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寫作者,無不渴望投稿變現,這既是對自己能力的充分認可,也是辛苦付出的應有收獲。
然而,現實是寫稿可以任由思想之馬馳騁,但改稿必須學會隨時勒馬。
寫稿可以粗枝大葉,改稿必得細細打磨;
寫稿可以天馬行空,改稿必須遵照方法;
寫稿可以一氣呵成,改稿常常再接再厲。
不客氣地講,改一次稿子掉一層皮,但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正如海明威所說:“任何一篇初稿都是臭狗屎”。
經歷多次改完的稿子,就像耐心打磨的玉器,從內到外散發著迷人的光澤。
所以,認真打磨1篇稿子,比寫100篇流水賬收獲很多,這個寫作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一、為何要修改文章
寫作中,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
一篇未經打磨的稿子,就像一間沒裝修的毛房,讓人怎么看怎么別扭,總覺得少了點什么。
其實,缺少的不是別的,正是修改這一步驟,這既是投稿的最后一環,也是變現的關鍵一環,你是否引起足夠重視了那?
不要以為自己天賦異稟,因為就算你寫得再好,總還有進步的空間。往大了說,即使內容無可挑剔,標點也不見得全部正確。
就連魯迅先生都說,文章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
一定程度上講,未經修改的文章只能算初稿,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文章,二者有著本質區別。
二、修改文章的意義
01. 對文章結構的意義
從結構上看,修改可以使結構更加清晰。通過修改,主題統一鮮明、標題突出主題、素材貼切有力,層次分明、錯落有致。
02. 對文章細節的意義
從細節上看,修改可以使細節更加完美。通過修改,標點正確無誤、開頭引人入勝、結尾升華主題,細節到位、漸趨完美。
03. 對文章形式的意義
從形式上看,修改可以使形式更加統一。通過修改,思想統率全文,結構完整清晰、段落整齊劃一,形式完美、賞心悅目。
三、修改文章的步驟
文章修改并非亂改,而有特定步驟,就是要做到“三看”。
01. 看主題
主題好比文章的眼睛,文無眼睛則不明。
一看是否偏離既定主題
比如,你要寫健身的好處,最后卻寫成了如何增肌,這明顯犯了主題跑偏的錯誤,導致一切努力歸零。
二看是否出現多個主題
一篇文章只有一個主題,就像一串珍珠中間只有一條線。如果寫文章“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最終結果是沒有結果。
02. 看結構
結構好比文章的骨架,文無骨架則不立。
一看結構是否健全
不健全的結構,就像瘸子出行,一不小心就會跌倒。所以,要對結構作細致檢查,如小標題是否遺漏,結尾是否存在,觀點是否出現,素材是否多元等。
二看結構是否清晰
不清晰的結構,就像霧里看花,讓人左右看不清楚。所以,一個清晰的文章結構,對文章至關重要。至少要做到大標題統領全文,小標題論證中心,大小標題結構清晰。
03. 看素材
素材好比文章的血肉,文無血肉則不成。
一看素材是否豐富
文章素材不足,就像很瘦的人站在戶外,仿佛一陣大風就能吹走。當然,素材充足,不等同素材堆砌,你可以多種途徑選擇素材,從不同角度論證觀點。
二看素材是否貼切
文章素材不貼切,就像胖子穿緊身衣服,讓人怎么看著都不舒服。所以,只有素材貼切,才能論證有力,將話說到讀者心坎里,讀后心悅誠服。
四、修改文章的誤區
修改文章有兩個雷區,你必須巧妙避開。
01.?一個字都舍不得刪掉
有人看自己的初稿,就像父母看自家的孩子,沒有一個地方不好。如果你讓他大刀闊斧刪改,無異于要他的命。
這完全可以理解。
因為寫文章不僅耗時間,還要動腦子,筆下文字既是思想精華,又是辛苦所得,沒有人不愛自己的文字。
但是初稿畢竟是半成品,只有打磨才能順利交付,這里提供一個修改的“冷處理”小技巧。
讓寫作和修改間隔一段時間,達到寫作和修改徹底分離。你會發現,當你從寫作的思維里跳出來,會更容易發現文字的不足,不信你試試看。
02. 文章寫完才需要修改
之前多次強調,先完成后完美,先寫好再修改,但這不意味著只有文章寫完才可以修改。
一般而言,修改分為兩種方式:
一種是階段性修改,即每寫完文章的一個部分,就做一次修改。
另一種是結束后修改,即文章全部寫完之后,再統一進行修改。
這兩個階段各有優劣,沒有哪個絕對的好,哪個絕對的壞,你可以根據自己情況加以選擇。
這里只是強調,文章并非只有寫完才可以修改。因為一旦你寫嗨了,經常到最后才發現跑題了,之前的努力付之東流。
五、寫在最后
俗話說,好文章三分寫七分改。文章只有反復修改,才能似珍珠般璀璨奪目。
所以,要想讓文章脫穎而出,就不要覺得修改麻煩,要甘于在上面下苦功夫。
最后你會發現,文章每修改一次,你就會進步一次,進步速度常常達到驚人的地步。
所以,認真打磨1篇稿子,比寫100篇流水賬收獲更多,這個寫作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寫作成就人生。
寫作成就人生專注寫作,為你的寫作助力加油,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歡迎收藏、歡迎評論、歡迎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