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以前學英語的方法,先學音標,然后學語法!整個人都被整的迷迷糊糊的,但是效果卻不怎么樣!到現在還是啞巴英語,一句英語也說不出來!
自從有了孩子之后,從他出生下來后,每天身邊都有人說話,教他說話,但是所有的孩子都在七八個月,有的晚點,才能發出簡單的單詞!
這是是不是說明以后有孩子,前七八個月是不是就不用教他說話。不用在他身邊發出聲音了!錯,只有前面七八個月的鋪墊,慢慢的,才量變引起了質變!
在這七八個月中,是身邊的大人們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的說,不下于十遍百遍千遍,才可能學會一個詞,而且這個詞還可能是個模模糊糊的聲音,得經過漫長的時間才能清晰!
而且他們沒有學過音標,也沒有學過無法!
我說這些,到底想引起什么呢?
就是學英語!
現在感覺很浮躁!剛背了幾個單詞,就去看原著,哇!為什么我看不懂啊,背單詞沒用?。⊥?,為什么我剛剛背過這個詞,但現在怎么忘了呢!真是心碎啊,看來背單詞沒用??!從來沒有反問過自己。單詞背的數量是否夠多,次數是否過多!
這就相當于教小孩子說話,交一遍,如果不會,就會焦慮這個孩子是不是智商有問題等等……
我個人覺得,學英語,也應該像小孩子學說話一樣,不斷模仿,不斷的聽,慢慢的自然而然就能說了,就會說了!
不要急,模仿的次數多了,發音就純正了,就能脫口而出了!像小孩子學說話那樣學英語!相信比死摳語法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