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與家人或朋友發生沖突時,常常捍衛著自己的道理,認為自己的道理要比對方的道理更正確,因此掙得面紅耳赤。其實這時候,我們天平兩端放錯了東西,我們不應該在天平的兩端放上自己的道理和對方的道理,而是應該放上道理和人情。
選擇把什么放在天平的兩端,就是選擇如何定義問題。重新定義問題,會帶來全新的解決之道。道理和人情,是在家庭生活、朋友相處的場景中常常面臨的選擇,但也是常常被忽略的選擇。在這種場景下,僅僅意識到自己面臨的這種選擇,就能夠把我們從所謂的道理與道理的爭論,但很多時候是人與人的對抗中解脫出來。
在與家庭和朋友的關系里,意識到道理和人情孰輕孰重,并主動做出選擇,是幸福的秘訣之一。但有時候,我們不是為道理而爭論,而是為各自所謂的需求而爭論。
實際上,人們常常分不清需求和行動計劃。人們有著某些需求,為了滿足需求而有著行動計劃。需求和行動計劃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同一需求可以通過不同的路徑到達,而行動計劃的路徑是單一的。人們發生沖突時,很多情況下是行動計劃的沖突,但實際上用更廣的眼光去看的話,雙方的需求往往沒有本質的沖突,是能夠通過協商同時得到滿足的。所以,看到這二者的不同,并且能夠隨時地分清這二者,能夠指導我們在沖突地談話中關注更重要地東西。
沖突中難免出現強烈的情緒,當情緒出現時,不要讓情緒成為自己地阻礙,而是應該探究自己情緒地來源,從了解自己在意的事物。同樣地,通過辨別對方的情緒,我們也能去了解對對方來說更重要的是什么。我們可以猜測,并通過合適的語言與對方溝通,幫助對方認識到對他而言更重要的事。運用得當,情緒將是我們很好的助手。
因此,當沖突出現,首先應該辨明我們是為什么而爭辯。在與家庭和朋友的關系中,除非有著更大的利益,否則為了道理的對錯而爭辯多半是沒有意義的,但探究自己與對方的需求很重要,需要雙方合作,共同設計行動路徑來滿足需求。
奧卡姆的刀
需求和人情要不要放在天公平兩端呢?不要,親朋間的需求往往并不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