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老師問我們:“你們知道自己的短板是什么嗎?”
我們面面相覷,我在心里說:我知道啊!我最大的短板就是不會說話。我一直很明白這一點,也想找機會補齊這塊短板。
01.
上周日的小組會,是我主持的第一次組會,也是人生中第二次當主持人。
第一次當主持人還是初三那年,班級里要開一次公開班會,全校的領導都要來觀摹。開始時,我的任務是講故事,后來主持人生病了,結果我在班會前一天替補成了主持人。
還記得班會那天,我站在講臺上,兩腿發軟,全身哆嗦個不停,只好把兩只手使勁撐在講臺上,我覺得全身的血液都涌到了臉上。結結巴巴地開場后,終于輪到同學講故事了。估計同學也很緊張,居然沒講一直排練的那個故事,老師給我準備的串詞就用不上了。于是我臨時找了幾句話,勉強把上下環節串了起來。過后班主任表揚我能急中生智,我沒有很得意,只記得自己發抖的嗓音和發軟的雙腿。
二十年過去了,我的說話技能并沒有什么長進:跟陌生人講話還是會臉紅,在公開場合作報告嗓音還是會發抖。
這次組會的主持人,是我主動要求的,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鍛煉的機會,我要補齊說話這塊短板。
組會那天,我照著自己預先演練的開場白,盡量壓制住自己顫抖的嗓音,結果把第二環節的服務角色介紹給漏掉了,第三環節講了幾句又回過去進行第二環節。
我懊惱了幾秒鐘,內心很快覺察到不妥,于是趕快調整狀態,全心投入當下。組員分享時,我努力想抓住幾個關鍵詞,但總覺得自己的反應很不靈活,到串詞時臨場組織語句的能力也明顯有待加強。
半個小時的組會,又漫長又短暫,我內心那個不肯成長的小孩一直在喊:趕快結束——趕快結束!另一個夢想長大的小孩卻一直在祈禱:再給我一次機會,我能做得更好!
組會結束了,我又是激動又是遺憾,激動的是自己終于開始改變了,遺憾的是自己做得還不夠好。
02.
靜下心來時,我突然想:我是天生就笨嘴拙舌嗎?追溯著時間的長河,我翻查自己的成長經歷。
我想起幼兒園時好像也上過大劇院的舞臺,課堂上背課文,回答問題機會也不少。也許,轉折就是在三年級時,大劇院的舞臺給我留下了恐懼的回憶。
那天,是先進少先隊員表彰大會,全鎮的小學生都匯聚在大劇院里。下面很嘈雜,舞臺離我們很遠,音響效果也很差勁,我只看到有學生一個一個地走上舞臺。坐在旁邊的一位同學突然對我說:“叫你呢!趕快上去!”我一個激靈,站起來就向舞臺走去。
到了舞臺上,主持人開始發表彰證書,結果發現沒我的名字。主持人很溫和地讓我下去了,但我已經羞愧得無地自容:那么多人看著!還有許多我們學校的學生和老師!他們會怎么想我?我竟然自己走上去要表彰!
后來的事情我已經記不清楚了,那位同學到底是誰我也忘了,但那種懊喪悲憤、羞愧欲死的感覺仍然那么清晰!多少年過去了,我以為曾經的傷痛已經被歲月撫平,但其實它一直潛伏在我的心底,它一直在暗示我:不要相信別人!不要去舞臺!不要去想不屬于你的東西!漸漸的,我變得不愛說話了!我給自己武裝了一層又一層鎧甲!
03.
行為主義心理學主張,人的性格是不斷強化的結果。原來,我內心深處的恐懼一直在強化我的行為模式,最終才造成當前的性格。
今天,我突然問自己:你到底在恐懼什么?是恐懼舞臺?是恐懼別人再騙你?是恐懼被別人誤解?是恐懼被別人嘲笑?是恐懼得不到別人的認可?是的!是這樣!我怕再次受傷!
一層層剝開堅硬的外殼,輕輕地撫摸那顆敏感柔弱的心靈,我告訴自己:那時你還小!現在你長大了!那些東西再不能傷害你!所以,戰勝恐懼吧!不要讓恐懼成為你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