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作者:亢宏斌
昨天,星期六 晚上9點左右,每到這個時候,我都會給母親打一個長途電話,報個平安。更多的是母親問一些,我們的情況。
這么多年來,早已經(jīng)成為我和母親的一個約定,每一個星期六晚上,母親都會坐在電話旁,等我的電話。
母親今年73歲了,生活在陜西老家。原本花白的頭發(fā),現(xiàn)已幾乎全白了。只有隱約可見的幾根黑發(fā)倔強的生長著,母親看上去越發(fā)顯得蒼老了一些。我是母親唯一的小兒子,為了工作,全家生活在塞外的包頭,跟母親聚少離多,電話成為我和母親唯一的交流工具。
電話接通后,母親會挨個問我大兒子,小兒子的身體,近來的學(xué)習(xí)情況。問我和媳婦的身體情況。
因為我媳婦上次檢查出有高血壓,成了母親的牽掛,每次都會提到她的偏方:芹菜和洋蔥蒸著吃,能治療高血壓,一定要堅持吃,電話一再強調(diào),如果不行就去醫(yī)院全面檢查,不要耽擱。
而我則會詳細(xì)地,一一匯報。生怕那個地方說錯了,又讓母親擔(dān)心。有時我的小兒子會搶過電話:“奶奶,我愛你!我想你了!我想吃你做的面條和油棗餅子了。”電話那頭傳來母親和父親的笑聲:“琦琦,奶奶也想你呀,等過年回家來,奶奶做給我們寶貝吃。”“好,奶奶,你做的飯可香了,我最愛吃奶奶做的飯。”“等我們寶貝回來了,奶奶給你做,好多好吃的。”“奶奶我愛你,再見!”已經(jīng)放下電話跑的小兒子,聽見電話那頭母親的笑聲和父親的交談聲,說這個可愛而調(diào)皮的小精靈長大了!
說到過年,已經(jīng)成為我們?nèi)易顬殚_心的事情,提前幾個月,我們?nèi)遥紩两跒檫^年籌備當(dāng)中。母親的腿腳不好。我打算為母親買一個泡腳盆,每天泡泡腳,對母親的腿有好處。父親喜歡吃大餅,打算給他買一個電餅檔,然后就不用母親再用大饃鍋烙了。大兒子建議給爺爺奶奶買一個豆?jié){機,說老人多喝豆?jié){能夠增強體質(zhì)的一堆大道理。這下可樂壞了我的小兒子,我給爺爺買什么呢?我們說你個小不點就不買了。他卻說,冬天冷,我給爺爺,奶奶買一個帽子。這樣他們就不冷了。
母親是一位很普通的農(nóng)民,一輩子生活在農(nóng)村,很少出遠(yuǎn)門,車暈的很厲害。每次坐車,都像生了一場大病,不停的嘔吐,不吃不喝。要躺好幾天,讓人看到格外的難受心疼。
那一年,我媳婦懷孕了,要生小孩,母親卻堅持要和我們一起來,說生小孩是大事情。身邊不能沒有人照顧。再說帶小孩她有經(jīng)驗,一定要去。這下可把我愁壞了,這一千多公里的長路,他暈車那么厲害,萬一有個啥事,這可怎么辦。
母親很“倔強”也很“固執(zhí)”,只要是她認(rèn)定的事,誰也甭想改變,這一點我們都知道。沒辦法,我們就把汽車坐椅放平,讓母親躺在上面,帶上口罩,吃暈車藥,抹上清涼油。
清晨,母親和我們一起遠(yuǎn)程,初春的天特別冷,母親平躺蓋上被子,怕她著涼。而母親卻又一次“倔強”起來,要求打開暖風(fēng),怕大家凍著,我也“倔強”的和母親對立起來。一路上我觀察著母親的各種反應(yīng),有沒有不適,更多的照顧母親。而母親一直吩咐我專心開車,不用擔(dān)心她,他一切都很好,我了解母親,就是她難受也不會表現(xiàn)出來,只有自己默默的忍耐。每到一個服務(wù)站,我都會讓母親下車休息一下,喝點水,活動,活動。
一路走來,母親竟然奇跡般地沒有暈車,我知道,這是母親使出了多大的勇氣和努力,用自己瘦弱的身體做著抗?fàn)帲@是一種對大的忍耐力,一千多公里,母親真的沒有暈車。是從哪次以后,母親再也不能坐車了,哪怕是敞篷的四輪車,幾里的路程也會暈的格外嚴(yán)重。
