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讀到第三章心里就開始嘀咕了:這書,應該給大人們看看。越讀到后面,這樣的感覺越是強烈。
讀到第六章,我拿起筆劃下了這一句:“時間就是生命。生命卻在心中。所以人們越是節省它,他們擁有的就越少。”鮮有在書上做批注習慣的我,竟然還在旁邊寫下了:是什么讓你的生命更有意義?
慢慢讀到最后,再看到作者的附言和國內幻想文學作家彭懿寫的閱讀后記,才發現,剛才自己劃下的,就是書的主旨。是我的閱讀更為敏感了嗎?當然不是,好的作品是會讓讀者跟寫作者建立起良好的連接與共識的。
這是一部轟動世界的“時間”幻想小說,與《格林童話》齊名,榮獲德國青年少圖書獎等12項國際國內文學大獎。作者德國作家米切爾?恩德(1929-1995),1929年生于德國巴伐利亞風景如畫的小鎮加米施?帕騰基興。其父埃德加?恩德是德國著名的超現實主義畫家。米切爾?恩德在充滿文化氣息的家庭中長大,從小聰穎過人。1971年他移居意大利,住在羅馬以南的阿爾巴納山區,一住就是14年。在此期間名滿天下的作品《毛毛》和《講不完的故事》相繼問世,使他成為德國最優秀的幻想文學作家,在歐洲乃至全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毛毛》寫于1973年,2000年在我國出版新譯本,深受歡迎。
回到我閱讀時產生的第一個問題,《毛毛》在國內普遍被認為是兒童文學作品,也是這幾年各大中小學書單重點推薦的書籍,而通過查詢資料,發現事實上,米切爾?恩德本人根本就不承認自己的作品是兒童文學。
1980年,他在德國兒童文學學會獎的授獎演說《超越兒童文學》中提出了這個一直郁悒在胸的疑問:“從根本上說,我反對為了孩子而存在一種特別的文學的說法……據我們的經驗,孩子原則上絲毫也不關心的主題,或是孩子完全不理解的主題,是不存在的。問題是你如何用心、用頭腦來敘述那個主題。”
米切爾?恩德并不是一個喜歡危言聳聽的人,他的疑慮是源于這樣一個早已被我們遺忘了一個多世紀的事實:兒童文學本來曾是成人的文學。米切爾?恩德是在呼吁人們找回失落的文學創作的源泉——童心,找回一個能讓孩子和大人共同參與的文學。? ? ? ? ? ? ? ? ?——彭懿
看到這里,很多人可能會與我一樣,腦海中浮現出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我在閱讀的時候,常常不由自主地會更多一些“老師、家長”這樣的視角,但毫無疑問,米切爾?恩德的這部《毛毛》成功地達到了他的目標。
毛毛,一個不知年齡、來自何方的小女孩,在書中甚至連面目都不甚清晰,連米切爾恩德親筆畫的毛毛,也只是個背朝著我們、衣衫襤褸、頭發蓬亂的小女孩而已,卻因為善于傾聽而獲得了大家的喜歡與信任。書中是這樣寫的:
她是如此善于傾聽,能讓束手無策和猶豫不決的人突然明白過來自己該干什么;或者叫畏畏縮縮的人突然感覺到無拘無束,勇氣十足;或者叫遭遇不幸和心情抑郁的人變得自信而又快活。還有,如果有人以為自己的生活空虛而無意義,以為自己只是千千萬萬平庸之輩中的一個,根本無足輕重,就像一只破罐子似的隨時可以被替換掉——那么,他去對毛毛講述一節,講著講著,,他就會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自暴自棄完全錯了,意識到他正是因為這個樣子才在所有人里顯得獨一無二,因此他對于這個世界就特別特別的重要。
而做到這一切,毛毛就是用的就是傾聽,等待。現代社會車輪滾滾,人們常常迷失在自己的忙碌中,嘴里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沒有時間。”想一想,有多長時間我們沒有回頭去梳理過自己“為什么出發了”,又有多長時間,沒有人傾聽過你內心的聲音了。
這是一個關于時間的故事:時間儲蓄銀行、節省時間、時間老人,聽到這樣的詞,是不是感覺很熟悉:是不是常常會有提醒自己做好時間管理,提醒孩子從小珍惜時間。再來看看下面這組詞:時間竊賊、時間之花、時間管理者、烏龜……不錯,在本書中探討的是時間,又不僅僅是時間,而是人的生命價值的命題。
有著強大內心力量與精神世界的毛毛,外表平靜、內心喜悅壯麗,讓潛伏在身邊的時間竊賊無所遁行。《毛毛》通過對現代物質社會尖銳的批判,表達對人類回歸本心的強烈愿意。
全書匠心獨具,有多處值得細細品味:
關于結構。全書分為三個部分來展開故事:毛毛和她的朋友們、灰紳士、時間花。總共二十一章,幾乎每一章的標題都采取了對比的方式:
? 第一部?毛毛和她的朋友們
? 第一章一座大城市和一個小姑娘?
