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有力的結果”是高績效人士區別其他人士的一個重要特征。今天下班和同學討論關于職場中遇到難以溝通及協作的該怎么辦。在抱怨一通之后,她有點像換個單位,想脫離這樣的環境。憑直覺來看,這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當然我明白她只是需要有個人傾聽,與她一起罵下腦殘,我擦……還有這樣的人!所以并不急著給建議,做評判。過后,不由得深思,如果我遇到了這樣的人我應該如何處理?便開始自我教練:
我真正的目標是什么?
和諧的同事關系,能夠順暢的協作。
為什么創造和諧的同事關系對我來說這么重要?
這意味著我將能很好的控制情緒,提高我的職場技能,塑造我良好的個人影響力和領導力,建立清晰的個人品牌。
如果讓我和她的關系這個當下的狀態打分,從0-10分打分的話是幾分?
3-4分吧。
我渴望我們的關系達到幾分?
7-8分吧.
那么如果從當下的狀態提高1-2分,我可以做些什么 ?
改變態度和自我認知,我們如果建立共同的談話目的,建立信任的關系的話,是可以順暢的溝通,協作,完成企業的目標,實現共贏。
為了實現這個結果,我需要什么資源?需要做哪些不同的事情?
系統的學習《非暴力溝通》《關鍵對話》,在掌握基本的溝通技巧的基礎上,嘗試建立關系、建立共同的談話目的,加強對自我的情緒的覺察和覺知,避免情緒敵對,換位思考,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聚焦于未來,我們建立良好的聯系之后的畫面。想象我們可以很好的相處,互不為難,與人方便。
還有那些方法?還可以做什么?
向溝通達人去學習,通過演練的形式加深印象。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的行動計劃是什么?第一步是什么?
把每個當下作為練習的道場。開始注意自己的言辭,措辭,說話的語氣,增加對自我情緒狀態的覺知。
我什么時候知道我自己做到了呢?
當我們能夠很坦然的溝通,內心不帶有任何負面情緒、偏見、控制、壓抑,并且做好工作的時候。氣氛不再僵化,很自然愉悅之時。
……
通過這樣的成果導向的教練, 我相信,我們會不再糾結于問題本身,不再關注與負面的事情,而是看到自己的渴望和期待,開始思索,明確價值,鏈接資源,找到答案。通過這樣轉化式的提問,相信能為問題找到一個優雅的解決方案。
由此及彼:關于財富自由這個問題,我開始思考:
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嗎?
我對自己想要的有多清晰?我能達到的最好的結果是什么?
為了實現這個結果, 我需要做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