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記:如若沒有了黑暗,那光明也將顯得蒼白無力。
【一】有所期待
這段時間里‘茍且’兩個字幾乎爬滿了我視野的每個角落,從公眾號到我的簡書,不是漂浮在遠方之外就是彌漫在幾尺開外。倘若不是真的直擊要害你要害,我想這兩個字也不會頻頻出現了吧。
我覺得世上有三件讓人幸福的事是:有人疼愛、有事可做,和有所期待。
人們常說多愁善感的人不能養狗,會傷心。這話說給今天的我,當然相信,但說給二十年前的我,又哪里能懂呢?那是個下著大雨的晚上,我記憶猶新,傳來的敲門聲打亂了我的困意,母親前去開門,撐著雨傘的是我姑姑,懷里抓著一只盆子,我走進才發現盆里有一個毛茸茸的東西,姑姑把盆遞了過來,笑著給我說:這是朋友送我的,但我這不是懷著你的弟弟嘛,都說不能養,所以我就把小狗送給你。我接下盆,這只小狗抬起頭朝我看過來時,那眼睛圓圓的,黑黑的像鏡子般清澈。我興奮的把它抱了起來,仔細的瞧著的全身,難盡的而充實的喜悅感油然而生。暗暗想著:恐怕再沒有什么動物有剛剛長滿毛發的小狗可愛了吧。
跟姑姑道了謝,就放把小狗放到了地上,它佇立不穩還東張希望的的樣子真是惹人憐愛。姑姑離開以后,母親打了一下我的手說道著:小狗的身上臟著呢,先放到盆里去吧。母親端起盆子拿到了衛生間,看著小狗嗷嗷待補的樣子我就問:“媽媽,它是不是餓了?!?/p>
可能是那時候的我未經世事看得太重,還是媽媽把它看的太輕我不知道,我只記得母親說明天再給它做吃的??晌也灰啦火埖恼f:要給小狗喝牛奶。
“牛奶很貴的,不能給它喝的”媽媽一臉嫌棄的說道
應該是那個時候家里窮,才顯得今天不以為然的東西在母親嘴里格外珍貴。我委屈的求著媽媽說:就一袋吧”,“就一次”
母親看著小狗望著我們的樣子也許是被它可憐的小模樣打動了,也許是被我真誠的模樣打動了。然后認真的跟我說:“就這一次哈?!庇浀盟D身的時候還嘟囔著:自己都不夠吃,還給它吃。
我小心翼翼的沖上牛奶,遞到它的身邊,一灰一白的反差于是就有了它的名字【灰灰】,它鼻子湊上去聞了一下后,舌頭就不停的伸進碗里開始喝了起來。我就這么蹲在那里看著這個小家伙把牛奶喝完,直到它把碗底都舔的干干凈凈為止。
因為第一眼就愛上了它,所以母親怎么呼喚我都不愿主動離開。非要等到母親跑過來把我抱回到被窩里才罷休。換衣服的時候,我就開始問她關于狗的問題,“它是什么種類”,“以后會是什么模樣”,“會不會生出小狗”.....。最后我的老媽都睡著了,我還是滿懷期待的不肯睡去,就這樣想著以后有它陪伴的日子是怎樣的生活,它會長大,它會依偎在我的懷里。
小時候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期待,期待著讀書、踏入校園、離開這里去到那里,隨著我們年齡的成長,我們可以不斷的去嘗試和體驗。而如今就像很多人提到的茍且,我理解中茍且就是無能為力和無所期待。
原本我們是年齡的變化帶來驚喜,壓力都在父母身上,高昂的學費、漂亮的書本以及吃喝玩樂,而如今年齡所帶來的身體變化越來越小,驚喜卻越來越少,壓力都逐漸由我們自己來承擔,房貸、車貸、衣食住行....,以至于有些人越期待就越麻木和疲憊,甚至是逃避。
【2】美好的記憶
父母在后來的日子里與姑姑的關系并不和諧,但我卻因為那條狗,或者說因為賜我一個童年的玩伴,時至今日我都依然對姑姑抱有良好的態度。也并不會和大多數人一樣帶著家族的惡意去看待她。
