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隨著長大,最初在一起的一些孩子們,會越來越彼此不同。我們所觀察到的,和我們自己所經歷的很多人,都是這樣。我們朝夕相處,卻日益表現出不一樣的特質,在人生路上漸行漸遠。
很多人不知道這是怎么發生的。
其實,一點也不神奇,就是一點一滴發生的。
比如劉二子小朋友經歷了這場哭泣和艱難的探索(<孩子的珍貴財富>一篇中有真實場景描述),他的小小心靈里就有了一些特別的東西。而且這些東西還會在日后增長廣大,就像財富增值一樣,慢慢成為他生命當中真正有意義的一種東西。
當大部分孩子伏在家長的臂彎輕松離去,二子小朋友卻要從一大堆衣物當中找到自己的東西。他體驗到了紛亂無序帶來的困擾,體驗到了對失敗的畏懼,以及老爸堅持之下必須向前的壓力和痛苦。他的感受都在眼淚里了。可是還要面對,不是嗎?他有一位多么堅持原則的老爸呀。對于一些特別重要的東西,老爸能很清楚的看到,也不會讓二子錯過,即使兩人要僵持那么一陣子,可這并不是真正的對立,它將帶來父子更深度的和諧。
不出老爸所料,完成這個任務讓二子小朋友體驗到的東西,絕對值了那些眼淚。小小的他將紛亂變成有序,找到目標的同時,也體驗到了自己不曾知道的潛能,發現自己與外界的關系可以經由自己的努力而改變,自信和喜悅由內而外擁抱了他。一個孩子,雖然不能清晰的說出來經歷的一切,但那些微妙而豐富的變化都真實的留在了他的內心。
很可能,他還體驗到了對于父親的感激和更多的信任,甚至期待和仰望。讓我們能夠從容探索自我和外部世界的人,在我們生命中永遠都有特別的意義。
二子小朋友的這些體驗,很多孩子沒有機會獲得。父母們出于天性的呵護,幫孩子回避了這些壓力,隔離了一些暫時的痛苦,也隔離了真正應該進入生命經驗的東西。他們不忍心孩子經歷這些麻煩,和身心上的磨折。其實,這意味著什么呢?孩子輕松離開的,是一個成長的機會,一個自我體驗的機會,一個智慧得以萌發的機會。它并不像看起來那樣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我們慢慢就會發現,這些痛苦本身,是彌足珍貴的。經由這些點點滴滴的痛苦,孩子得到點點滴滴的成長,具備一些重要的特質。所以,為什么舍不得給他呢?這些成長痛,往往就是通向自我認識和突破的捷徑。讓孩子感受不適并且超越它,由痛苦、壓力到歡喜和自由,不只是一次經歷,也給孩子開啟了一種成長的模式。經由這種模式,他學習到如何釋放潛在的能量,慢慢接近那個本自具足的自己。
愿我們知道這些帶來苦受的時刻對于孩子的價值,不再讓孩子輕松離去。當孩子有機會面對這些真實的場景,當他們品嘗痛苦的淚水,也就有機會品嘗眼淚過后在內心升起的喜悅。
圖書信息:
書名:《我是看著你長大的》,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7年7月出版
(親子共讀繪本系列·育兒育己·用心的力量成長自己、成長孩子,親子共讀不二讀物·寫給兒子的“快樂成長書”,中國版《父與子》·大開本,大父愛,爆笑中的溫暖+淚水中的希望·雙封面,燙金工藝,24開全彩環保印刷)
作者簡介:
劉書宏,七十年代生于安徽,前天涯雜談版主,曾出版有小說《盲流》《臥底》《赤色童年》以及記錄孩子成長故事的《你不就是希望我快樂嗎》系列,網文《祖國啊,我只是擺個小攤》等。
劉真然,劉書宏女兒,自稱劉小呆,一個拿生活寫故事的姑娘,有點呆。
本文配圖:《我是看著你長大的》內文插畫
作者:西山一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