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說,考驗人性的方法就是借錢,無論多好的關系,只要發生借貸關系,人性立馬就顯出來了。
真的是這樣嗎?
寫到這里我想起了發生在一個客戶身上的故事。
客戶是做工程的,算個小包工頭吧。年初攬了個工程,這不剛過完年就張羅著買車。看好了我們的車,想提,但錢不是很湊手。
我給他建議:可以消費貸款,畢竟車貸的利率相對于其他貸款來說算最低的。
客戶也表示同意,可就在要簽協議的時候,和他一起來朋友們卻說:“就這幾萬塊錢,貸什么款啊?手續費多貴啊!”
客戶說:“我也不想貸款啊,這不錢不夠嗎?又等著用車。要不你們借給我倆?”
他的朋友們說:“好啊,沒問題啊,我們回去給你湊湊。”客戶聽了也很開心,就轉頭和我說:“我不做銷貸了,等他們給我湊好錢,我直接來提車。”
過了一周后,客戶卻打電話過來,意思是讓我幫忙做銷貸。
我很驚訝,于是問他:“您朋友不是要借錢給您嗎?怎么又做銷貸?”
客戶說:“哎,別提了,當著面說的好好的,回來就不辦人事了,一個個電話也不接,都不朝面了。以前只要我在家,都來我家蹭吃蹭喝的,哎!人心呢?”
聽完他的話,我也不知道說什么好了,過了半晌,我說:“那我現在就給你整理做銷貸的材料,爭取盡快批下來,別耽誤你用車。”
客戶一個勁地說:“謝謝!謝謝!”
等辦好銷貸手續,客戶再來提車的時候,他的那幫朋友又跟著來了,一個個仿佛很上心似得幫客戶檢查著車子,跟我據理力爭地討價還價,一副幅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是朋友的樣子。
看著他們,我想笑,可笑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