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霧霾,讓我們都來做“植樹的牧羊人”
? ? ? ?2017元旦,本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舉國歡樂之際,“霧霾”卻不合時宜地成為人們生活中揮之不去的夢魘。
? ? ? ?早晨起來,望一眼窗外,看不到湛藍的天,看不到悠悠的白云。天地之間一片混沌,一切都是灰蒙蒙的。走出戶外,無論是車輛還是行人都在摸索前行,沒有歡聲笑語,沒有鳥兒鳴啼,有的只是刺鼻的氣味和滿目的昏暗。
? ? ? ?網絡新聞里,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武漢、廣州、成都、重慶、杭州、呼和浩特、沈陽、大連、長春、哈爾濱……大半個中國淪陷!高速公路因霧霾而堵車的畫面刷爆微信朋友圈,霧霾成為微信朋友圈里最熱門話題。
? ? ? ?于是,抱怨、煩躁、苦悶、爭吵、謾罵……各種情緒充斥網絡,尤其是“國際章”攜家人遠遁美國躲避霧霾的消息更讓國人的各種不滿、躁動達到了頂點。但,沒有誰真正行動起來,從我做起,阻止霧霾,保護我們身邊的環境。
? ? ? ?我想起了法國二十世紀著名作家讓?喬諾的《植樹的牧羊人》里那個令全世界人無比尊敬的牧羊人。這位孤獨牧羊人,面對風沙漫天、水源枯竭的家園,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掙扎、祈禱和等待命運的改變,甚至選擇遠走他鄉逃避惡劣的自然環境,而是深深思考并悟出:災難的根源是因為人們砍伐樹木過度開墾,這才導致原來的美好家園變成了不毛之地。于是,已年過五旬失獨喪偶的他做出了決定——植樹,把對家人的懷念化為對大自然的關愛,將余生傾注在阿爾卑斯山荒原的植樹工作,憑一己之力開辟一條通往幸福的路。他從精選每一粒種子開始,用心呵護每一棵小樹,親手開創樹木成林的傳奇;他沒有號召人們和他一起種樹,沒有宣講這樣做的意義,只是一個人幾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堅持,不動搖,不放棄。最終,在人們體驗到幸福的時候,自然明白了這個行動的深遠意義!憑著一己之力和數十年的堅持,用自己的雙手和堅韌的毅力,經歷整整四十年的孤軍奮戰,將荒蕪之地變成了人們可以安居樂業的田園。
? ? ? ?這位令所有人肅然起敬的牧羊人用行動向我們詮釋:一個人或者少數人的幸福是很難維持的,想獲得長久的幸福,必須要為更多的人考慮。人類共有的和諧空間,才是我們每個人幸福的保障。他告訴我們:索取不如給予,舍棄不如守護,破壞不如重建,抱怨、煩躁、苦悶、爭吵、謾罵……不如行動起來。人類共有的和諧空間,才是我們每個人幸福的保障。想獲得長久的幸福,必須要為更多他人考慮!
? ? ? ?在環境逐漸惡化的今天,尤其是霧霾污染讓所有國人怨聲載道的現在,這位植樹的牧羊人“平凡人熱愛大地”的精神,是不是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啟示: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長期不懈的努力去做,就一定可以改變惡劣的生存環境,大自然也一定會給與豐厚的回饋,人類的可悲命運最終會被改寫。
? ? ? ?面對霧霾,讓我們都來做“植樹的牧羊人”!少開車,多走路,低碳出行;少砍伐,多植樹,愛護草木……從我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保護環境,就是治理霧霾的根本!讓我們齊心協力,保護環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美好家園。愿我們身邊的環境永遠純凈,永遠天藍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