自答。你只需要肯定或是贊同就好。還有一部分問題,你可以根據他的回答說出自己的看法,他會對比著理解。還有一小部分你們可以百度一下,一起增長知識。
這種方法特別靈,省了我不少腦細胞,兒子自己“討論”的津津有味,我只需要隨時“嗯!”“嗯?”“啊?”“啊!”就好了。百分之八十的問題解決后,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我們都有足夠的耐心去“應付”孩子了。
“千古一問”不僅對付孩子的好奇心很管用,在面對孩子學習中的問題頁特別有效。
“媽媽,這道題怎么做?”聽到孩子這樣的問題家長們總是特別積極。孩子這么好問,多好啊!趕緊講,好好輔導輔導孩子的學習。我們的家長在這方面特別盡職盡責。而我,則在這里用起了“千古一問”的方法。只要兒子對我說道:“媽媽,這道題怎么做?”不用想,我就會說:“你覺得呢?”等他先把自己的想法說一說,我再進行指點就好。
后來,他不再這么籠統地問我問題了,改成具體化。一次,小家伙對我說:“媽媽,你給我讀讀這道題吧!”我走過去一看,確實文字特別多,但并不是他讀不下來的。于是,我說道:“來,我們一起讀。”他讀著,遇到不會的字詞我讀,讀完后他自己又讀了一遍,然后就做題了。
還有一次,他問我:“媽媽,這個字讀什么?”我反問道:“那個字長什么樣子?”“一個單人旁加一個木頭的木。”他把字給我描述出來。我隨后引導道:“一個人靠在木頭上在干嘛?”他想了想沒有回答我,可能沒有想出來。于是,我說道:“休息啊!這個字就是休,有意思吧!”相信孩子會記憶的更深刻。
孩子問問題的時候,告訴他答案是最低級對學生的幫助,利用這個思考點,引導他們更多的思考更重要。而是自己先思考,然后再針對困惑點去問,邊問邊思考。
這個過程中我還發現,兒子特別善于思考了,不論是他自問自答,還是我的反問辯答,都是他的思考越來越深刻。小小年齡思考問題卻很有深度,我覺得離不開這“千古一問”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