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您好!
每次與您相聚似乎都沒能好好說話,您耳朵不好,打電話也不方便。有些心里的話想要跟您說,卻找不到機會,一直想要給您寫封信。
距上次見您已經半年多了,這半年多來,我向您發脾氣摔東西的場景一直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那是自女兒懂事以來對您的唯一一次大不孝,那也是女兒至今以來經過抉擇之后的一次最大壯舉,雖然在女兒心里一直為此耿耿于懷,但女兒從未后悔。
去年9月我匆匆回國短暫幾日,本是計劃處理北京房子的一些事情,再去一趟普陀山了卻一樁多年來的心愿,然后回山東老家給您一個驚喜。這次回去的事我只跟瑩瑩說了,讓她別跟您說,為的是給您一個驚喜。可是,我飛機一落地北京,就收到瑩瑩的語音留言,她說您摔了個跟頭,把胳膊摔骨折了。我心急如焚,取消了所有的計劃,直接奔回山東老家。
如我所想的一樣,您開門的那一刻,看見您詫異的眼神和驚喜的表情。而我,看著您那用兩片木夾板夾著右胳膊,對您說的第一句話竟是心疼的埋怨,埋怨您怎么那么不小心,明知道自己腿腳不好,還不好好注意。
您只是若無其事的呵呵一笑,說是地里新收了玉米,本來是打算剝點玉米磨成面送給親戚們,沒想到就被一個玉米給絆倒了,當時摔倒時是很疼,不過現在已經好了,沒什么感覺。
您總是這樣,心里惦記著的都是別人,對自己的事從不上心。第二天,您就把那兩片夾板給拆了,說是沒事了。我還真當您是沒事了,可是瑩瑩卻急了,她勸您別拆,您不聽。瑩瑩跑來跟我說,從拍的片子上看明明就是骨頭斷開了,怎么會沒事了呢?!醫生叮囑說至少要夾兩個星期等骨頭愈合,這才兩天怎么能行?!
我聽了也著急,勸您再去醫院找醫生包扎一下,可是好說歹說您就是不聽。那一天,我和瑩瑩在家對您可算是費勁了口舌,可您卻不溫不火的固執到了極致。為此,瑩瑩真的是生您氣了,她跟我抱怨,說是剛摔著時您疼的滿頭大汗,可就是不去醫院,是她死活硬拽的把您拖去了醫院,好不容易醫生給處理好了,這又給拆了,前功盡棄,若有個好歹的,將來可要受大罪。
對于瑩瑩,我對她滿心感激,您有瑩瑩這個兒媳婦在身邊,我在千里之外也覺得心里踏實。對于您,女兒心里清楚。瑩瑩剛給您生的小孫女才幾個月大,現在是最需要人照顧的時候,您不想給家里添亂,故意做出若無其事的樣子,繼續幫瑩瑩帶孩子,繼續干您的家務活。可是,您拖著這骨折的胳膊,又怎能讓晚輩們放心呢?
那天飯后,您又像往常一樣,去清理飯桌,用您那只不能打彎的手去拿碗,為了把碗從桌上拿起來,你整個身子都扭曲了,看上去真是高難度。瑩瑩生氣的一把把碗奪了去,向您嚷嚷道:“啥也不用您干!您一邊歇著去,我專門請了一星期的假在家呆著,家里的事您什么都別管!您要是再亂動,胳膊好不了,我這假算是白請了!”瑩瑩氣呼呼的收拾著餐桌。而您見狀也只是呵呵一笑,自己躲到客廳,又在用那只不能打彎的手去整理沙發背墊。
那一刻,我站在餐廳,望著客廳里您那瘦小佝僂的背影,還有那只布滿老繭而又僵硬的手,您的大半生在我的眼前瞬間呈現。在我小時候的眼中,母親是一位身材挺拔而又風韻的長發美女,您是整個村子里最有文化的女子,您能寫能畫,通情達理,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我為您是我的母親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可是,為了照顧體弱多病的我,您放棄了教師工作,回家務農,拉扯我們姐弟三人長大。不知從何時開始,您完全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您把所有的精力都撲在了孩子們的身上,您的身體佝僂了,您的精神世界褪色了。子女們長大了,而您卻像是回到了孩童,您成了晚輩們教育的對象,就連您的孫子都可以對您指手畫腳,而您像個不懂事的孩子,乖巧且又固執。看著您那不再挺拔的身影,我的整個身心都被她融化,正是這個瘦小而佝僂的身影托起了如今風華正茂的我。而此刻的我,卻只能無奈的遠遠望著她,任由她去經受病苦和歲月的風霜。
