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有許多難以取舍,困惑不已的瑣事糾纏,當我們在得失之間猶豫徘徊時,最需要的就是舍棄與明智的抉擇,果斷為將來按下一個Fast forward(快進鍵)。
1、一些不會再用的東西,一定要舍得放手
春節前夕,我打掃衛生收拾女兒的房間時,清理出了一大批初中的課本和學習資料,亂七八糟堆了一地。
女兒是個很愛惜書本的孩子,每當新課本一發下來就會包上書皮,所以很多初中的課本外表看上去幾乎嶄新;還有很多復習資料,都是多方位打聽從四面八方收集信息搞來的,還有一些是本地缺貨只好是托朋友從外地或是網購得來。
我重新又翻閱了一遍,幾乎留下了一半不舍得丟棄。便叫來女兒看看有哪些書以后或許有用。
女兒隨意拿起來幾本又丟在地上,然后不屑的看了一眼說“全部沒用,全部扔掉”。我有些驚訝,也有些不甘心,“真的都沒用嗎,再仔細看看,如果以后再想用,就很難找到了”。
“我已經上高中,現在的課本和學習資料都看不過來,哪還有時間去看以前的書?”。
是啊,女兒去年剛剛進入高一,學習任務壓力和初中時期簡直不能同日而語,為了避免浪費掉回家在路途中的時間,她選擇了在學校住宿。學校和家里新的教材和復習資料就像小山一樣,隨處可見。
“如果以后遇見了在初中時沒有掌握的知識點,想要查閱怎么辦?”
“可以用百度等搜索引擎、還可以用小猿搜題等教學APP、還有很多網絡課堂都可以查閱,比翻書更直接快速。”
我頓時無語凝噎,再也找不到一個可以反駁她的借口,看來我真的OUT了。
我打掃房間的目的和初衷不就是為了清理空間,希望能騰出更多的位置來放置現在和將來需要的書籍嗎?何必在那些已經無用的舊書上糾結呢?難道是因為它們看上去依舊很新,或者過去很難得到,才這樣的不舍嗎?
不再用了就是沒用了,即使它們目前仍然具有很高的價值,但對于不再使用的人來說就是一文不值了,真的已經沒有了再繼續保留的意義。曾經使用過的主人不是我,所以只有女兒最了解它們過去和以后所具備的價值。
我留下幾本確實經典的復習資料,準備送給還在上初中的同事的孩子,其他的全部送給了一個廢品回收站。
扔掉了一大堆垃圾,書柜里頓時清爽輕松了許多,空出了很大一片空間,房間都感覺明亮了起來。我把孩子正用的資料歸類整理,重新放進格子間,還順勢放置了一盆水養的綠蘿。
女兒裝模作樣的驚叫“哇塞,這么干凈,我都不好意思不好好學習了。”
幾乎用了半天的功夫,累的我氣喘吁吁,換來女兒一句詼諧的贊美,值了。
人生最難的不是如何去擁有而是該怎樣學會放棄,這不一定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很欣慰女兒比我懂得這個道理。新舊永遠都在更替,就像今天已經取代了昨天,而明天與希望更接近。
2、曾經最喜歡的東西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只是因為見的太少。
我有一個大約用了5年的陶瓷茶杯,早已忘了它的來歷,但在我的心中一直認為它是絕好的上品。
瓷器釉面細膩光滑,上面有一朵淡黃色菊花的圖案清晰明麗,而且大小適中,而且極好去污打理。用它來泡菊花茶,也是淡黃色的茶水上漂浮著幾多展開的菊花,真是里外相得益彰。拿著這個杯子,總感覺自己突然變得小資愜意,總是會忍不住的多喝幾杯。
有一天,它不小心跌落在堅硬的地板上,粉身碎骨狼藉一片。我傷心郁悶了好幾天,即使口干舌燥,對喝水都沒一點欲望了。
本人有點小潔癖,茶杯只喜歡用新的,從不肯和別人公用,就算一家人也心里犯怵。
我上躥下跳,翻遍了家里所有得地方,希望能找到一個相似的新杯子,居然沒有。失望之極,只好到商場打算再買一個。
來到商場杯具專柜,讓我有點大開眼界,有晶瑩剔透的玻璃杯、深沉貴氣的紫砂杯、溫潤如玉的陶瓷杯更是造型新穎,花色各異,真是琳瑯滿目,挑來挑去每一個都讓我愛不釋手,每一個都比原來那個的美觀。那個舊的造型直筒實在有點老土了,而且還有點偏小。
我滿心歡喜隨意挑選了兩個帶回家,一個正用,一個備用。
過了幾天,我家L先生帶回了一個包裝精美的禮品盒,說是朋友的店鋪開業送給大家的紀念品。打開一看,是一套景德鎮青花瓷的茶具,一個茶壺加四個杯子,藍白相間色者高雅、花型清新脫俗,而且手柄非常舒適,我一下子又喜歡上了。怪慎道“怎么不早點拿回來,否則我就不用花閑錢去買了,這兩個不知道什么時間才有機會用上了。”
誰知這家伙居然一本正經的說,“朋友送了好幾天,只是放在辦公室忘了拿回來,非常對不起”。看他那個認真的樣子真是讓人又惱又想笑。
又過了幾天,我在銀行的客戶經理給我打電話,說年底對優質客戶開展積分兌換禮品活動,禮品豐富讓我及時去兌換。我來到銀行,發現也只有三種禮品可供選擇,一床冬被,一個保鮮碗套盒,一對陶瓷茶杯。我斟酌了許久,像魔怔了一樣還是選擇了一對茶杯,唯一的理由還是喜歡。
打碎了1個杯子,居然接二連三了一下子多出了8個杯子,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好事成雙、喜事連連!
