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宿命論嗎?
1.
前段時間,兩位同行出外勤的時候,遇上車禍去世了。
我與他們素未謀面,只因共同的職業身份有所牽連。于是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臟像被保鮮膜包住一樣,明明在活蹦亂跳,總覺得密不通風。
聽單位同事說,他們都是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到這個年紀,基本是上有老需要贍養,下有小需要撫育。他們也不例外。
正當壯年失去生命,年邁父母失去了兒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兒子女兒失去了父親。一個人,扮演者不同的角色,注定意味著他的離去會帶來多重痛苦。
據說出事的當天他們本可以不用趕夜路回來,可是其中一人希望送孩子上學,堅持回來。旁人也就依了他,索性決定都趕回來了。這一上車,就再也沒有下車。
當時的他如果不堅持回來,或許是另一番情景。
可是,不會有如果了。
斯人已逝,生命突然的凋謝往往讓人唏噓不已。巨大的變故引發心理沖擊力不禁讓人感嘆:有些事情說不清道不明,冥冥之中仿佛牽引著萬物眾生。
2.
一個遠房姐姐在我面前眼眶紅了。高度近視的我分明看到晶瑩的水珠藏在她的大大眼睛里。
我不忍心看到她這樣,沒有禮貌地打斷了她的話,將話題引往別處。
她和我提到她的父親。
她的父親五年前去世了。沒有得任何病,又是車禍。
那天,天氣很好。沒有什么陰沉沉的氣氛渲染。
可是天氣很冷。她的父親那天想在家里洗澡,水管凍住了。姐姐和她的母親就勸她的父親等天氣暖和點了再洗。
如果她的父親真聽進去了,就沒有后來的事情了。
她的父親不知為何,偏偏要當天洗澡,于是騎著自行車出發了。
結果在一個十字路口出車禍,離開了她和她的母親。
我記得那個姐姐略帶埋怨又心疼還有些愧疚地輕聲說道:“你說他為什么非要那天洗澡啊?我當時應該拉著他的。”
我知道,你很難過。
3.
所以,
我痛恨一切悲劇。
悲劇意味著眼淚,意味著傷痛,意味著失去。
可是,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
那又怎么樣,我就是很貪心,我就是不希望有殘缺。
我希望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可以活的開開心心的,即使有痛苦,也只是短暫的。
意外,往往會打破這一切。
最讓我討厭的是,意外沒有任何征兆,它不會提醒你。
等你發現的時候,已經被動接受了一個赤裸裸的現實。亦或者說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它都會事實袒露給你看。不允許你遮住眼睛,不允許你逃避。
這種事情帶著命中注定的意味。我們可以規避意外發生的幾率,正如那兩位同行可以不趕夜路或許可以逃過一劫。
但是當你做的一切都沒有問題的時候呢?就如姐姐的父親,他遵守了交通規則,沒有闖紅燈,循規蹈矩地在非機動車道上慢慢騎行。他還是沒有逃過。
我很不想相信宿命論,可是很多意外讓我產生了疑問。
我討厭這些看似命中注定的事情,我更討厭的是無法改變它的無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