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經常會聽到這樣一些話“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下班了,能不能不要討論工作”、“下班時間談工作就是耍流氓”……
然而把生活和工作區分清楚的,實際的生活真的更幸福嗎?
也許你真的需要轉換一下觀念,看看聰明人如何做。
作息不分開
我們不應該,一到周末熬夜狂歡、追劇、看小說、玩游戲等,晚上后半夜才休息,直到睡到第二天中午,直接吃午餐,懶得出門,隨意的吃著零食,下午昏昏沉沉,一道晚上又開始亢奮,很遲睡覺。這種看似身心的釋放,實際對身體來說是一種消耗,作息混亂,飲食不規律,這種混亂的生物鐘并不會給身體帶來好能量,導致周末比上班還累。
所以,在休息日里,持續的保持工作中的狀態十分重要。準時營養的三餐、集中時間解決日常需要處理的事務、保持至少2個小時的學習,投入到個人愛好的學習或工作上的精進。
心情不分開
常常覺得周一的心情上班比上墳還重,遲遲進入不了工作狀態。
周五心情就很輕松,下班之后必須以聚餐、shopping、狂歡等來慶祝周末的到來。
其實,我們應該將周一~周五視為常態,這和“人需要吃飯,飯需要米,米需要錢”是一個道理,沒工作就沒錢買米,沒米無法下鍋,也就餓肚子了。持續的用輕松的心態對待工作,不焦慮、不壓抑、不累積不好情緒、積極的解決問題,定期的清理記憶里不好的事情。
回到家里不要總對最親的人說,我一天上班都那么累了,受盡了老大的折磨,回來還要聽你嘮叨,你能不能讓我安靜一會,關心一下我今天過的怎樣,安慰安慰一下我啊!
不曾想過,提高自己的情商,妥善的處理好工作上的事情,壓力大的時候不硬扛,積極有效的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并且持續的保持一份輕松的心情。回到家中,給愛人一個大大的擁抱,互道對方,你今天辛苦了,然后談談今天自己今天處理了幾件事情,說說哪些事情比較棘手,讓彼此知道一下各自的進展,探討一下解決方法,保持生活節奏同步。
方法不分開
工作上,我們提前計劃明日的工作內容,為的能在第二天早上把缺少的補齊,不明了的地方及時提問,不合理的地方盡快調整,所有的這些是為了能更快的進入工作狀態,這是預先計劃;
遇到問題,我們拋開個人情感、不下妄論、不人身攻擊,在尊重對方的基礎上,合力解決問題,把工作做好,這是就事論事;
每項工作都有預計完成時間,先完成能完成的,把暫時無法解決且不影響接下來進度的事項暫時擱置,待完成其他后再集中進行解決,這是提高效率。
進行周、月、季度、年工作總結能夠對一定范圍時間內的工作做出客觀的評價和反省,找出上一段時間的工作中的漏洞,在以后工作中能夠盡量完善,同時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能夠推陳出新不斷地創新。
生活里,我們期待家是一個講愛的地方,但是這個愛不是盲目的愛,不可以蠻不講理,不可以把自己無法處理的情緒撒到最親的人身上;這個愛不可以散漫無章法,為了大家能更好的進步,需要制定家庭計劃和規則,包括家庭成員成長計劃、成員發生矛盾解決辦法、有賞有罰;需要定期舉行家庭會議,每個人抒發己見、然后完善計劃和規則。
把工作中的良好的狀態、方法帶到生活中,讓二者互融互通,達到內和外的平衡,這才是聰明人的做法。
#6035-Julia-拉風喔(公眾號)#橙子學院碼字島第5篇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