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懷著對人類的認知(Cognition)、行為(Behaviour)、情感(Emotion)的無限崇敬與好奇,我的大學生涯義無反顧地奔入了心理學這個坑。那么,在經(jīng)過無數(shù)的deadline,paper和research proposal的洗禮之后,我又頓悟了什么真諦呢?
答案就是,人真的弱爆了。我不是針對誰,是在座的各位,都充滿了與生俱來致命的人性弱點,基本一輩子改不掉。
所以問題就來了,為什么去年承諾的完成前年的減肥這一新年愿望,今年還是沒有實現(xiàn)呢?(不過也不用太難過,要想,在看的大部分人明年還是實現(xiàn)不了。)為什么你懷著雄心壯志買下健身房年卡,發(fā)了朋友圈,以為自己能變成行走的雞湯,結果健身計劃不了了之?最后的最后,拿忙、有更重要的事要完成,或者何必那樣虐自己呢平平淡淡才是真這樣的可笑理由搪塞過去,說服了平庸的自己,繼續(xù)平庸。
話又說回來,如果你真的覺得有沒有好身材不是那么重要的事,那也無可厚非,畢竟人各有志。(只是有點不懂你為什么要點開這篇…)如果你心里是向往更健美漂亮的線條,但滿嘴跑理由,不去努力行動不去做愛做的事,我們可以談一談。
我就是想打著學術的旗號,略微有逼格地談談我自己健身經(jīng)常碰見的兩種困境。
01. 你為什么這么容易感動自己?
運動了一小下稍微有點流汗有點喘,或者餓了兩三頓覺得自己已經(jīng)成了仙女,頓時被自己的努力上進、隱忍堅持所感動,拍個自拍,然后拍屁股走人,該吃吃該喝喝。你就說是不是你吧。
不是也沒關系,反正這是我以前的狀態(tài)。
我最早開始用K打頭的某健身軟件時,大概做個兩組燃脂(不到半個小時吧)就感天動地,截屏慶祝,然后去樓下買個海南雞飯度過美好的夜晚。然后第二天就不做了,因為“肌肉也需要休息”。然后第三天也不做了,因為臨時有事。然后第四天也不做了,因為前兩天都沒做,跟預計的日程對不上了。后來有段時間索性把軟件給刪了,因為它總提醒我訓練讓懶惰的我很尷尬。至于之后怎么/為什么改過自新的,我們有機會再慢慢聊。
(附個圖證明我沒有在放屁)
總之,不必太藍瘦香菇,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感動自己是人的天性,可以說是讓自己好好活下去的一種機能。因為我們天生有種"the need to maintain self-esteem"(保持自尊的需求),所以我們很習慣給自己找理由,給自己洗腦說一分努力一分收獲,我這么盡力了一定會有好結果的。而長期被自己這樣無意識的洗腦的結果就是,你一直做著一樣平庸的事,卻期待著不一樣的不平庸的結果。然后就怎樣呢?你做什么都有一種實力配不上野心的空虛感,又不敢承認唄。(于是被我說中了,戳中the need to maintain self-esteem的一些人讀到這里開始討厭我,而我的內心毫無波瀾甚至有點想笑hhh)
好了好了,言歸正傳。所以到底應該怎么不感動自己,而去感動身體機能和肌肉線條呢?我個人認為,有意識地拋掉所謂的“自尊”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能幫你認清自己到底是不是在努力。接受有氧要在一定心率的基礎上,二三十分鐘后才開始主要脂肪供能這一事實,別隨便蹦蹦跳跳一下就覺得無汗水、不青春。別不愛聽“這袋零食下去,今天健身房白去了”這么刺耳又戳痛玻璃心的話。千萬別練了一個月天天累成狗結果一點沒瘦,就以斷定健身不管用的形式,維護這一個月的自尊,然后不再努力。講真,戒掉沒用的pride一定會讓自己變成一個更踏實更耐得住寂寞的人,然后在別人還忙于維護可笑的尊嚴的時候,實實在在地拉近現(xiàn)在的自己和夢想的差距。
對于減脂為目的的人來說,必然是要有氧和無氧結合著練啊。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去了健身房只舉啞鈴,或者只偶爾夜跑然后心滿意足的發(fā)路程截圖,那么你滿足的只是安慰自己的心理需求,并不是你肌肉所需要的運動量。有氧運動,簡單來說,可以幫助你燃脂,和改善心肺功能。但如果你的心率沒有達到150次/分鐘,跑步總是走走停停,游泳兩個來回就歇一會,那很遺憾你真的沒有資格被自己感動,你就算每天夜跑也不算真正在做有氧運動。有氧的特點就是不中斷,不中斷,不中斷啊朋友。我知道是因為我之前的誤區(qū)就是游泳游個100、200米就要在岸邊休息很久,為自己的努力干杯,更過分的時候沒游幾下還上岸去買根烤腸……(黑人問號.jpg) 所以后來痛改前非,認識到走彎路流的汗,真的是我腦子里進的水。
而說起無氧運動,雖然也會一些燃脂效果,主要功效還是增肌和塑形。如果只是想瘦,對自己的體型沒有要求,那我就沒話說了。如果你是想要漂亮的體態(tài)和線條,光有氧一定是不夠的啊,絕對要舉鐵練力量,修肌肉的線條。如果你暫時沒有去健身房的時間和錢,很多無氧在家里,一個瑜伽墊就能搞定的,總沒有理由推脫了吧。
總之,灌了這么多雞湯以后,稍微推薦一點干貨。先聲明我不是pro,只是自己彎路走多了、悟出點想法的還在路上的減脂少女,所以給的建議可能不專業(yè)。但如果你跟我不久前一樣,是懷著很認真的心態(tài),就是不出效果。那不妨給自己至少4個月,試試以下配方,全部親測。
有氧:游泳一周至少3次,一次40分鐘不間斷。(或跑步,不過我現(xiàn)在不喜歡跑步了所以沒試過)
無氧:說實話我覺得k打頭的健身軟件有幾組真的是很棒,比如我好腹肌這口,以及需要練臀和腿,所以比較喜歡下面這些。但每個人還是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和需求選適合自己的,不能復制別人的健身計劃。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02. 你為什么堅持不下去?
