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約了個飯局,姐們兒訂了位置然后打電話告訴我說:
這家餐廳是我一個追求者開的,你到了就報林女士就行。
我到了餐廳報名頭。
餐廳的人相互打聽了一遍,老板伸開胳膊就問,誰林女士?
簡直無 fuck 可說了。
女人的想象是神速的,她會迅速的由對方的一點好感跳到愛再由愛跳到婚姻。
而到了這個時候,對于男人來說就是,啊,請問您是哪位?
對于他們而言,最好的車子、最好的朋友和最好的愛人,都應該是作伴,一個彼此都舒服的相處模式足以。
“擁有”,并不是情感的最高級形式。
很多女生失衡:
我為了他不抽煙不喝酒不泡夜店不找姐妹聚會,可他呢?是不是把我當成 hotel?
女生的戀愛是戴著眼鏡看東西的,會把黃銅看成金子,貧窮看成富有,眼睛里的斑點看成珍珠。
但是很遺憾的是男人不會這樣視若生命的對待愛情。
你貌美如花,我賺錢養家,這句話無形中已經透露了男人的社會形態和社會壓力。
在打拼的他們,交情和應酬充斥著他們的生活。
事業上越是有一定基礎的男人,越花心思在擴散社交。
本來關系一般,但是某天喝到了氣氛或者瞎扯逼扯到了點上,倆人或更多人逼逼叨叨了一晚,然后突然發現:
臥槽三觀相似臭味相投立刻引為知己大有相識恨晚的感覺,然后就跟一個媽生的一樣好了。
這種感覺就是余秋雨說的:
男人過了 30 歲,都是為了朋友而活。
女人看起來無用的社交,對于他們來說就是無形的資本。
張愛玲《傾城之戀》說過最正確的一句話:
人是自私的人,城是寂寞的城。
在那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處容身的,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
而在這和平年代,處處彰顯個性,我們都太忙于談戀愛,尋找愛,可哪里還有功夫談戀愛,發現愛呀。
前些天在一家餐廳偶遇前任,帶著現任來這邊吃飯,慣性點了幾個我們從前吃的菜。
這個舉動簡直讓我沒辦法繼續在這里用餐,回來路上哭得稀里嘩啦。
這么久了,他還沒忘記我們的口味,他分明沒有忘記我。
回來冷靜了幾天,再仔細想想簡直無 fuck 可說。他哪里是沒忘記我,分明就是懶,圖個省事。
在兩性關系上永遠存在一個矛盾:
女人對于愛情腦補得太多,而男人反思得太少。
這種情況下,男人碰到一旦用情太深的女人,猶如釣魚釣到白鯨。
你近著她,她嫌你娘;你遠著她,她嫌你傲;你花心,她要宰了你;你忠誠,她拿你當試金石。
你身邊女人少,她覺得你沒魅力;你身邊女人多,她恨你不老實。
所以多數的男人一直視愛情是種危險的傷害身心的東西,就像劃火柴一樣,只能瞬間發出光和熱,之后就什么都沒有了。
所以
有時候甚至會不斷提示自己:我從不劃這種火柴,我通常只把火柴放口袋里,時不時拿出來看一看。對付這種男人可以點擊查看女神學院:怎樣主動吸引異性?| 聊聊
愛情多累啊,那是一場劇烈運動,我從不參加,我只談戀愛,不談愛情。
這個時候很多人開始累覺不愛,感慨好男人去哪了?
其實吧,在我看來,還是羅素的一句話說的好,愛情只有當它是自由自在時,才會葉茂花繁。
認為愛情是某種義務的思想只能置愛情于死地。
愛可以是一瞬間的事情,也可以是一輩子的事情。
不是必需,但是少了它心中又荒涼。
它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并非結局。
同樣也是一種生活方式,而非理想。
所以,對男人而言,愛情是可以被替代的,或許,也是寧愿被替代的。
而每一個渴望被愛的女人,要先清楚自己憑什么被愛。
你是否足夠有趣?
在這段關系里是否足夠努力?
是否對兩個人的生活有所貢獻?
最重要的是,你是否維持著自己的魅力?
愛情和婚姻中人們都是功利的,沒有人會真正只愛你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