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8年1月28號,暴雪紛飛的武漢,外賣員袁先生接到一份特殊的訂單。
點餐的黃先生,點了4份冬瓜蝦米粥,
并支付了104元。
備注里卻寫著:
“不用送貨,不用送貨,天氣冷,請幫我送給外賣小哥自己和在天寒地凍里工作的環衛工人。送出了就好,謝謝。”
袁畢生懷疑自己看錯了,正要跟顧客打電話確認時,客戶又發來短信:
“麻煩了,粥送給你自己,交警、環衛工都可以,謝謝!天冷辛苦了?!?/p>
確認訂單無誤后,袁畢生心里流淌著一股暖流,他回復稱:一定送達,并謝謝他的善意。
取到餐后,他發現4份蝦米粥變成了6份,原來餐廳也被顧客的暖心行為感動,又免費送了兩份粥。
1月28日凌晨5點,江蘇南京應天大街高架上寒風瑟瑟,跟白天相比,這里少了通行車輛,卻多了一群除冰鏟雪的人民子弟兵,他們就是來自陸軍工程大學野戰工程學院的學員。
7點多,準備直接回營地的戰士被 “攔截 ” 帶到了區政府食堂,食堂為他們準備了熱氣騰騰的早餐。
雖然干得很累,但當戰士們吃完列隊離開時,所有的餐桌已經被他們自己收拾得干干凈凈。
今年的雪特別大,但這個冬天,因為有他們,特別溫暖!
這些不經意間的善舉,沒有大肆宣揚,卻是這個冬天里最溫暖的陽光,照亮每個人的心房。
02
寒潮來襲,廣州的橙色寒冷預警正式生效。
傍晚時分,天空飄起小雨,冷嗖嗖的北風吹得人臉發疼,濕冷天氣侵入骨髓里。
從母親家出來,走路回家,紅綠燈路口等燈時,看到一個年輕媽媽抱著一個三四歲小女孩從出租車上下來,沒帶雨傘。
小女孩額頭上貼著退熱貼,趴在媽媽肩膀上睡眼朦朧。
雨絲灑在她們身上,無處躲避。
我走過去,把她們罩在我的大傘里。
多虧父親給了我一把超大雨傘,他怕雨會越下越大,一定要我帶上大雨傘。
問了她們住天朗明居,我說送一送她們,女孩媽媽不停道謝。問了我住的小區后說,那不順路,雨也不大,不用送了。
我說,我有朋友也住你們小區,她送了點東西給我,寄放在N區的牛奶店,我順路去拿了再回家。
陪著她們兩母女慢慢走回家,她不停道謝,我說沒關系,順路舉手之勞而已,同為母親,我能理解你獨自帶娃看病的不易。
其實,朋友沒有送我東西,我純粹就想送她們回家,又不想讓她們有心理負擔,覺得欠一份人情。
我的家跟父母家隔一條馬路,走路十幾分鐘。女兒電話里問走到哪里了,先生可以準備炒菜。
回到家,女兒和先生問怎么走這么慢,菜都涼了。
我說明原因,先生和女兒對我豎起大拇指,為你點贊,趕緊喝湯。
家的溫暖,先生煲的老火靚湯,不經意間的善舉,讓濕冷的冬夜增添絲絲暖意,暖入人心。
03
手機通訊錄和微信里有一位特殊的朋友,我們的相遇有點戲劇性。
那天早上,送完女兒上學后去超市買東西?;貋砺愤^BRT天橋下時,撿到一個錢包。
身份證,駕駛證,社??ǎ瑤讖堛y行卡和兩百多的現金……全副身家在這里。
失主一定很著急!
拿著錢包折回十字路口,對著身份證上的相片,看看等燈的人有沒有相似的。四個方向的路口,我找不到失主。
先回家放下東西,發了幾條信息到微信群里,問問有沒有人認識失主,感覺他應該住這附近。
打電話給先生,先生提醒找找錢包里有沒有聯系方式,沒有的話就交派出所去,警察會找到他。
找出一張修車單,按車主簽名的電話打過去。
電話接通了,跟失主約定十分鐘后在BRT站的天橋下,交還錢包給他。
他接過錢包,隨手抽出所有現金表達他的感激。我轉身就跑說,不用了,我趕時間坐車。
在車上,收到他發來的信息:非常感謝你!
我:不客氣,都在廣州打拼不容易,將心比心,證件更重要,車子被撞錢包也丟,確實有點倒霉,但相信世界上還是有溫情的,不用太擔心,生活還是美好滴。
他:謝謝你的鼓勵!方便加一下你的微信嗎?我在真功夫工作的,公司有些食品兌換券,有機會請你吃真功夫。再次感謝你!
我:謝謝!我以前是真功夫的??停锌ǎ蕴撞涂梢詢灮莺枚?,后來送朋友了。吃飯就不用了,加微信可以。
晚上回到家,收到他的微信好友請求“你好!我是錢包失主?!蓖ㄟ^。
他說:前幾天打球才損傷腰,昨天開車接電話把車撞墻了,今天又把錢包弄丟,倒霉透頂,差點崩潰。還好,遇到貴人了。
我:不客氣,舉手之勞而已,還了心安。
這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每一件小事里,都可以有善意的選擇。
它不能給你帶來任何物質的回報,也不會讓你一夜成名,但卻可以讓你心安,理得。
04
找錢包失主時,把他的身份證發到一個小群上,一位朋友說,昨天剛被你感動到半夜睡不著,今天又被感動了。
我一頭霧水,她提醒去看看她發的朋友圈。
她朋友圈發一起爬山徒步的相片,偷拍了我手提垃圾袋下山的背影。她自己在底下發表評論
最美環保天使:圖八背影提著垃圾下山。每次休息吃完食物所有垃圾,她總是收集到袋子里?;馉t山頂我勸放垃圾桶,她卻要帶著下山才扔,說是為清潔工減負。鳳凰山頂她又提著垃圾下山時我唯一能做的是偷拍她背影。
假如每位進山者都學她,如果有來生,我想做一棵樹,一半在土里生長,一半在風里飛揚!
我每次爬山徒步都習慣把垃圾帶走,沒想到自己習以為常的舉動,卻令她感動。
不鬧騰,不宣揚,不惹眼,不經意間的善舉帶點溫暖。
05
林清玄的書《你心柔軟,卻有力量》中有一篇文章叫“橫過十字街口”。
他寫他坐在車里等紅綠燈時,斑馬線一端出現一個特別的身影。
一個身患重度抽蓄癥的中年婦女,拉著一條老狗,邊抖邊抽艱難地過馬路。婦人每艱難邁開一步,他的心就被刺痛一次,不知不覺淚流滿面。
他這條路上的綠燈亮了,但沒有人啟動車子,甚至沒有人按喇叭。在沉寂中,他聽見了虛空無數的嘆息與悲憫。面對婦人,沒有人忍心按下喇叭。
足足等多一個新的紅綠燈,等婦人和狗跨上人行道后,車流開始啟動呼嘯而過。
那兩個紅綠燈的寧靜等候,是對婦人無聲的幫助與包容。
地鐵里,一手玩手機一手拉住,用腳勾住輪椅的陌生男孩;公車上,讓座后離開原地多走幾步;旁人咳嗽時,遞上拆開的紙巾;幫外賣小哥刷一下門禁卡;幫快遞員按一按電梯開關樓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