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首歌曲《橄欖樹》和另外一篇三毛寫的講自己留學西班牙生活的文章以外,我似乎沒有看過更多三毛的文章了。我一直覺得拜讀一位作家的文章也是一種緣分,你讀到了,感悟了,或者說讀了很多開始模仿他/她的寫作風格都是一種緣分。
然而于文章閱讀上我似乎并未與三毛有什么緣分,但很奇怪的是我居然讀了幾乎所有有關三毛生平的文字。她少年時代的憂郁、愛情、漂泊,中年時的婚姻、寫作、感情,以及后來的香消玉殞。
三毛一生中穩定的時光很短,但是在加那利群島的這段時光應該是她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時光,雖然清貧,但有愛人陪伴,有情飲水飽。
三毛在《橄欖樹》的歌詞中透出淡淡的憂傷、無邊的遼遠以及透亮的赤子之心,為什么三毛可以寫出如此清澈美好的文字。我想來到加那利群島之后我有了答案。
在到達大加那利島的馬斯帕洛馬斯之后,我在路邊的小攤吃到了一份最好吃的冰淇凌,這一份冰淇淋雖然是景點餐館提供的,但它并不同于我以往在國內景點時遇到的那種粗制濫造、價格高昂的宰客餐,而是重新定義了我的味覺對于冰淇凌的認知。
為什么這么說呢?冰淇凌在我以往看來就是一份甜膩膩的冰凍脂肪加糖,可是這次完全不一樣了。擠在冰淇凌上面的奶油,奶香濃郁,甜度清淡,在嘴巴里細細品味就像喝膏狀的牛奶一樣愉快。
我認為好的冰淇凌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吃完之后嘴巴里不會有酸味,一般吃完糖、喝過飲料都會在嘴巴里留下一種甜膩過后的酸味,我很不喜歡這種感覺,所以我幾乎不喝飲料。
但是這里的冰淇凌就是絲滑、細膩、柔糯的觸感,入口即化,回味悠長。
馬斯帕洛馬斯的沙灘非常奇特,因為這是一片與大海相連的沙漠海灘,甚至有騎乘駱駝的游玩項目。
海水的溫度適宜,但是海風有點大。不過在被太陽曬熱的沙灘上坐著還是很舒服。
海邊的沙漠里長了很多沙漠植物。
據說三毛當時就會開著車穿過沙漠去接荷西回家。
在這里玩夠了沙子、海水,就該拍照留念一下啦。
在大加那利島玩了兩天之后我們坐車前往港口。
在港口我們通過乘坐郵輪前往特內里費島,特內里費在三毛的《逍遙七島游》中被她翻譯為丹娜麗芙,可見三毛對這片地方的鐘情。
這是一趟往返于大加那利島和特內里費之前的通勤郵輪,但是上面設施很齊全。餐廳、超市等一應俱全。
在這趟游輪上我第一次親眼看到了遼闊無邊的大西洋。郵輪的甲板很開闊,開放給游人的區域視野很好,可以看見很遠處的城市。
開闊的甲板
深藍色的海水拍打著船體,讓人興奮。
一望無際的大西洋非常壯觀,呼嘯的海風、跟隨著郵輪的海鳥,以及被郵輪劃開的水面和激起的浪花,在無邊的海洋上都顯得那么渺小。
我曾經夢想過在海面上飛翔,就像一只海鳥那樣自由自在,這次在大西洋上的航行讓我感受到了那種夢想中的自由自在和遼闊無邊。
蔚藍色的海水讓人向往也讓人不得不敬畏自然的力量。
到達特內里費已經是圣誕前一天了,我們住在一個海邊的小區里。這里四處掛著圣誕節彩燈。
我們租住的民宿在海邊,透過窗戶就可以看到不遠處的大海。
小區整個都是靠著海建的,無論走到哪里都可以看見蔚藍的海面。
房東是一位熱情好客的西班牙大叔,他出租了自己別墅的好幾個房間,我們在他家里遇到了騎摩托車來加那利群島旅行的英國小情侶,還有來加那利群島游學、玩耍的波蘭妹子。
我們幾個年輕人晚上在廚房里做飯、聊天,第二天出去各自玩耍,倒也各有樂趣。
在特內里費島的幾天我們幾乎沒怎么正式去某個經典玩兒,只是坐著公交車在島上四處游蕩,餓了就去吃東西,高興了就下車走走轉轉,這樣毫無章法地履行非常愜意。
特內里費島的沙灘比較小,而且大多數不連貫,所以我們只是隨意在海邊走了走。
來到特內里費島的第二天是圣誕節,因為島上氣候溫暖,沒有松樹、皚皚白雪,所以這里的圣誕氣氛看上去沒有那么濃厚。
在特內里費過完圣誕節,我們就準備回程了。再去往大加那利島的時候我們乘坐了一架很小的海上載客飛機,使用的還是螺旋槳,非常有特色。
相比于三毛真正的流浪和曾經清貧的生活,我們這次來加那利群島更多的是繼承了三毛文章中的自由閑散,之所以將這次旅行稱之為流浪,也是對這位曾經生活在這里的作家的致敬吧。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并沒有一個完整的思路,如同這次沒有攻略、沒有計劃的旅行,可能這就是一種閑云野鶴般的生活體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