灰灰的成長就是我的成長,從兩個小不點兒的個頭,長大了也長高了。那時我已到了上學的年紀,每次放學它都會和我的母親在校園門口等我,你沒有養過狗,所以并不一定能體會當你出現在它們的視野里它就興奮的朝你叫和套在它身上的鎖鏈被它扯的緊繃時那種極其強烈的歸屬感。每天晚上都會帶著它走一走我們一起生活的城市,看一看這個喧囂的世界。時間久了父母就比以前對它更好了,有時比我都好,或許這就是溫血動物的共性。
至今還留著我還留著與灰灰的照片,它很可愛,真的很可愛。
有一次灰灰走丟了,老媽說她把灰灰放在門口去晾曬衣物,扭頭它就跑不見了。我只記得自己在那天中午慌了神一樣的到處找,到處跑著去找我的灰灰。一整個中午眼淚都不住的眼里打轉,最后被母親拽到學校里去上課。那天就是我人生第一次逃課,當時還在一年級,一個人走在路上,闖過紅綠燈,跑過斑馬線,也沒有想過那么多就看是,那時候的腦袋里估計也就只剩下兩個字【灰灰】。回到家后,打開門就看到灰灰躺在地上,尾巴耷拉著在地上搖晃著,估計它也會詫異我怎么這么早回來,緩和了一會兒跑到我身邊來。我抱起無知的它又氣又喜,不知道這種愛能不能透過物種來感知呢。
只是沒抱一會,母親就因為我擅自主張離開學校,用雞毛撣子敲打我的腦袋,那天下午被打的很慘,卻被失而復得的充實感籠罩著,至少我被打的淚眼滂沱的時候依然能看著它。幽默的是,母親拿著雞毛撣的手一揮,它就往后退一步,頭低一下,跟著母親鞭打我的節奏一致。一邊哭一邊笑也是一種美好的記憶嗎?
【三】凡物終逝
《權利的游戲》里說了一句平凡的真理:凡人皆有一死。動物也逃不開命運的掌紋。是在我13歲那年的夏天,其實我們一家人都知道它老了,他的毛發長的慢了,衰老的時候連毛發也跟著失去了光澤,可我依然覺得那么可愛,一切在我眼里也只是和它初入我家時踉蹌的步伐有點相似而已。
那天和往常一樣,一家人吃完飯以后出去散步,灰灰比以前走得急,跑到我們面前,喘著粗氣,其實想到這里我就已經淚流滿面了,最傷心的莫過于連回憶里這些痛的部分也都是都需要坦然付費的。它喘的粗氣我一點也沒有注意,以為是天氣炎熱的原因。然后吃完飯我就走了,我們逛到公園的時候,灰灰就在公園門口停下了,和以往不同的是我怎么拉扯,它都不動,它就那樣耷拉著耳朵,輕輕的搖晃著尾巴。
我從沒有見過身邊的人離去,又怎么能知曉那就是生命垂危的征兆,只是父親蹲下來拿過我手里的鏈子,撫摸著它,現在回想起來都覺的可憐。媽媽嘟囔著說:“陪了這么久了...”也許是在釋懷吧。我還是不以為然,那種不以為然的感覺不知道你們能不能有所體會,就像沒有見過黑暗的人兒,天真的總以為自己的東西總是不會離開的。
等了好久,喘完氣的灰灰站了起來:“只是媽媽說走慢一點,走慢一點就能走到家?!边@一路上我仿佛聽到了一位老人喘著極其強烈的粗氣,映像里它那喘氣的聲音也連同成了我最悲傷的記憶。走到了我們家最后的一段路,有一個極其高的階梯,也是它幼年時我訓練它地方,階梯上多了些坑坑洼洼的小點,也不平坦。
真不知道它會不會在這一刻想起起它幼年時上竄下跳的回憶,若真的可以記起我想它也會哭泣的吧!看到它走不上去了,體會到它無助的感覺我開始意識到有一些不對勁了,它抬起一只腳卻無法讓另一只腳跨上來,它抬頭看著我們,像是在告訴我們它走不動了。
