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號,我報名參加了好報寫作群,交了五篇作業。現就這一周的寫作情況做一總結,總結如下。
一.寫了幾篇文
從9月18號到24號的一星期時間里,我共寫了五篇文章和三頁日記。他們分別是:
周一:《50歲的中年大媽,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周二:《守護那一片平靜——讀〈梭羅日記〉》
周三:《我喜歡真實》
周四:《步入寫作路,從此不回頭》
周五:《財富,就在你為之努力的行動中》
周六:三頁日記
周日:《參加好報寫作群第一周寫作總結》
這一周的七天,我每天都寫作,其中前五天的五篇作業,有四篇是本周寫成的。周三因為忙,那篇《步入寫作路,從此不回頭》只寫了一半,周四補寫完成后在當日貼出。而周三的文章是我把9月12號的文章拉過來補上的。
五篇文章,我有的按照話題寫,有的沒有按照話題寫 。因為二美在那張寫作話題表的上面有“可自由寫作,不必按照話題”的提示。所以我的寫作總體上是符合群主要求的。
二.我是如何做到每天都寫的
周末,二美公布了一周違規的群友,他們都被拉進了小黑屋。這只是警示,千萬別笑話他們。因為每天要上班,還要處理各種雜事,時間被擠占得七零八落,要想靜下心來寫作,真的不容易。
以我個人來說,我盡可能的提前準備,或者在當天的早晨和下午下班后寫完。像周一的那篇自我介紹,我是前一天周日完成的。周四的那篇文章在周三寫了一半第二天又補寫,才最后定稿的。周五的那篇短文,我想了一天,又結合我最近看的《小故事大道理》一書,把幾個材料整合,到晚上才寫完。
就像二美在公開課里答疑所說的,要提前審題,提前準備,這就像做飯炒菜一樣,提前買米洗菜,才能有米下鍋,有菜可燒。簡書里 一個叫斷鸝的網友也說:“啥都不準備,上來就要求自己寫出一篇文章,等同于做菜時,油已經放到鍋里了,才想起菜還沒買,然后關火,再去菜市場買菜,回家還要擇、洗……你覺得你做的菜味道會怎樣?”的確,沒有準備和材料,是很難能寫出文章的。
另外,為了保證每天輸入有內容,就一定要看書,以讀促寫,以寫悟讀,才是提高寫作水平的硬道理。讀書和寫作,就像車子的前輪和后輪,沒有前輪的帶動,后輪運轉不起來,沒有后輪的推動,前輪跑的也不會快。所以一定要養成每天讀書的習慣,哪怕只讀三五分鐘,一定要讀。
如果不是特別忙,我每天的閱讀不會低于半小時。當我在生活中找不到題材的時候,我就會去書本中找,這樣,我靈感枯竭時,就有內容可寫。
三.寫作方面的進步和存在的問題
先說本周寫作的進步。
和平時無人督促的狀況相比,我寫作的態度更為認真端正。因為平時寫的多是日記和其他千字文,寫作比較自由和私人化,即使發在網上也少有人看,所以不必為文章質量的好壞而擔心。但加入群后,心里的狀態就不一樣了,因為要在群里公之于眾,雖然和群友們并不認識,但是心里還是有點小緊張,也怕被拉進小黑屋。所以寫的比較認真,文章的質量也相對好一些。
進群后,我也增加了時間的緊迫感。以前我晨醒后的第一件事是讀書,現在改為寫作。以前,每天下午下班到家后,不是吃東西、逗小狗,就是看電視、收拾家務?,F在我回來后,立即投入寫作中。這樣我在晚上七八點的時候差不多就完成了作業。接下來的時間,可以去鍛煉,或者看電視。
再說存在的問題。
盡管我很努力,但有的文章寫的比較空,思想比較膚淺,有時還會陷入無話可說的地步。
另外,我雖然每天都讀書,但讀書筆記寫得比較少,特別是在同類素材的收集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二美在答疑里說:閱讀中,有感受的就暫停閱讀,存到筆記里面,留作空白,下次類似感受,記下來,事例也記下來。在這方面我做得不好。或許是材料積累的少,才會出現寫不出來的現象。
還有,我的心思不夠細膩,對周圍的人事景物觀察的不夠細致,對生活思考的不夠深入。
這些存在的問題,都是我在以后要努力改進的,并在此基礎上提高寫作水平。
2017.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