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點開車出門,因限號換了一輛車(借的),特意留意了一下車號,有不怕? 的,雙號竟然上路了,不過大部分還是單號。好像是實施抓拍,發現了扣兩分二百塊錢。
到了中午,好像就再看不見雙號車了,偶爾能遇見個外地車,估計來時也沒想到我們這里會限號。
下午出門,使用了滴滴出行,和司機聊了幾句。師傅高興的答復我,限號好,哪哪都不堵了,一單接一單,還有加價,一天掙兩天的錢,干一天休一天。我無奈的搭了句,你們是舒坦了,我們可被整慘了。
真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啊!
網絡上也是各種搞笑的段子。說是,今天空氣污染指數沒有降,反倒有所升高;貶義的說,政府舉措真得力,一舉找出了問題的根源,都是單號車惹的禍。
我覺得,治理環境,人人有責。環境關乎我們每一個人,影響到我們的子孫后代。大力治理環境,本是國家政府造福與人民的重要舉措。但是要抓住重點,方法得當,不能摘了芝麻丟了西瓜,得有長久之計,要天天抓,時時抓,不能一時興起,要因地制宜。
好的生態環境,需要人人參加,人人治理。我還是覺得,只有我們每個人的個體有了環保的理念,能夠體會到環境對自己以及后代的影響,大家的一個小小的綠色環保善舉都比限號來得快。因為,你把號限了,我可以再買輛便宜的二手車啊?試想想,那樣問題不就更多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