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開始支持自主注銷賬號,賬號注銷完成之后,賬號的主題注冊次數、運營者身份信息、微信昵稱、注冊郵箱等都可以被釋放。
具體的注銷流程為:登錄公眾號后臺——“公眾號設置”——“原始ID”,點擊“原始ID”后面的“注銷賬號”可發起注銷流程。
目前為止,主體和組織類型的賬號均支持賬號的注銷,注銷所需時長也會根據賬號的粉絲數量級而變化,根據“維新派”消息,粉絲數小于等于1W的賬號,注銷所需時間為15天;粉絲數小于等于10W的賬號注銷所需時間為30天;而粉絲數大于10W的賬號,注銷所需時間為60天。
早前,微信官方支持微信公眾號遷移,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運營者關于對賬號處理的一些問題,運營者可以將自己的不同的公眾號賬號的粉絲遷移,利于公眾號的管理、最優化資源。但申請遷移步驟較為繁瑣,而且對遷移的粉絲數也有一定的限制。
隨著微信公眾號的數量急劇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涉足自媒體領域,每個人都會注冊那么幾個公眾號,但是由于自身的內容生產能力不足,時間精力不夠等多種原因,導致大量的公眾號出現停更現象。
對于很多賬號的運營者而言,一些賬號只是心血來潮時注冊了賬號,后期很難去真正地運營和維護,而一直以來微信并不支持公眾號的注銷,所以也只能對賬號放任不管,置之不理,久而久之便成了“僵尸號”。“僵尸號”的數量不斷地增加,占用了大量的注冊信息,使得運營的后期選擇減少,比如你的注冊郵箱被占用之后你不得不注冊新的郵箱來申請新的公眾號,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另外,“僵尸號”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損壞了用戶對于公眾號的用戶體驗。
如今微信官方支持賬號注銷的做法,不僅可以釋放運營大量的注冊信息,比如注冊郵箱、身份證、手機號碼等等,還有利于處理大量的“僵尸號”,釋放更多的微信賬號名稱,營造一個更加人性化、體驗更好的公眾號生態環境。
注銷很簡單,按照流程一步步就可以注銷完。
帳號完成注銷后,公眾號主體注冊次數、運營者身份證信息、手機號碼、帳號昵稱、管理員微信號、注冊郵箱等,均可立即釋放。
不過,帳號發起注銷后,會有一段時間的“凍結期”,在此期間可以撤銷“注銷”。根據粉絲量大小,“凍結期”長短不同。
粉絲數≤1w,凍結15天;粉絲數≤10w,凍結30天;粉絲數>10w,凍結60天。
另外,管理員確認注銷后,主體次數、運營者身份證信息、手機號碼、管理員微信號,立即釋放。
原名稱有15天的保護期,在此期間,符合命名唯一規則情況下,只有同一主體下的其他帳號可以使用該名稱,不同主體的帳號,則需在保護期滿后才能申請使用該名稱。
這里重點說一下2個點:
1、釋放公眾號注冊名額
大家知道,1個身份證最多可以綁定5個微信公眾號,但有不少用戶綁定的帳號數已達上限,無法重新注冊或綁定新帳號,造成了一些不便。
太不便了,我就見過有的小伙伴換過幾個公司,之前的管理員沒有更換,導致新公司的公眾號都管理不了了。
而這次無用帳號注銷后,一方面可以釋放身份信息,用于注冊或綁定更需要的帳號;另一方面,也可以清理平臺上存在的一些不活躍帳號,釋放昵稱、注冊郵箱等資源。
2、釋放公眾號昵稱
去年微信出臺唯一命名規則,新注冊賬號、申請認證的賬號、被投訴成功、甚至名稱被清空的帳號都要遵守規則,之后還會逐步實現全平臺唯一命名規則。
所以這就導致很多賬號會與某個人號同名,無法通過認證,那有注銷功能后,會有一批名稱可能空出來。
甚至出現注銷公眾號的交易,找到同名公眾號運營者,花錢改名或通過注銷的形式釋放昵稱。
好了,就說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