瑩瑩站在我的身旁,她無奈的對我耳語:“姐姐,你看咱娘這樣,我對她算是黔驢技窮了,估計她現在也就是還能聽你的勸。”
凝望著你那一直忙碌著背影,再三抉擇之后,我終于做出了的決定。我沖過去對您大喊大叫,說您不懂事,說您不尊重瑩瑩對您的好和付出,說您不懂得照顧自己給家里添亂。我邊嚷著邊抓起茶幾的塑料袋、桌布向您砸過去。您見我“真的”發了怒,就像個做錯了事怕被懲罰的孩子一般,嬉皮笑臉的躲避著我扔過來的塑料袋,一溜煙跑到自己的屋子里躲了起來。這應該是您第一次見女兒生氣發火的模樣吧,這也是我記憶中的唯一一次發怒,而且對象是最牽掛的人,我的母親。但是在我的心里,是平靜的,清晰的,對您沒有一點點的怨氣,之所以要選擇跟您發怒,也只是擺個樣子給您看。
那天,您乖乖的在我和瑩瑩的陪同下去了醫院,重新做了檢查,并在胳膊上打上了石膏。大家都算安了心,我在家小住幾日之后,也放心的離開您回到北京去處理房子的事情。雖然那次沒能去普陀山完成心愿,但能在家里陪您,讓我倍感安慰。
后來,聽瑩瑩說,我離開的第二天,你就把石膏給拆了。我聽了之后,哭笑不得,您還真是能耐的很,那么硬的石膏您竟然也能自己拆下來,了不得啊我的親娘。對此,女兒只能勸瑩瑩不要再去跟您生氣較勁,就由著您吧,不碰南墻不回頭。果然,沒過多久,就聽說您那胳膊沒恢復好,連我的那些表姐們都挨個來陪您去看中醫,聽大表姐說您現在在家認真敷藥可乖了。
女兒在此只能一聲長嘆!俗話說菩薩為了救度眾生有時也會示現出憤怒像,女兒凡夫自比不得菩薩的慈悲智慧,但是女兒為了幫母親也愿選擇擺出一副大逆不道的惱怒模樣,可是卻只能是逼得您擺出一副順從的模樣,卻不能讓您真實受益。女兒自知不孝,不能常陪您身旁,好在您心地純善、尊老愛幼,感得您的晚輩們對您也算是孝敬關愛,這讓女兒在外也能稍感心安。但是,女兒還是有諸多話想要和您去嘮叨。
有書云“世間之孝,一者承歡侍彩,而甘旨以養其親,二者登科入仕,而祿以榮其親,三者修德勵行,而成圣成賢,以顯其親,是則世間之所謂孝也。”女兒對照世間這些關于孝道的標準,女兒雖沒能承歡侍彩、成圣成賢來孝親,但在對雙親的身孝上,女兒盡其所能,讓雙親衣食無憂,并嚴于律己勤修德行,讓雙親以女為榮。可是,當女兒不停地滿足了您的一件件期望之后,仍不見您減輕自己心中的煩惱和掛礙。
女兒深知,世間的孝道也只是孝親身,未能孝親心。就算享盡世間的榮華富貴,心中卻郁郁不安,沒有著落,那榮華和虛名又有何益?俗話說“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肯相逢無肯代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就算是最親的人也不能代其去經歷。母親,您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了您的子女身上,現在我們都已成家立業,您也過上了富足的好日子。按理說您也該神清氣閑地享福了,可是您還是憂慮重重,想著為兒孫操勞,掛著遠方的女兒。可是,在子女們的心里,您和父親能身心健康,心情愉悅,就是我們最大的福祉。
女兒勸母,放下無益的擔憂和牽掛,把心思收回到您自己的身心上來吧,保重好自己的身體,充溢好自己的精神世界,做一個健康快樂的老太太。女兒如今也是母親,深知母親對孩子的那份心意,憐愛難舍。但是在這生、老、病、死的人生路上,最終還是要一個人去面對,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依孤處。對于人人要去面對的這一生命課題,我們只有不斷的去學習和強大自我才能做到游刃其間。女兒勸母,切莫失了自己,空忙了這難得的一生。
母親,我會常寫信給您,我們各自都要好好的。切莫失了自己,切莫失了自己。
祝您身體健康,心無掛礙!
女兒? 清水
本活動超鏈接——傳送活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