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周 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

一個人的人格發展,因為性快感中心的變動,而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俄狄浦斯期)、潛伏期、生殖期,這就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

A. 口欲期: 吃貨的源起

  • 弗洛伊德認為,人天生有性本能,而快感中心的不同,導致一個人的人格發展,也即性心理的發展。
  • 口欲期的階段,是一歲前,這期間嬰兒的快感中心集中在口腔,吃東西和用嘴巴感知事物,都會給嬰兒帶來快感。
  • 性心理發展階段中,有兩個心理現象-----固著和退行。固著:當某一階段得到過度滿足或嚴重匱乏,都會導致一個人的心理固著在某一階段。退行:當一個人在高級階段發展受挫時,會退行到低級階段,位的是尋求低級階段曾經獲得的滿足。
  • 作為最早的心理發展階段,口欲的固著和退行,是最容易發生的。

B. 肛欲期: 金錢態度的源頭

  • 肛欲期,是性心理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快感中心從口欲期的口腔部位轉移到肛門部位。
  • 大便,是每個人的第一個創造物,我們如何對待這個創造物,會嚴重影響甚至決定,我們以后如何對待自己的其他創造物。
  • 除了創造物,大便也是人的第一個可以完全自己掌握的東西,學會控制會帶給孩子巨大的掌控感。
  • 幼兒如何對待自己的大便,自然是父母等撫養者決定的。這時候,我建議不要太嚴格的訓練孩子,要讓孩子形成自律自制。

C. 心理罪: 俄狄浦斯期

  • 3-6 歲期間,孩子會進入心理發展的大三階段的性器期,也是著名的俄狄浦斯期。
  • 弗洛伊德認為,孩子在性器期,心理上會對父母產生攻擊欲。簡單來說,就是孩子想占有父母中異性一方,而對同性一方產生妒嫉和競爭。
  • 這一階段的心理非常復雜,弗洛伊德認為的解決方式是認同,孩子明白他們不能攻擊同性父母,于是轉而認同他們,因戲形成這種心理: 我可以成為同性父母的樣子,長大了去找和異性父母像的異性。
  • 俄狄浦斯期是在鍛煉競爭性,父母不要總是贏自己的孩子,可以適當的輸給他們,把競爭變成好玩的游戲,讓孩子的競爭性得以良好的發展。

如果這個階段發展的好,一個會形成這種感知:我可以表達我的競爭欲,我們可以互相PK。我可以展現我的力量,我也可以接受自己的失敗,我還可以認同對方的強大。

D. 潛伏期和生殖期

  • 潛伏期,是弗洛伊德性心理發展理論的第四個階段,時間是6-12歲期間,一個人對異性的強烈欲望像突然間沒了一樣,反而表現的對同性更有興趣。
  • 潛伏期最重要的任務是發展和同性合作的能力,為未來在社會上立足做好準備。
  • 生殖期,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青春期,是弗洛伊德性心理發展理論的第五個階段,時間是12-20歲期間,青少年在體型上逐漸接近成年人,能力無窮,需要被妥善對待。
  • 在抱持的環境中長大的青少年,能展現自己的力量,也能懂得尊重別人,簡單來說就是,能競爭也能合作。

E. 給覺知留下空間

所謂"給覺知留下空間",就是說在理解自己時,充分覺知,要把覺知這件事做到足夠。破壞覺知的兩種方式,一是批判自己另外是急著改變。

面對缺點時,如果沒有批判,不會覺得這是缺點,而是覺得這是一個特點。當你徹底不去做批判的時候,就會容易進入真正的覺知------你不僅是頭腦上有了理解,也會有深刻的體驗。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