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計劃堅持每月—次的質(zhì)量例會在下半年的忙亂中停掉了,這次去武漢培訓后,我決心重新以另一種形式啟動會議而且堅持每月一次。
? ? ?會議上半段,我們用四個問題回顧過去的工作生活。最棒的事;最糟糕的事;自己的感受;將來如何做的更好。
? ?我第一個做分享,說起最糟糕的事,我哭了。我告訴大家彈性車輪的事件擊垮了我,整整—周我陷在里面,很沮喪,很難受。項目沒定義,質(zhì)量只是參照標準做事,工業(yè)化沒識別風險,所有的部門都有不可推缷的責任。后續(xù)的項目粘接首位,必須要確認。質(zhì)量的視角不能局陷在質(zhì)量的角色中,綜合考慮所能想到的風險,從公司總體利益上考慮問題。最棒的事是去武漢培訓,讓我清楚了自己當下陷于忙亂之中的無方向,當我是亂的,團隊很可能也是忙亂的。我要慢下來,找到自己的方向。
? ?每個成員都以這樣的方式去分享自己的收獲和啟迪,第一次使用,有些人還會停留在事件或問題的描述,沒有去深層的想自己的感受和下—步的做法。不著急,當這個工具用上十次以上,大家肯定可以得心應手。
? 會議下半段是反饋的學習,采用了老師做練習的方式。兩人一組,閉眼的人按指令畫出圖案。過程中,看出彼此溝通的局限所在。這就像我們向下屬傳達任務,首先我們清晰任務嗎?我們清晰地傳遞下去了嗎?對方清晰任務,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嗎?出現(xiàn)問題時,我們給予幫助了嗎?我們的幫助他接收到了嗎?當我們不清楚任務時,我們問了嗎? ?feed and back,有來有回,這是—個雙人舞,你跳的好嗎?
? 兩個小時的時間,這樣的會議你喜歡嗎?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