父親讓我把抱它上去,我還是用是不停的拍打讓它上來,就像呼喚一個垂死的人兒那般,它的一只腳搭在臺階上,掙扎著抬起另一只腳,那股順從的忠誠似乎才在這一刻綻放。無能為力后,我終于才反應過來抱著它走過臺階,把它放到地上,它又停了下來,我們一家人都蹲下來撫摸它的腦袋,就像以往一樣,可往日里它那活靈活現的樣子已不見,這次卻只能耷拉著耳朵,眼珠轉動著看著我們。
發出的也是那種,就是一個垂死病人的哀嚎,但細小到我們快無法聽見。母親和父親說:“你去院子的老樹地下挖個坑吧?!蔽乙幌戮图绷?,我說:“干嘛?挖坑干嘛?”我已經不知道怎么辦才好了,我一下子跑到灰灰面前,跪在地上把它抱了起來,我的眼淚翻滾了起來,可我總覺得它只是和以往生病了那樣,我輕聲的呼喚它。
那是個帶著希望和僥幸的人啊。
我說:"灰灰,灰灰....."不由自主的是眼淚已經落在了它的枯毛亂發里,還有我凌亂的人生里。
【四】痛苦的那部分
估計是感受到我的舉動被感動,也可能是動物本能的忠誠,最后它勉強站了起來,但那舉步艱難的樣子就像手扶著吊瓶的老人,我就牽著它,在后面看著它一步一步的走著,不禁抹起自己滾燙的眼淚,這個與我朝夕相伴的朋友,不,是朝夕相伴的親人。
最后的一幕就是它回頭看看我,帶著在我看來是對我不舍的眼神,臥坐在了家門口便再也沒有起身,也再沒有睜開那圓圓的,黑黑的像鏡子般清澈的眼睛。
我無法忍受內心里翻騰的留戀,莫大的心酸伴隨哭喊從鼻腔里發出,抱著一個從來沒有離開過我的生靈,然后感受著它身體些許的余溫到冰冷的再無生機,沒有人傾訴,也沒有人傾聽。那是第一次哭到抽搐的快窒息,哭到眼淚都無法再被涌出。后來我總覺得,它是自己要離開了才會早早的跑過來讓我們帶它去散步,可能它并不知道,但它最后被我深記眼神我卻能看清,那的確是對我們無盡的留戀,或許也是對生命的留戀。
晚上親手將它埋在了我小時候挖到過一只刺猬的坑里,連同一起的還有我寫下的一封信,也可以說是我來說,母親替我寫的信。
后來每當看到灰灰那空著的洗澡盆里不再有生機,想到夜里門被風吹到咯咯響也不再以為是它要上廁所而醒來,都成了后來一些零碎的,偶爾想起的難過。
沒有了分離的團聚就不會再有意義,沒有了茍且的努力也不再褶褶生輝,沒有了黑暗的夜晚便不知光明的可貴,任何事的反面都與正面相輔相成,生命如此,愛情也如此。
細細想來,若是灰灰至今不會離去,便不會知道痛苦與美好的鮮明反差所帶來的感受,就像你身體健康的時候你不會重視它,但一到了生病吃不了飯,抬不起手,甚至長臥不起,這個時候你才會更加明白身體好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它陪伴了我這么久,給了我那么多的快樂,給了我那么多的感動.....,于是我也明白既然接受了那些美好的部分,就需要坦然為痛苦的那部分付費的道理了。
明白以后,我所遇到的背叛都不會讓我傷心,因為沒有背叛,我們就不會看清和向往真摯的友誼。明白以后,我三點一線朝九晚五的茍且也不會讓我嘆息,因為沒有茍且的平凡,成功也就不再讓人神往了。
我們都不能決定太陽幾點升起,但我們可以決定自己幾點起床看到幾點的太陽。也沒有人能決定自己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增加生命的寬度。與其對現在的痛苦怨天尤人去逃避,不如回想有過的美好而坦然接受吧。
文丨良言君,這是我的隨筆,真實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