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各類盤點總結紛踏而至,延續每周至少一本的讀書節奏, 從2019年的84本里重拾一些閃閃珠貝。
一、經管
1、《重新定義公司》
推薦 標簽: 管理 互聯網 創業 經管 中信出版社 Google?
未來社會最有價值的人,是以創造力、洞察力、對客戶的感知力為核心特征的。他們就是本書中提到的“創意精英”。
2、《富人思維》
推薦 標簽: 商業 創業 投資 思維模式?
谷歌是第十二個搜索引擎,臉書是第十個社交平臺,iPad是第二十個平板電腦。并不是說誰第一個做,誰就會成功,而是當市場條件成熟之后,誰第一個做。
3、《誰動了我的奶酪》
推薦 標簽: 心理學 勵志 改變 思維?
重讀《誰動了我的奶酪》,這段話很有感觸:“找到奶酪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奶酪對于小矮人的意義也絕不僅僅是填飽肚子。奶酪還意味著悠閑的生活,意味著他們的榮譽,意味著他們的社交圈子以及其他重要的生活。”。可是變化無處不在,迅速適應才能使我們占得先機。 嗅嗅匆匆哼哼唧唧,盡情享受探險的過程和新奶酪的美味?……
4、《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力薦 標簽: 經典 思維 經濟學?
生產需要土地、勞動力、資本和其他資源的投入來實現產出,產量水平進而決定一個國家的生活水平,經濟學研究的正是這些資源的使用決策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資源的使用決策及其后果比資源本身更重要。
5、《刷新》
推薦 標簽: 管理 科技 互聯網 微軟 商業?
經濟學家理查德·鮑德溫(Richard Baldwin)是《大融合》(The Great Convergence)一書的作者,他寫道,如今最富庶的國家中有一種反全球化情緒,其根源是它們在全球總收入中所占的份額從1990年的70%急劇下降到這20年來的46%。在面對混合現實、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三大變革的時代,我們如何持續刷新自己的發展性思維,值得思考。
二、社科
1、《深奧的簡潔》
推薦 標簽: 自然科學 科普 芒格推薦?
我們在周遭世界所見的復雜行為—甚至在生命世界中—只是“從深奧的簡潔中所浮現出的復雜表象”,正是本書的主題。讀著深奧的物理學詞匯,理解的同學請舉手。
2、《圖解時間簡史》
力薦 標簽: 物理 科普 自然科學?
在宇宙大尺度的結構中,人類微不足道,連星系也成了一個小小的點。星系和人類一樣,同樣也有自己的誕生、生長、死亡的演化史。
3、《格調》
推薦 標簽: 社會學 文化 文化研究?
這本書的獨到和有價值之處就在于,它指出了品味和格調在社會階層劃分里的重要性,因為品味和生活格調是可以培養和學習的,它恰恰不像金錢和財產那樣,獲得的過程常常是一個人在精神和道德方面墮落的過程。通過自身的教養,一個人不需擁有很多金錢,就可以通過提高品味和教養,達到較高的社會地位。
三、哲學
1、《單行道》
力薦 標簽: 德國 哲學 本雅明 思想?
《單行道》不是一本斷想集,它不是用思想的殘片去啟發被遮蔽的思想,而是直接將思想的材料——意象(思維圖像)放在你面前,讓你的精神活動回歸思維本身,回歸判斷本身。
2、《知行合一——王陽明》
推薦 標簽: 人物傳記 歷史 哲學?
人人都是圣人,俯首自己的內心。
四、歷史
1、《二手時間》
推薦 標簽: 歷史 紀實 蘇聯 外國文學?
認真品味一下阿列克謝耶維奇的話:“今天的所有想法和所有語言全都來自別人,仿佛是昨天被人穿過的衣服……所有人都在使用別人以前所知、所經歷過的東西,所以說是二手時間。”
2、《人類簡史》
“究竟為什么要學歷史?歷史不像是物理學或經濟學,目的不在于做出準確預測。我們之所以研究歷史,不是為了要知道未來,而是要拓展視野,要了解現在的種種絕非“自然”,也并非無可避免。未來的可能性遠超過我們的想象。”——這是作者告誡讀者的觀點。
五、文學
1、《陶淵明集》
力薦 標簽: 好書,值得一讀 詩詞 中國文學 經典 古典文集 文學 陶淵明?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2、《巨人的隕落》
推薦 標簽: 外國文學 肯·福萊特 英國小說?
以一戰為背景的故事格局的確宏大,在英法德俄美加的國境線自由穿梭,上至國王貴族下至貧民百姓,政治與性相生相伴。像是唐頓莊園 飄 戰爭與和平的聯盟組合。尚未觸及靈魂深處,4分。
3、《菊與刀》
力薦 標簽: 社會 文化 文化研究 社科?
