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呆了八年,上海的秋天是要等的。要有足夠的耐心,才能等到秋日的好天氣,看到高遠蔚藍的天空和色彩斑斕的葉子。
而香檳的秋天是要追的。這里的秋天,從二十幾度的秋末到零下往往不到兩周的時間,我私心里覺著,也就這十來天的時間里,是秋色正濃的時節。但是大自然在這兩周的時間里的變化太微妙了,若去的太早,早秋的葉子還都是盛夏里積蓄起的綠色;而若去的太晚,斑斕好看的葉子又會在溫度驟降的時候,一夜之間隨著冷風飄落,只留下暗沉的枝木和層疊的落葉。
于是,到了秋天時,我走在路上總會仔細觀察葉子的狀態,上周看到很多葉子已經呈現飽滿的色彩,可是有太多的deadline橫亙在我和這秋色之間。于是我只能在心里時刻默默祈禱,希望這樣的日子能再久一點吧,冬天不要來的太快。
其實在這樣的秋光里,都不必特意去某個地方,在居民區聚集的地段走走就很幸福。我想香檳也算是個家家有樹,戶戶有花的地方了(當然我們這種租房公寓黨除外),每家每戶的門前口有土地,鎮上的人們大多都認真虔誠地對待這樣一塊土地,悉心照料打理。所以,在這樣一個鎮上隨意走走,不難見到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
有時候走著走著我總會有種錯覺,不知道這里是先有了這些樹木花草才有這里的人們,還是因為這里的人們,才有了這樣多的植物。因為走過的每一處,看到過的每一處建筑都覺得和周圍有一種共生的和諧。秋日來臨,無數的葉子落在道路上、臺階上、秋千上,而除了像我這樣的過客,看到總是忍不住感慨和拍照,這里的居民們似乎已司空見慣這樣的秋天,而這些花草樹木在這座小鎮上也有種理直氣壯的存在感,一棵樹有一棵樹獨處的氣質,一片草木有一片草木的神態,真是讓人羨慕。
我最喜歡的在日落前去散步,那是一天中稍微空閑的時候,太陽的余溫還在,不至于太過寒冷,而葉子在陽光下會格外好看,在完成了白天的大部分任務,晚上要接著泡圖書館的空隙中去走走,總會有種偷得浮生半日閑的幸福。可惜的是,香檳冬天的日落總是很早,想要在天黑之前多逛一些地方,有時候就得加快腳步,更覺的自己在追著這秋天,追著這黃昏。
這個時候時常會很想家;可是只要看著這些草木,一年一年,循環往復,每到一個節氣就有新的變化,就覺得無論在哪里,這些的東西都是熟悉相通的,萬里之外的故鄉的草木也是如此,便覺得有所慰藉。
香檳實在是一個太小的地方,但是人生哪有那么多圓滿,若是身在上海和芝加哥這樣的大城市,又怎可能在步行可達的距離里看到這些東西。高速的經濟發展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開發可以開發的土地,而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車隊大概也無暇顧及一棵樹或一朵花的變化。
但最讓我感動的是,這樣一個小鎮卻擁有豐富的現代化設施。電影院里有IMAX的屏幕,公共圖書館里書籍豐富,醫療、購物都很方便,除了沒有第五大道那樣琳瑯滿目的奢侈品專柜,人們的生活似乎并不因為城市的規模而受到影響。對一個喜愛寧靜和自處的人來說,這里真的是個好地方。
這讓我想起,我也曾在深山中看過漫山遍野的花,在清晨的時候帶著露珠在陽光下搖曳;也在那里看過高聳入云的古樹,枝葉繁盛,葉子在陽光中隨風跳躍。但那里的孩子們在享受自然的時候,卻沒有柏油馬路帶他們去到更遠的地方,也沒有足夠的書籍帶他們看到外面的世界。
冬天還是要來了,但想想在零下十幾度的大雪飄揚的冬夜,從清冷的外面趕回家里,灶上燉著一鍋熱湯,聽著咕嘟咕嘟的聲音,聞著漸漸四溢的香氣,也是另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