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下午聽了重慶南岸區江南小學校長田琪老師如何把一所生源差、校舍差、師資差的近郊區學校辦成了重慶市的名校,其中充滿了田校長對教育的那份真情和無限的智慧,特別是那些為了教育精心設計的調動一切資源的各種“套路”讓我深受啟發。之前關于談學校管理藝術的講座也聽了不少,但始終沒有參悟到點滴的奧妙。對于管理,無論是教師對學生的管理還是校長對學校的管理其中的運行機制大同小異,所謂一屋不掃又何以掃天下,“掃”好了一個班的學生才能“掃”好一個學校。那么如何“掃”好,其實是校長與老師共同面臨的課題。記得在初中的時候看到這樣一則笑話:養猴人一直每天給猴吃十粒玉米粒,上午五粒,下午五粒,突然有一天,養猴人改變了上下午喂養玉米粒的顆數,改為上午六粒,猴群們頓時興奮了起來,但下午是四粒。按算術同樣是十顆玉米粒,可效果就不同,“套路”得猴心了吧。難怪網絡流行語有自古套路得人心。同理也可推到很多生活領域,好像也是這樣的效果。認真思索,其實這些套路的設計就是為了達到預設的目標而基于當下的實際情況而不得不一步一步要經歷的路數嗎?看似一個個套路,實則是一個個階段性的目標達成的策略。其魅力之所在就是一個“套”字,如何讓設計的路把參與的人“套”進來,讓他興趣盎然,為其付出也不覺得辛苦,這就看設計套路的人的藝術了,一堂課如何設計“套路”讓學生鉆進來,一個校長如何設計“套路”讓老師樂意付出,這是值得研究的問題,因為對于知識直接告訴學生或呈現在學生面前,那多無趣啊!就像你送女朋友禮物直接告訴她那多沒有情趣一樣,“套路”很重要。當然我這里所討論的“套路”是出于一種真誠的善意的目的而為的,與詐騙犯所設計的套路有目的的區別。
? ? ? ? 正如重慶南岸區江南小學的校訓一樣,走好人生每一步,但要讓學生樂意走,感興趣跟你走就需要善意的“套路”才能贏得人心所向。我想,就讓我們多一些善意,多一些“套路”,讓生活、學習、工作充滿更多的驚喜和樂趣吧。