我突然又有些吃驚了,假如我沒打碎那個杯子,是否還會出現這樣的奇事?一定不會,那么多年,家里從來都沒有多余的杯子。
有舍才有得,我深刻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也理解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真諦。失去,并不意味著不會再次擁有,有時候失去就是為了獲得更好的。
3、勇敢斷舍離,讓自己有更幸福的權利
我的朋友倩倩是個有內涵、但是太過于感性的女孩,她的過度感性就表現在對待感情上往往會失去理性。
一個天色陰暗的午后,空中浮著一簇簇濃墨的烏云,壓得人似乎透不過氣來。微信上收到一條簡訊“有時間嗎?我在半秋山等你。”
本來昏沉沉的我立刻清醒,很久沒和她見面了,印象中她幾乎很少約我,有時候朋友聚會,她也是總是會有各種理由推脫,今天一定是找我有事談。我趕緊回復一條“好的,馬上來”。
我以最快的速度來到半秋山西餐廳,午后的3點已經過了用餐的時間,廳里的人稀稀拉拉的,我一眼就看見她坐在最后靠窗戶的一個桌上,慵懶的翻閱著一本雜志,臉上的表情就像餐廳里昏暗的燈光一樣陰郁。
“怎么啦?感情出現問題?沒有什么事會讓你這樣不開心。”
“前幾天我的生日,他又忘了。”倩倩口中的他指的是她深愛的男友。
“忘記了也可以補啊,正好找機會讓他好好補償!”
倩倩搖搖頭,“生日前我一直在暗中提醒他,可他還是忘了,生日當天我又告訴他,他只發了一條祝福短信,說工作太忙沒時間陪我。”
倩倩真的很愛他,每次談話的內容全是他,總說他如何溫柔體貼,工作上如何勤奮積極上進,滿眼全是幸福。男友生病她心焦緊張,悉心照料直到痊愈;男友晚上喝酒應酬,一直等到他安全回家才能入睡。
可愛情不是單行道,不是僅僅喜歡對方的一個優點就可以完美,愛情是大雨中共用一把傘,寒冬相互取暖。
女人是最喜歡秀恩愛的,女人們在一起總會炫耀老公或男友如何如何疼愛自己,送過什么禮物。每到這種環境,倩倩總是最安靜的一個,并不是秀恩愛死的快,只有我知道,她實在沒有什么可拿出來炫耀的。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我也并不是真的想要什么,我只是希望他是在乎我的,可總是失望。”倩倩幽怨的說道。
“既然心里都明白,那就離開吧。”
“他也許真的是太忙了吧,在一起3年了,我如果離開他一定會傷心的。”傻丫頭的善良讓人心疼。
“講真,一個人有多愛你就會給你多少時間,忙都是借口,你對他來說沒想象的那么重要。”
窗外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雨水飄落在玻璃窗上,一條條滑落,像眼淚,也像極了我倆的心情。
最近一次見到倩倩,是在一個月以前。她路過我單位門口,我們一起相約又來到半秋山。
她看上去臉色紅潤,眼光晶瑩,一件米色大衣更是顯得嬌俏嫵媚。
“戀愛真是極好的保養品。”我故意俏皮和她對視,突然我倆都莫名其妙的開懷大笑。倩倩笑的前仰后翻、花枝亂顫。原來她也會這樣肆無忌憚的大笑,一顆閃亮耀眼的鉆石吊墜在脖子里熠熠生輝。
倩倩是不喜歡佩戴飾品的人,她說女人佩戴飾品不但麻煩而且庸俗。我知道這條項鏈一定是阿峰買的,阿峰是一個集品貌與財富于一身的優質男,喜歡倩倩是朋友圈眾人皆知的秘密,只是倩倩以前心有所屬,一直對阿峰的暗中呵護裝糊涂,阿峰因為很愛倩倩,一直不肯捅破那層窗戶紙,只在背后默默守護,現在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
做人是有質地的,也是可以甄別的。我不喜歡那種在你生病時對你說多喝水的男人,在紀念日給你發價值1毛錢短信的男人,除了虛偽小氣讓人鄙視,只想索取沒有付出,這種在做人質地上的瑕疵更令人無法容忍。
感情不是說說而已,言語只有在行為的支撐下才有厚度,對于那些永遠沒有實際行動的人,只有斷、舍、離。
生命本是一場漂泊的旅程,我們走過的路,遇到的人,擁有過的每一件東西,皆為過客。
學會放手,便學會了成熟;懂得放手,才更懂得擁有,懂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