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距離決定成為一名寫作者的日子,有些天了。做了好多的準備工作,忙活了好一段時間了。我經常發自內心的問我自己,我到底是一時頭腦發熱,還是真的是做好準備了要去寫一些東西。我想后者多一些。原因有二。首先,頭腦發熱,不可能有這么長時間,這么長時間,早就燒壞了。第二點,我真的想做些與眾不同的,或者是有很大出息,亦或者說是做一個不枉活此生的人,這樣的人,一定是一個偉大的人。但是,這種思想不是太強烈,不是那種非要寫好,變得有多偉大,這決定應該是揀選出來的,從眾多我想做的事情中選擇的,或者說是抉擇的。所以有時候,我很迷惘,我這樣的想法和心態,會成功嗎,會有自己美夢成真的那一天嗎?答案,當然我也不知道。
在我印象中,我是這么想的,凡是在這個世上,非常成功,有成就的人,一定是一心一意的付出,才有的收貨,而且他們應該也有非常堅定的想法和信念來支撐,或者說,完好的履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種信念,他們的信念和初衷沒有改變過,沒有動搖過。我確實是這樣想的,所以,當我聯想到自己的初衷和決定走上這條路的途徑時,我未免感到害怕,感到擔憂。
現在,我正為自己對那些所謂印象當中的作家和成功人士的看法找毛病,查漏洞,而且,我確實有所收獲。我發現,那些個想法,完全沒有任何考證,都是靠自己的不靠譜的想法得來的,而且,當我寫下這句話時,我想到了林肯,他當時可不是一心一意的想做總統,后來歷經曲折做了總統。這樣的例子貌似還有好多,這說明,不是每個人最開始,都是有自己的非常忠實獨一的想法,然后一心一意的去走,去實現的。大部分的人都是“曲線救國”。或者那些有著非常堅定意念的人,當初的想法,也不全是像高山流水那樣順利,那樣平和的就想好,決定好的。都是經過了好多的糾結和掙扎,最后才做的決定。我很高興,我能這樣去想。
好了,那現在,我想明白了,不會再那樣糾結下去了,不會再懷疑自己了。那些個糾結和其他決定都已遠離我了,不再存在。我現在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選的路,相信自己能堅定地走下去。
到下一步了,怎么去走,如何堅持?
這個問題,應該是比較好回答,但是最難做的,想起馬云的一句話,大部分的人是死在了第二天的晚上,而永遠不會看到第三天的太陽。這句話,聽著很有道理,這就是堅持的釋義和意義。放眼中國,或者整個世界,每天靠寫字為生的人,數不勝數,而在寫作方面想搞出點名堂的人,就更多了,數不過來。所以在這么多人當中,想成功,想要偉大,想想都覺得難,真的很難。
每天白天拼命工作,晚上看書閱讀,對著筆記本敲字的人,太多,每個人都想著能偉大,能成名,但是最終實現夙愿的人,如鳳毛麟角,少的可憐,如果做個統計,我想,我今晚就能放棄。
那么怎么才能讓自己能成為那一小撮人中的一員?
答案,應該很多,但是歸結起來,勤奮和堅持無疑是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勤奮,至少要將每天計劃中的任務做了,閱讀,書寫,思考,觀察,這都是勤奮。它的反面就是拖延和懶惰,拖延不但會使自己無法按時完成任務,還會引起一系列實際和心理的非常糟糕的連鎖反應,這是勤奮的最大天敵。堅持,應該是成就任何事物的前提,但是它很難,難的比世界上高等數學最難解的題目還難,你說有多難?我很佩服那些在黑暗中摸索的人,靠著自己超強的堅定信念發現光明。對于堅持,我與它打過很多次交道了,不過每次都輸得特別慘,沒贏過吧?想起在大二要應付英語四級考試,要背單詞,有一個買真題送的單詞本,每天堅持背幾十個,堅持到了十一天的時候,放棄了。第二次是時隔一年,背來背去,又在十一天的時候卡住了。當時在單詞本上作了記號,所以記憶猶新,但是也沒能說服自己再堅持下去。現在想想,真可怕,那種惰性太厲害了,在大腦中,就像高山流水般暢通無阻。
這次想要不被那種惰性纏繞,就要改變,改變過去那個自己,從內心深處,從潛意識下手,告訴自己,為了那個夢想,你特么要堅持下去,要另辟蹊徑!這種信念,可以幫助自己,這次,不是背單詞應付考試那么簡單了,這次,賭的是整個人生,這次輸了,就永遠輸了,因為,堅持,乃是做任何事成功的前提。
我想,我會贏,漂亮地。
這一理,清楚明白了。就差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