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的棲息地

夜深沉而寂靜,濃烈如潑灑的墨汁。距離天亮大概就剩下三、四個小時,這時候的時空是屬于地球上最孤獨的人,夜借以濃濃的黑色來顯示它的冷漠,虛偽的掩飾著它的無情。無眠的人醒著,遺忘世界,也被世界遺忘,天色漆黑一團讓人感到安全,白天覺得無所適從,只有黑夜才讓人們成為了自己。這時連周圍的空氣都是有毒的,使人生出滿身的銹斑,來不及掙扎,也還沒有開始怨怪,就已經老去,靈魂亦在流浪或是漂泊。比起所謂的孤獨終老,更讓人感到恐慌的應該是此時此刻,就在我們年輕而強健的這一刻,卻對生活中的一切都提不起興趣,任由時間流逝,任由空虛穿透胸膛,冷漠而郁郁寡歡得凝視著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無論心理或生理都常常感到力不從心,總是覺得很累很累,總是無所適從無法遁形。這是屬于一個人的寒冷與孤寂,別人不能看見,更沒法體會。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努力地抵御寒冷,誰也幫不了誰,屬于自己的那一個小爐火,對于一個畏寒的人來說,顯然是微不足道的,并且有些人的寒冷太巨大了,還有著比多少個冬天加起來還要寒冷的心境,此時就會需要一種澄澈的時刻,可以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希望,只是一筆一筆慢慢地勾勒,在時間的推移中安靜地做自己該做的功課。

時間的偉大,在于它可以見證一切真實與浮華,這個世界沒有偶然,認識自己的無知才是認識世界最可靠的方法。我們總是習慣用“出世”與“入世”,來衡量每個人的人生態(tài)度,然而人間百態(tài),各有深淺、曲折……不能以簡單的兩種態(tài)度界定。不必向不值得的人證明什么,失去的東西,其實從來未曾真正地屬于我們,所以也不必惋惜,生活得更好,乃是為了自己。人一定要受過傷才會沉默專注,無論是心靈或肉體上的創(chuàng)傷,對成長都有益處。無論怎么樣,一個人借故墮落總是不值得原諒的,越是沒有人愛,越要愛自己。人世間最大的幻相就是我們自以為可以控制一切,其實事實正好相反,我們什么都控制不了,在喧鬧的城市里穿梭,也許會很容易的給身體找到一個家,但是靈魂呢?我們又該如何給靈魂找到一個可以棲息的地方?

  托馬斯·卡萊爾說過:“書中橫臥著整個過去的靈魂”,這是否就代表著書就是靈魂的家,而讀書則是給自己的靈魂在找一個真正適合的棲息地。在書中我們看明白,沒有放下過,就無法真正拿起;沒有看透過,就無法真正釋懷;而只有經歷過“厭離”,才能滌盡心中塵埃,真正干凈澄澈,沒有纖毫貪求之念,才不會重落回追逐名利的階段。要有一顆敬畏之心,如儒家修身、寡欲、節(jié)制,不讓自己被欲望被動地推著走,而是無時無刻,正心誠意,獨自一人時也謹小慎微,以自己內心自覺的力量去生活。做人凡事要靜,靜靜地來、靜靜地去、靜靜地努力、靜靜地收獲,切忌喧嘩。因為涉及靈魂深處的才有價值和意義,一切外在的膚淺總歸會褪去。如果現(xiàn)實世界不能給出真實,獨立于現(xiàn)實世界之外的語言世界同樣不能給予,而我們需要做的僅僅是未來不迎,過往不戀,活好當下。

很多時候我完全相信寫作就是與靈魂的對話,更是為了給自己的靈魂找到一個家。真正的寫作不是玩弄文字賣弄技巧,而是感情的宣泄,是靈魂的出逃與凈化。寫作的時候,我們完全沒有功利,就是傾訴、寄情與抒懷,原本寫作就是從傾吐從訴說的欲望開始,是一個人的自言自語,敏感的心和靈動的文字巧妙組合,才能讓自我的世界和靈魂產生共鳴。靈魂本是生命最原始最本質的發(fā)自內心深處的潛在意識,而釋放出靈魂深處的東西才是我們追求的最高境界,而這種最高境界往往就只是隨心而發(fā)之感。

曾經讀過這樣一段文字:“那些永遠折騰在功利世界的人,那些從來不諳思考、閱讀、獨處、欣賞、創(chuàng)造的人,他們是怎樣辜負了上天的賜予,不管他們多么有錢,他們只是度過了怎樣貧窮的一生。”;周國平也曾說:“每一個人只能作為有靈魂的個人,而不是作為無個性的大眾,只有這樣才能走到經典中去,才能尋找到真正的自己”;吉朋亦說:”群居無伴的孤獨,唯有讀書,才能更接近自己心靈中那塊寧靜的樂土,找到靈魂的歸依。”等等如此眾多的名言佳句都說明了,唯有讀書才是靈魂真正的棲息地,寫作則是為自己的靈魂建造更為舒適的家。

我期許這個世界變的柔軟,人們在這柔軟里開放 、凋萎 、祝福 、遠行;在這柔軟里讀書、寫字、回憶 、期許,在這柔軟的有限條件下追求好的事物與生活,在外有敏感直覺找到生活中好的東西,在內則能居陋巷而依然能創(chuàng)造愉悅多元的心靈空間;在這柔軟里守住心中最美的那份風景,擱淺歲月,擁有溫暖,把過去的感傷和惆悵,婉約成一片青葉,付諸于歲月的長河中,順流而遠,淡然的面對生活享受美好的時光,安然的讓靈魂在讀書聲中、在碼字聲中盡情的舒展它的枝椏,幸福的扎根、發(fā)芽、開花、結果,直至長成參天大樹。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文/雨觴 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不再提筆寫日記,不再幻想著有一天能夠坐在窗前,看著屋外的雨滴一滴滴低落,指尖的紅色在...
    雨觴閱讀 304評論 12 8
  • 家是一個靈魂的棲息地,什么是夫妻?相愛 一輩子,爭吵一輩子,忍耐一輩 ...
    如此燦爛的世界閱讀 406評論 3 0
  • 我愿在這里安歇 在花兒和露水之間 我將重新找到 兒時丟失的情感 ...
    魚兒得水閱讀 326評論 5 3
  • 8月28日,七夕節(jié),朋友圈又要曬恩愛大比拼了。 曬鮮花,然后寫上:此生,有你,足矣!曬餐具,生怕不知這地方多昂貴。...
    Vadodo閱讀 492評論 0 0
  • 那就當一棵樹 紀念。
    木芩啊閱讀 121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