母親的到來,我們家多了一份歡笑!每天早晨,我們可以喝上熱乎乎苞米粥,中午再也不用急匆匆地為放學(xué)回家的兒子準(zhǔn)備午飯,母親一定會準(zhǔn)時地端上豐盛的午餐。母親的到來,幾乎包攬了所有的家務(wù),家里變得溫馨和諧,每天做著各種陜西老家的飯菜,有時我也會學(xué)習(xí)一下。母親總會說,你去忙你的,這兒不用你。沒過幾天,孩子出生了,母親就更忙了,又要給我們做飯,還要照顧我老婆,有時候晚上孩子鬧人,哭著不睡,母親索性把孩子抱走和她一起睡。
有一次晚上看著母親彎著腰,雙手做成搖籃狀,左右搖,生怕孩子哭了,影響我們沒有休息好。怕影響明天上班。母親本來腿腳不好,由于日夜操勞。腳失去知覺,上下樓都困難,病情越來越嚴(yán)重。每次讓帶她去醫(yī)院檢查,母親每次都是推辭。我這次很“倔強”的堅持拉上母親去醫(yī)院,母親一路上嘮叨說自己沒事,買上點消炎藥吃吃就就沒事了。檢查結(jié)果出來了,大夫說是,腿椎上的問題,需要動手術(shù)。母親聽了卻很冷靜,把我悄悄拉拉到一邊:“咱們不做手術(shù)。”母親一到這時,就會特別的“倔強”,特別的“固執(zhí)”。堅持自己的想法。我知道,我所有的解釋都沒用,我了解我的母親,我明白我母親的想法,背過母親,我只有偷偷地流淚。
孩子一周了,全家都沉浸在歡樂中。一天晚上,母親把我叫進(jìn)房間,說她想回老家,我做了各種解釋一心想留住母親,可母親又一次的“倔強”起來,“固執(zhí)”起來,我們都沒有任何的辦法來挽留住她。其實在我心里早已明白母親非走不可的原由。她一定是認(rèn)為她的腿腳不好,不能照顧孩子,反而拖累我們。這就是我的母親,對別人總是舍得與付出,對自己卻相當(dāng)苛刻和不舍。我拿她一點辦法也沒有,拗不過她回了老家,我擔(dān)心母親的腿腳,而母親卻牽掛我們一家,更擔(dān)心我的小兒子,吩咐我一定要照顧好孩子,不要為她擔(dān)心。電話那頭是母親的牽掛,電話這邊是我的牽掛。
每年的春節(jié),我們都會盤算著怎樣多呆一天,有時總因為孩子上學(xué),只能是短暫的呆幾天。母親每年都會炸很多孩子們愛吃的麻葉和糖棗油餅,各種好吃不膩的小點心。看著母親忙前忙后,我真心的想讓母親停下來休息,休息。母親總是說:“你們一年就回來一次,看看媽一會給你們做什么好吃的。”孩子們總是圍繞在母親身邊,母親總是會拿出孩子們最愛的各種小吃。
幾天的時間真的很短暫,又到了返程的日子,母親總是會把提前給我們準(zhǔn)備好的東西一樣一樣的放在屋子里。“屋子里有三缸梨,挑最好的裝。”父親拿出紙箱,往里一個挨一個整齊地放在箱子里。母親在旁邊總會指出“那一個小縫隙,還可以再放一個。”然后父親又做多次嘗試,最終可以放進(jìn)去一個。“哪兒有兩壇子糖蒜,是用今年的新蒜腌制的,孩子們愛吃,你們都帶上。””這是今年咱們家的小蔥,胡蘿卜,你們哪兒的菜不好吃,多拿上些。”“這是咱們花椒樹上摘的花椒,一部分磨成沫,一部分在這兒是顆粒的。已經(jīng)揀好了,你們燒肉時用。”“這是咱們的糧食醋,你們拿上,外面的醋不好吃,假的多。”母親一直在一邊說著。而我的內(nèi)心五味陳雜,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我仿佛看到母親在烈日下,站在荊刺滿布的花椒樹下,一顆一顆地采摘,手背劃破了無數(shù)道口子,看到母親一邊挑揀花椒的黑子,一邊用手捶打半天直不起來的腰。那一大包菊花是母親一朵一朵采摘的。我又看到母親拄著拐杖,彎腰去摘菊花,不小心撒了一地,母親跪在地上,一朵朵的地?fù)炱稹瓬I水順著我的臉頰流淌。
車子的后備箱已經(jīng)滿滿地,父親無奈地取下一箱梨子,卻又裝上了一袋面粉和饅頭。又急匆匆地跑進(jìn)屋,拿出兩個瓶子,說是媽媽釀的葡萄酒,一定帶上。母親每次都很“倔強”,很“固執(zhí)”。我不知她瘦弱的身體里凝聚著多大的力量,她為了我們總是“固執(zhí)”的付出,總是“倔強”的堅持,而我們給母親的只有牽掛。車子已經(jīng)開出好遠(yuǎn),回頭依然看到母親站在路邊向我揮手。
這就是我的媽媽,我愛您!我們永遠(yuǎn)忘不了,媽媽您那熟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