當你打算寫一本日本民族是如何欣賞美好事物,崇敬演員和藝術家,竭盡技能種植菊花的書時;你還得同時寫一本書,補充敘述他們又是如何崇尚戰刀,把最高榮譽歸于武士這一事實。一般來說,這種情況是罕見的。
4、《新聞的騷動》
推薦 標簽: 傳播學 新聞傳播 隨筆 英國文學?
查閱新聞就像把一枚海貝貼在耳邊,任由全人類的咆哮將自己淹沒。借由那些更為沉重和駭人的事件,我們得以將自己從瑣事中抽離,讓更大的命題蓋過我們只是聚焦于自身的憂慮和疑惑。
六、傳記
1、《我的世界觀》
推薦 標簽: 科學家 世界觀 物理 自然科學 哲學?
判斷一個偉大時代的定義也許不是這個時代誕生名人的數量,而是名人之間思想意識與友誼交往的碰撞。正如愛因斯坦與羅素、肖邦、弗洛伊德......之間的故事。本書序言的內容改進了我對楊振寧先生的看法,書中關于每一篇文章的背景闡述也體現了譯者的用心。愛因斯坦的哲思不遜于其相對論,正如這句:“我認為,在哲學意義上,人類根本沒有任何自由可言。每個人的行為不僅受制于外在壓力,還受限于內在需求。叔本華說過:“人雖然可以為所欲為,但卻不能得償所愿。”
2、《列奧納多.達 .芬奇傳》
推薦 標簽: 人物傳記 傳記?
列奧納多的一切都被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他的藝術、他的人生、他的出生地,甚至連他的死都是如此。我們無法用清晰的線條來描繪他,我們也不應如此,正如他不想這樣描繪麗莎一樣。給我們留下些許的想象空間不啻為一件好事。正如列奧納多所認識到的那樣,現實的輪廓本來就模糊不清,我們應該張開懷抱接受這些不確定性。走近他人生的最佳方式正是他走近這個世界的方式:對它的無窮奇跡充滿好奇和欣賞。
七、藝術
1、《音樂美學十講》
力薦 標簽: 音樂 哲學 藝術 藝術理論 美學?
中國第一本比較全面有深度的音樂理論講義。從音樂與哲學、數學之間的關系,到音樂邏輯內容流派,受益良多。畢達哥拉斯認為宇宙的本源并非物質,而是滲透到物質中的一種屬性,即數。宇宙間一切都可以用數來計量,天體運動萬物構成都具有一定的數學關系,而具有合理或理想的數量關系就構成了和諧,即美。音樂是對立因素的和諧的統一,因此其本質也是數。人的生命也是一種和諧,當人與音樂相遇,就形成一種感應,同聲相應,可以使人產生快感。據說畢氏和他的弟子曾做過有關音高變化與弦長關系的實驗,發現了弦的長短、粗細等與音響的比例關系并奠立了五度相生律,于是他可算是最早進行了音響學與音樂美學的探索者。
2、《旅行攝影圣經2:實戰為王》
推薦 標簽: 旅行 攝影 藝術?
I saw pictures before I shoot. ——麥克山下,《國家地理》攝影師。
八、外語
1、《每天讀一點英文財經卷》
推薦 標簽: 英文 金融 經濟?
The lessons I learned from the dark days at Alibaba are that you’ve got to make your team have value,innovation,and vision. 數十個成功商業案例,值得一讀。
2、《艾米麗.狄金森精選詩集》
力薦 標簽: 英文原版詩集?
THE WIND It's like the light,— A fashionless delight It's like the bee,— A dateless melody. It's like the woods, Private like breeze...
九、個人管理
1、《演講的力量》
推薦 標簽: 演講 TED 溝通 個人管理?
在公共演講中,唯一真正重要的東西不是自信,不是舞臺展示,也不是流利的語言,而是有價值的思想。 在這里,我所說的“思想”一詞意義廣泛,不一定是偉大的科學發現、巧妙的發明或復雜的理論,或許只是一個簡單的方法,或者是通過講故事闡明人類的智慧,或者是一個有意義的美麗意象,或者是對未來的美好愿景,或者只是提醒我們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
2、《好好學習》
推薦 標簽: 學習方法 個人管理 思維 知識管理?
方法和技巧永遠只是工具;內心的熱情和天賦,才是讓生活創造精彩奇跡的劍刃。真正重要的是:我們應當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有自己的熱情和獨立思考。
3、《認知天性》
推薦 標簽: 心理學 認知思維 自我提升 學習方法 工具?
想要終身成長,請像專家一樣思考 老話說:“自以為能或不能,都有道理。”如果說真有什么比才智更重要,那當然要算態度了。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的研究引發了諸多關注,因為她正好證明了只是信念,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習與成績,也就是說,你要相信智力水平不是固定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