作為一個覺悟不算低,對自己有要求的新時代青年,我當時也是誠心想每天活力燃脂的。堅持不下去并非我意,甚至才意識到人的意志力真的是很脆弱,簡直比前任給的承諾還脆弱啊。Anyway.
其實Health Psychology(健康心理學)里有一個很實用的概念,叫作Implementation Intention。心理學教授Peter Gollwitzer表示,要想堅持做一件事,你自己必須拎得清"When will I act?" "How will I act?" "Where will I act?"(“什么時候做?” “如何做?” “在哪里做?”)換句話說,如果你沒有周全細致到你處女座朋友都挑不出來毛病的計劃的話,你基本上是要半途而廢的hh。
與Implementation Intention相對的是所謂的global idea,也就是你的大方向。點進來喝毒雞湯的你毫無疑問是有明確大方向的,比如2個月瘦10斤,比如練出腹肌和人魚線(我好這口by the way),比如一周去三次健身房等等。但Implementation Intention強調的是,你明確的知道,自己要在哪一天的幾點,去健身房多久,做哪些routine,并且在腦子里給自己做好心理建設,最好是寫到日程里。不是說這是什么西方妖術可以幫助你奇跡般地完成一切夢想,但如果長期這樣做,真誠的那種,可以很大效率提高你明明很認真,卻不知道為什么難以堅持的困擾。
我自己是把哪天、幾點去健身房加到大學的官方課表里,然后設成手機解鎖封面。你想想,當想劃開手機來張美美的自拍的時候,發(fā)現(xiàn)到點了還沒去健身房,你還有臉拍自拍、修圖、然后發(fā)過去撩喜歡的男生嗎?反正我沒臉。我就去乖乖舉鐵了。
當然了,我其實不太建議發(fā)朋友圈表忠心這種行為。第一,這種狀態(tài)收獲的點贊會刺激你大腦的reward system,然后你很可能以發(fā)狀態(tài)并收獲贊而獲得興奮感滿足感,從而減弱了你對運動本身的熱情。第二,你沒做到然后刪狀態(tài)的樣子真的很丑。Ouch.
所以呢,還是建議把非常具體的完整計劃,寫到自己每天能看到的最明顯處,時刻以很具體的方式提醒自己,比如周二晚上七點半我應該在去健身房的路上了,八點準時到,練到九點半回家。每周這樣催命地提醒自己,那你周二晚上七點半不get your ass to the gym的話就會心里有點方……吧?
還有一位我很崇拜的心理學家Bandura曾經(jīng)提出過Social Cognition Theory。在他看來,是否能夠堅持一個行為取決于兩點:(1) Outcome Expectancy (相信這種行為會達到某種效果) (2) Self-efficacy (相信自己能夠做到某種行為)。注意這里的關鍵詞是“相信”,是一個非常主觀的角度。所以如果你相信這個行為會產生某個結果,不管客觀事實是怎樣,你都很可能繼續(xù)堅持下去。
那么每當堅持不下去想偷懶的時候,可以嘗試著重新振作一下自己的信念,告訴自己你心里知道只要再這樣堅持3個月,一定會看到明顯的效果,以及相信只要逼自己一把,是完全可以繼續(xù)下去的。你可能會懷疑,給自己煮這么空泛的雞湯真的會有幫助嗎?可人的心理確實是這樣,有的時候不是敗給客觀的事實,而是自己固執(zhí)的想法吧。
說過了我不是pro級達人,只是一個還在逼自己一把努力刷脂的愛好者,所以無法提供很干的干貨。就是略帶心理學逼格的毒雞湯暖暖你的胃。畢竟健身這條不歸路上,估計誰都會被這兩個問題多少困擾一下吧。
以后會不定期更新一點毒雞湯,歡迎想得很多卻做得很少需要鞭策的抖M的有志青年,一起交流。
內附周末去東京臺場拍的美照。圖文無關,只是我尷尬癥犯了,有點不知道怎么結尾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