? 第二章一種非凡的品格,一次平凡的爭吵
? 第三章假風暴和真雷雨
? 第四章沉默寡言的老人,能言善辯的孩子?
? 第五章?給許多人講的故事和給一個人講的故事?
? 第二部?灰紳士
? 第六章??計算雖說錯誤,結果卻毫無問題
? 第七章?毛毛尋找她的朋友,敵人卻來造訪毛毛
? 第八章?一大堆夢想,三兩個疑慮
? 第九章??沒開成的好集會,開成了的壞集會
? 第十章瘋狂的追趕,慢吞吞的逃遁
? 第十一章 要是邪惡勢力轉敗為勝……
? 第十二章 毛毛走向時間之源
? 第三部?時間花
? 第十三章?樓里才一天,樓外已一年
? 第十四章 吃得太多,回答太少
? 第十五章 得而復失
? 第十六章 富裕中的貧困
? 第十七章 非常的恐怖,超凡的勇氣
? 第十八章?只顧朝前走,忘記看后面
? 第十九章?想突圍就得當機立斷
? 第二十章?追趕追趕者
? 第二十一章?終結就是新的開始
怎么樣,光看目錄也已經足夠吊起你的好奇心了吧。情節越到后面越撲朔迷離,“得而復失”、“只顧朝前走,忘記看后面”、“富裕中的貧困”……就是這樣的哲學思考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
關于傾聽。為什么毛毛那么堅定,那么有力量?還記得毛毛最擅長的事嗎?傾聽。有傾聽才會有思考,安靜是一種強大的能量。
關于意義。在霍拉大師的烏有巷里,走得越快,前進得越慢;走得越慢,前進得越快。帶著毛毛找到時間掌管者霍拉大師,以及最終戰勝時間竊賊灰紳士的是一只烏龜。為什么不是其他動物呢?是因為烏龜慢吞吞的、慢吞吞的生活嗎?慢吞吞的烏龜是一種長壽的動物。這又意味著什么呢?寫到這里不免讓人想起米切爾?恩德另外一本家喻戶曉的繪本《犟龜》,那位特別尊重自己決定的烏龜兄,堅持朝著自己既定的目標,上了路,就一直走。而《毛毛》中,米切爾?恩德又借助烏龜的口說出“只顧朝前走,忘了看后面”,這不就是我們常說的“走得太快,忘了自己為什么出發”嗎?這位睿智的大師真的很善于從動物身上獲得智慧呢。
關于友誼。毛毛特別要好的朋友吉吉,在毛毛失蹤的時候受到時間竊賊的誘惑,讓自己從幻想家吉吉變成了說謊者吉羅拉莫,等后來毛毛找到他的時候,還是無法擺脫自己對“成功”的渴望,或者說是“束縛”,也因此永遠失去了毛毛;而另外一位朋友掃大街的貝波,雖然也受到了灰紳士的欺騙,但他的出發點卻是為了救回毛毛,為此愿意失去屬于自己的十萬個小時,最終,毛毛重新找回了貝波。這里,詮釋的難道不是關于友誼的真理嗎?愿意為你所愛的人和事物去花時間,不正是生命價值的最好體現嗎?
當我們與孩子聊閱讀的時候,你會說些什么?當我們與孩子講時間的時候,你會談些什么?如果您的孩子手邊恰好有《毛毛》這本書,你也可以去看看,如果你覺得你真的沒有時間,至少可以看看第六章,我想,你一定不會遺憾這付出的二十分鐘時間。
第一次知道《毛毛》是來自班上一個叫“毛毛”的男孩,世界就是這樣奇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幻想小說,推薦閱讀五、六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